卒中后抑郁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漿中miR-30a-5p的差異性表達及其作用機制的生物信息的生物信息學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4-01-22 08:13
目的探討卒中后抑郁(PSD)患者miR-30a-5p的表達差異性及其在PSD中的診斷價值,基于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其可能作用機制。方法檢索Pub Med數(shù)據(jù)庫,利用VENNY2.1在線軟件獲取到目標micro RNA。貫續(xù)性納入2018年10月~2019年3月就診于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卒中病房并首次診斷為急性腦梗死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時人口統(tǒng)計學資料、卒中危險因素、既往卒中病史、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HISS)評分等臨床基線資料及影像學資料,并與入院當天留取研究對象外周靜脈血5 m L。隨訪3個月根據(jù)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行抑郁程度的評價,對于評分值≥7者按照《美國精神病學會葉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4版(DSM-IV)診斷標準診斷抑郁,分為PSD組(n=11)和non-PSD組(n=25)。使用q RT-PCR法檢測卒中后抑郁患者(PSD)和非卒中后抑郁患者(NPSD)外周血miR-30a-5p表達水平,利用ENCORI數(shù)據(jù)庫和CTD(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數(shù)據(jù)庫共同預測和篩選miR-30a-5...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和方法
1.1 MicroRNA數(shù)據(jù)分析
1.2 臨床樣本的收集和初步驗證
1.2.1 一般臨床資料和外周血液樣本的收集
1.2.2 外周血RNA提取和qRT-PCR
1.3 miR-30a-5p靶基因預測及篩選
1.4 靶基因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1.5 靶基因PPI及HUB基因篩選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miR-30a-5p與卒中后抑郁的相關性
2.2 miR-30a-5p在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漿中的差異性表達
2.3 卒中后抑郁miR-30a-5p靶基因預測及篩選
2.4 所預測靶基因合集的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討論
本文編號:3882511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和方法
1.1 MicroRNA數(shù)據(jù)分析
1.2 臨床樣本的收集和初步驗證
1.2.1 一般臨床資料和外周血液樣本的收集
1.2.2 外周血RNA提取和qRT-PCR
1.3 miR-30a-5p靶基因預測及篩選
1.4 靶基因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1.5 靶基因PPI及HUB基因篩選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miR-30a-5p與卒中后抑郁的相關性
2.2 miR-30a-5p在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漿中的差異性表達
2.3 卒中后抑郁miR-30a-5p靶基因預測及篩選
2.4 所預測靶基因合集的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討論
本文編號:3882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38825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