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煅燒骨/Ⅰ型膠原復合骨修復材料制備及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06-25 15:41
將牛煅燒骨(TBC)和Ⅰ型膠原(CoL)按不同質量比混合,經(jīng)戊二醛交聯(lián)、冷凍干燥等處理后制得復合支架,研究了不同材料比例及膠原交聯(lián)對材料性能的影響,分析了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通過CCK-8法評價了細胞在支架上的增殖情況.結果表明,所制TBC/CoL支架具有多孔結構,平均孔隙率為93.5%,楊氏模量為4.36±0.21 MPa;復合支架中TBC在CoL上發(fā)生了化學吸附,CoL結構保持完整;MC3T3-E1細胞在支架上培養(yǎng)24 h在支架表面生長良好,增殖情況與對照組無明顯差別(P>0.05).
【文章來源】:過程工程學報. 2017,17(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CoL和TBC/CoL支架材料的SEM照片(箭頭所示為支架材料上的TBC)
細胞與TBC/CoL支架材料共培養(yǎng)24h后的SEM照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米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的研究進展[J]. 年利偉,趙建民,劉瑞.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3)
[2]生物活性玻璃/殼聚糖/羥基磷灰石復合骨修復材料制備及細胞相容性研究[J]. 成昊,祝少博,孫晨,禹志宏,金林.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4(03)
[3]骨移植材料發(fā)展趨勢[J]. 胡堃,劉斌.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0(03)
[4]超微牛煅燒骨的制備、表征和生物相容性評價[J]. 楊春瑜,赫美,楊春莉,楊明,張?zhí)炀?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0(01)
[5]納米羥基磷灰石/I型膠原復合人工骨組成結構及成骨活性的實驗研究[J]. 徐俊華,朱麗琴,王慧明. 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 2008(03)
[6]重組膠原蛋白與牛源Ⅰ型膠原蛋白紅外光譜研究[J]. 陳靜濤,趙玉萍,徐政,顧其勝. 材料導報. 2008(03)
[7]多孔納米羥基磷灰石/膠原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J]. 馬寧,曾毅,張莉,楊海濱,張明. 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6(01)
[8]骨科生物醫(yī)用材料[J]. 朱振安,毛遠青.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05(03)
[9]羥基磷灰石人工骨研究進展與展望[J]. 牛宗偉,張建華,任升峰,李麗,徐明剛. 硅酸鹽通報. 2004(06)
[10]牛腱膠原混合軟骨細胞再造軟骨的實驗研究[J]. 陳富林,楊維東,毛天球,陶凱,顧曉明,李媛,趙家林.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1999(05)
本文編號:3249473
【文章來源】:過程工程學報. 2017,17(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CoL和TBC/CoL支架材料的SEM照片(箭頭所示為支架材料上的TBC)
細胞與TBC/CoL支架材料共培養(yǎng)24h后的SEM照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米羥基磷灰石復合人工骨的研究進展[J]. 年利偉,趙建民,劉瑞.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3)
[2]生物活性玻璃/殼聚糖/羥基磷灰石復合骨修復材料制備及細胞相容性研究[J]. 成昊,祝少博,孫晨,禹志宏,金林.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4(03)
[3]骨移植材料發(fā)展趨勢[J]. 胡堃,劉斌.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0(03)
[4]超微牛煅燒骨的制備、表征和生物相容性評價[J]. 楊春瑜,赫美,楊春莉,楊明,張?zhí)炀?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0(01)
[5]納米羥基磷灰石/I型膠原復合人工骨組成結構及成骨活性的實驗研究[J]. 徐俊華,朱麗琴,王慧明. 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 2008(03)
[6]重組膠原蛋白與牛源Ⅰ型膠原蛋白紅外光譜研究[J]. 陳靜濤,趙玉萍,徐政,顧其勝. 材料導報. 2008(03)
[7]多孔納米羥基磷灰石/膠原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J]. 馬寧,曾毅,張莉,楊海濱,張明. 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6(01)
[8]骨科生物醫(yī)用材料[J]. 朱振安,毛遠青.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05(03)
[9]羥基磷灰石人工骨研究進展與展望[J]. 牛宗偉,張建華,任升峰,李麗,徐明剛. 硅酸鹽通報. 2004(06)
[10]牛腱膠原混合軟骨細胞再造軟骨的實驗研究[J]. 陳富林,楊維東,毛天球,陶凱,顧曉明,李媛,趙家林.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1999(05)
本文編號:3249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324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