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鈣骨組織工程支架表面微納米化改性研究
本文選題:骨組織工程支架 + 多孔磷酸鈣陶瓷。 參考:《表面技術(shù)》2014年04期
【摘要】:目的研究多孔磷酸鈣骨組織工程支架的表面微納米化改性。方法通過雙氧水發(fā)泡法制備多孔磷酸鈣骨組織工程支架,利用水熱法對材料進行微納米化表面改性。通過掃描電鏡觀察材料的顯微結(jié)構(gòu),通過X射線衍射儀分析測試材料改性層相成分。結(jié)果材料改性處理后,孔隙率為(63±8)%,大孔孔徑為(310±30)μm。材料表面及內(nèi)孔壁生成羥基磷灰石微納米晶粒或晶須,晶須長20~40μm,直徑為100~300 nm。結(jié)論多孔磷酸鈣陶瓷材料的內(nèi)外表面經(jīng)水熱法處理微納米化表面改性后,材料性能得到提升。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Methods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scaffolds were prepared by hydrogen peroxide foaming method and modifi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modified layer was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 Results the porosity was 63 鹵8 渭 m and the pore size was 310 鹵30 渭 m. Hydroxyapatite nanocrystalline or whisker is formed on the surface and inner pore wall of the material. The whisker is 2040 渭 m in length and 100 渭 m in diameter. Conclusi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rface of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s was modified by hydrothermal treatment,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ere improved.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yī)學材料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81190131) 國家重點基礎(chǔ)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11CB606201)~~
【分類號】:R318.0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澤華;王長浩;周澤華;江少群;;高溫反應(yīng)合成金屬-陶瓷復合涂層技術(shù)的研究現(xiàn)狀[J];表面技術(shù);2012年03期
2 蔡開勇;;納米生物材料及其界面特性對成骨細胞生長影響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7年02期
3 黃占杰;磷酸鈣陶瓷生物降解研究的進展[J];功能材料;1997年01期
4 黃朝;吳宇;夏海濱;王貽寧;王愛華;;微波誘導羥基磷灰石/鈦合金界面反應(yīng)的研究[J];表面技術(shù);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朝陽,趙耀明;聚乳酸類復合材料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3年06期
2 孫劍;喬學亮;陳建國;;無機抗菌劑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7年S1期
3 鄺鉅熾,張軍;載銀抗菌陶瓷材料[J];佛山陶瓷;2001年05期
4 李鴻;南景天;呂國玉;劉永磊;羅小滿;嚴永剛;;新型可降解α-TCP/多元氨基酸共聚物復合材料制備與表征[J];復合材料學報;2010年04期
5 江昕,方芳,閆玉華;磷酸鈣多孔生物陶瓷的降解機理[J];國外建材科技;2001年04期
6 茅海波;馮晉陽;趙修建;;銀系無機抗菌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在建材中的應(yīng)用[J];建材世界;2011年05期
7 趙娜如;王迎軍;葉建東;陳曉峰;寧成云;;β-磷酸三鈣-生物活性玻璃-聚乳酸多孔復合材料的降解性能[J];硅酸鹽學報;2007年06期
8 吳澤宏;王勇;梁寅;于云峰;古文全;;粉末冶金Mg/TCP復合材料生理腐蝕行為研究[J];材料開發(fā)與應(yīng)用;2013年04期
9 Jan Henkel;Maria A.Woodruff;Devakara R.Epari;Roland Steck;Vaida Glatt;Ian C.Dickinson;Peter F.M.Choong;Michael A.Schuetz;Dietmar W.Hutmacher;;Bone Regeneration Based on Tissue Engineering Conceptions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J];Bone Research;2013年03期
10 劉利紅;陳飛瑜;;納米材料的應(yīng)用及其生物安全性評價[J];廣東化工;2013年1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海;葉建東;;可注射磷酸鈣骨水泥及其應(yīng)用[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Ⅱ[C];2004年
2 楊輝;陳永康;張林;徐可為;;納米Cu/HAP制備中四氨合銅(Ⅱ)的作用[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6)[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金華;介觀結(jié)構(gòu)無機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戴程隆;用于局部快速止血和骨修復的可降解介孔硅基干凝膠設(shè)計制備與性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趙立臣;生物醫(yī)用純鎂和Mg-Zn合金微弧氧化陶瓷涂層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廖其龍;磷酸鈣生物活性陶瓷粉末的沖擊波合成及活化改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孫璐薇;微波燒結(jié)含CO_3~(2-)的多孔β-TCP/HA雙相生物陶瓷材料及其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楊合;含鈦高爐渣再資源化的一個啟發(fā)性觀點[D];東北大學;2005年
7 周靈德;鈣磷降解材料生物礦化的細胞分子生物學基礎(chǔ)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8 王洪水;納米銀及載銀納米抗菌材料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趙婧;骨組織工程網(wǎng)化生物陶瓷支架制備及性能優(yōu)化[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10 