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鹽生物活性陶瓷用于骨組織修復及再生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硅酸鹽生物活性陶瓷用于骨組織修復及再生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硅酸鹽生物活性陶瓷越來越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其主要原因在于硅酸鹽生物陶瓷能夠通過釋放硅(Si)離子等生物活性離子,顯著地促進骨組織細胞的增殖、分化及骨組織修復.硅酸鹽生物活性陶瓷有望作為新的陶瓷體系廣泛應用于骨缺損修復和再生。本文將結合本課題組在過去十年的研究,重點介紹目前硅酸鹽生物活性陶瓷用于骨組織修復及再生的研究進展。同時,通過與傳統(tǒng)磷酸鈣類生物陶瓷進行比較,對硅酸鹽生物活性陶瓷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和歸納,最后對硅酸鹽陶瓷作為新的生物陶瓷體系用于骨組織修復的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硅酸鹽生物陶瓷 骨修復 磷酸鈣生物陶瓷 綜述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01202,81190132) 中央組織部青年千人計劃~~
【分類號】:R318.08
【正文快照】: 生物醫(yī)用材料是用于生物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治療、修復或替換生物體組織或器官,增進或恢復其功能的材料[1]。早期人們利用天然材料來修補人體創(chuàng)傷,隨著醫(yī)學和材料科學的發(fā)展,一些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有機材料如不銹鋼、鈦合金、貴金屬、氧化鋁陶瓷、聚四氟乙烯等用來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密;徐建強;張樹明;李長庚;楊飛;孫鎖柱;王長江;王克利;;BMP-2復合PLGA/磷酸三鈣修復大段骨缺損的實驗研究[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成華;沈新元;于曉巍;;仿生軟骨-骨修復支架的制備[A];2011年第十一屆上海地區(qū)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生物材料與再生醫(yī)學進展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2 李佐臣;李軍;;新型醫(yī)用TZNT合金的設計[A];第九屆全國生物材料學術會議(CBMS-9)論文集[C];2002年
3 段春光;孟國林;劉建;袁志;張金康;胡蘊玉;徐延明;戴陽;白建平;畢龍;;VEGF基因改良人工骨加速骨修復的研究(英文)[A];第十九屆中國康協(xié)肢殘康復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10年
4 馮淑芹;沈新元;楊慶;;聚己內酯/聚乙醇酸骨修復支架的制備及性能研究[A];2011年第十一屆上海地區(qū)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生物材料與再生醫(yī)學進展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5 章培標;洪重奎;王新;王志;莊秀麗;陳學思;景遐斌;;PLLA接枝的納米羥基磷灰石/PLGA復合材料的制備與骨再生修復[A];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齊保闖;唐輝;周田華;徐永清;;納米羥基磷灰石及其復合材料作為骨修復材料的研究進展[A];第六屆西部骨科論壇暨貴州省骨科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魏杰;劉昌勝;洪華;袁媛;陳芳萍;;新型可降解鈣磷水泥多孔骨修復材料研究[A];2005年上海市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8 趙明東;尹望平;董健;;間充質干細胞聯(lián)合血管束植入構筑血管化組織工程骨修復兔大段骨缺損[A];第十六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暨中西醫(yī)結合手法治療骨傷科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8年
9 黃艷霞;任天斌;任杰;;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聚乳酸/納米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在兔下顎骨修復中的應用[A];2007年上海市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王迎軍;;生物活性骨修復材料及骨組織工程支架的納米仿生及生物礦化[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婷譯 勞英堅校;Skeletex:骨修復新材料[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2 蔣銳;我國組織工程骨應用研究獲成果[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3 裴國獻 陳濱;醫(yī)學臨床對組織工程學的要求[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4 張獻懷;我國骨缺損修復研究取得新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5 王平;納米人工骨首獲市場準入[N];中國化工報;2004年
6 ;我國納米醫(yī)藥產品獲美國專利[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5年
7 ;納米人工骨:骨頭再生不是夢[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8 通訊員 張獻懷;新材料修復骨缺損[N];科技日報;2001年
9 胡鴻宇;骨頭修理也用上了納米[N];健康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段佳;用中藥做出“接骨續(xù)筋”修復材料[N];大眾科技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羊書勇;富含血小板血漿應用于骨組織工程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2 全仁夫;新型生物復合材料—HA/ZrO_2梯度復合材料的制備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石銳;熱塑性淀粉材料的改性及生物醫(yī)用探索[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4 周大利;磷酸鈣系新型骨修復復合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彭謙;新型多孔磷酸鈣陶瓷支架構建及其體內培育大尺寸活體骨修復體[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6 侯銳;生長因子及其不同緩釋系統(tǒng)在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7 苗林;珊瑚人工骨理化性能檢測,生物學評價及骨修復作用的評價[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5年
8 梁春永;鈦合金表面圖案化處理及生物活性化機理[D];天津大學;2008年
9 程文俊;復合富血小板血漿可注射型組織工程骨的構建與實驗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10 王晶;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影響因素分析及體內成骨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瑩瑩;載辛伐他汀磷酸鈣骨水泥/聚乳酸—聚羥基乙酸新型材料對剩余牙槽嵴骨修復影響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穆天旺;血管束、感覺神經束植入構建組織工程骨血管神經化的早期形態(tài)學觀察[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林婷;納米羥基磷灰石/β-磷酸三鈣/殼聚糖/膠原蛋白復合支架材料的合成及初步生物相容性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韓鍵;載甲氨喋呤的磷酸鈣骨水泥的體外性能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5 陳萍萍;納米含氟羥基磷灰石/聚乳酸復合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胡運生;組織工程化骨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7 康然剛;應用預制型無機誘導因子復合性組織工程支架材料行山羊組織工程化骨構建的放射性核素顯象監(jiān)測[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楊立華;去抗原牛骨骨修復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9 萬海云;不同粒徑β-TCP植骨材料對腔隙性骨缺損骨修復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10 黃洪超;含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的BMP2真核載體的構建和表達[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硅酸鹽生物活性陶瓷用于骨組織修復及再生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6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286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