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頻超聲促進哺乳期大鼠泌乳的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低頻超聲 + 大鼠。 參考:《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摘要】:目的探討低頻超聲用于促進哺乳期泌乳的可行性。方法 24只SD哺乳大鼠,每只母鼠1窩帶仔1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8窩,分別為對照組(假輻照)、5 min組(超聲輻照5 min/乳腺.d)和10 min組(超聲輻照10 min/乳腺.d)。從分娩第2天起,使用低頻超聲(頻率40 kHz,強度0.26 w/cm2)對母鼠乳腺予以輻照,連續(xù)7 d。檢測母鼠泌乳量、仔鼠體增重、乳腺器官指數(shù)、血清催乳素(PRL)以及乳腺組織學檢查。結果 10 min組泌乳量、仔鼠體增重、乳腺器官指數(shù)及PRL濃度均顯著大于對照組和5 min組(P0.05);光鏡下10 min組乳腺腺泡明顯增多,腺腔擴張,5 min組無明顯變化。結論一定劑量低頻超聲輻照能夠促進PRL分泌和乳腺發(fā)育,提高大鼠的泌乳性能,有望成為一種促進哺乳期乳汁分泌的理療新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to promote lactation during lactation. Methods 24 SD rats were breast-fed, 10 rats were born in one litter of each female rat.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control group (sham irradiation) 5 min group (5 min/ mammary gland per day) and 10 min group (10 min/ mammary gland. D). From the second day of delivery,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frequency 40 kHz, intensity 0. 26 w/cm2) was used to irradiate the mammary gland of female mice for 7 days. The lactating quantity, body weight gain, mammary organ index, serum prolactin (PRL) and breast histology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lactation volume, body weight gain, mammary organ index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ammary gland in 10 m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5 min group (P0.05), but the acinar acinus of 10 mi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5 min group of dilatation of glandular cavity. Conclusion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irradiation at a certain dose can promote PRL secretion and breas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lactation performance of rats. It is expected to be a new physiotherapy method for promoting lactation milk secretion.
【作者單位】: 重慶醫(yī)科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院//省部共建超聲醫(y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超聲醫(yī)學工程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000435)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11CB707902) 國家重大儀器專項(81127901)~~
【分類號】:R71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傳勛,孫麗晶,周琴,高廣猷;泌乳寶沖劑催乳作用的實驗研究[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蔣俊和,姜海斌;產(chǎn)寶口服液對產(chǎn)后缺乳大鼠催乳作用的實驗研究[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何軍琴;陳寶英;古梅;白劍;;中醫(yī)對產(chǎn)后缺乳的認識及治療現(xiàn)狀[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武會娟;西農薩能奶山羊泌乳初期和盛期乳腺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克隆鑒定及功能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榮慶,韓正康,陳杰,張崇理;大豆黃酮促進妊娠大鼠乳腺發(fā)育和泌乳的實驗研究[J];動物學報;1995年04期
2 孟祥穎,郭良,李玉新,劉大有,高文義;蘆丁的來源、用途及提取純化方法[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林香草;;母乳喂養(yǎng)臨床研究的進展[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1991年02期
4 俞昌喜,黃自強,翁繩美,吳國土,哈晦敏,,楊發(fā)端;增乳保育膏促進泌乳的實驗研究[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年01期
5 蔣俊和,姜海斌;產(chǎn)寶口服液對產(chǎn)后缺乳大鼠催乳作用的實驗研究[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王偉群,韓正康,陳偉華,陳杰;芒柄花素的促乳腺發(fā)育作用及其機理探討[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1993年S1期
7 劉根桃,鄭元林,陳偉華,陳杰,韓正康;妊娠后期母豬飼喂大豆黃酮對泌乳性能及初乳中激素水平的影響[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8 袁淑德,宋可欽,謝啟文,呂伏英;氟中毒抑制大鼠泌乳的實驗研究[J];生理學報;1991年05期
9 柯葉艷,王國杰,韓正康;日糧中添加大豆黃酮對鵪鶉生產(chǎn)性能和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影響[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2年03期
10 王月影,王艷玲,李和平,靳向陽,高春生;動物乳腺發(fā)育的調控[J];畜牧與獸醫(yī);2002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芊;孫云松;孫選;張斌;徐慧軍;;益腎調肝Ⅱ號方對多囊卵巢綜合征大鼠卵巢黃體生成素受體表達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2011年16期
2 張娟;朱桂金;胡小萍;徐蓓;;Caspase3在多囊卵巢綜合征大鼠顆粒細胞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1年24期
3 周明輝;張曉薇;李莉;;大鼠脂肪源性干細胞成脂誘導分化的實驗研究[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1年07期
4 王振華;黃子揚;呂國榮;;宮內慢性缺氧對子代大鼠中老年期血管內皮功能及一氧化氮合酶表達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年07期
5 郜潔;羅頌平;;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壽胎丸對流產(chǎn)孕鼠模型妊娠結局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1年04期
6 胡建國;袁瑞;;大鼠子宮內膜慢性缺血引起子宮內膜端粒酶和c-kit表達減少[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16期
7 金福;金正勇;丁允英;許春花;;外源性甲狀腺素對胎兒酒精效果出生后大鼠小腦發(fā)育的改善作用[J];臨床兒科雜志;2011年08期
8 王琪;熊麗萍;屠慶年;;補腎益氣活血方對胎兒生長受限胎鼠補腎益氣活血方對胎兒生長受限胎鼠腦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表達的影響[J];醫(yī)藥導報;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艷玲;李曉輝;;母體孕期炎癥免疫刺激導致子代大鼠血管重構及其機制初步研究[A];第十屆全國抗炎免疫藥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靳鐳;湯瑞玲;;囊性纖維化跨膜轉導調節(jié)器在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模型大鼠卵巢中表達的變化及意義[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丁寧;;大鼠妊娠期補鈣對新生仔鼠長骨干骺端鈣鹽沉著及骨密度的影響[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4 倪江;朱輝;;大鼠多囊卵巢顆粒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5 毛姍姍;趙正言;季釵;;圍生期甲減對新生仔鼠心肌肌漿網(wǎng)鈣轉運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A];2007年浙江省兒科學、小兒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貢沁燕;李鵬;陳林愛;;利洛司酮對大鼠異位子宮內膜抑制作用及血清LH和E_2水平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生化藥理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7 丁玲玲;黃文鐸;胡家犖;;補鋅對胚胎酒精綜合征大鼠5-HT能神經(jīng)元發(fā)育的影響[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8 蔣馬莉;韓太真;龐煒;李強;謝雯;王瑩;;孕期MRI照射對子代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及可能機制[A];中國生理學會第21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9 司徒儀;冉青珍;;中藥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癥模型大鼠妊娠功能的研究[A];全國第六屆中西醫(yī)結合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論文及摘要集[C];2002年
10 薛瑩;劉超;陳國芳;劉翠萍;袁慶新;徐寬楓;茅曉東;;大鼠妊娠期胰島的變化節(jié)律及其機制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妊娠糖尿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雪琴;孕期炎癥免疫刺激對子代大鼠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及其與高血壓的關系[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2 李新安;促進大鼠子宮壁全層損傷后功能性修復的實驗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3 楊瑋麗;孕期缺氧對胎鼠及成年子代大鼠RAS的“印跡”效應[D];蘇州大學;2010年
4 郝麗云;孕期炎癥刺激對子代大鼠認知能力的影響及其初步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5 盧巖;L-精氨酸對大鼠被動吸煙致宮內發(fā)育遲緩的防治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6 孫愛軍;絕經(jīng)后補充雌孕激素對子宮內膜增生與抑制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7年
7 王秀敏;宮內生長遲緩大鼠ghrelin和胰島素表達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張艷;IL-18、iNOS和NF-κB在妊娠和流產(chǎn)大鼠中的表達及意義[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9 楊艷青;激素替代治療對絕經(jīng)早期和絕經(jīng)晚期大鼠心血管系統(tǒng)的不同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尹潔;大鼠孕期低水平鉛暴露對子代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機理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明;維生素A缺乏對大鼠肺發(fā)育形態(tài)的對比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郭銘川;SD大鼠子宮內膜異位癥模型的建立和評價[D];四川大學;2007年
3 羅鵬;Omi/HtrA2在早產(chǎn)大鼠高氧性肺損傷中的作用[D];瀘州醫(yī)學院;2012年
4 宋海霞;海洋溶菌酶治療陰道炎的應用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5 孫祥秀;抗子宮內膜抗體對大鼠妊娠及其結局的影響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羅曉梅;雌二醇對去卵巢大鼠中樞5-HT及其受體亞型1A和2A表達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賀小艷;孕期炎癥刺激對子代大鼠血管反應性的影響及其初步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8 李莉;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對大鼠脂肪源性干細胞Ⅰ型及Ⅲ型膠原蛋白表達的影響[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9 朱濤;抗炎劑在大鼠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作用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安紅敏;牛磺酸對氯化鎘誘導的孕鼠胎盤損傷及胚胎發(fā)育毒性的影響及機制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663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206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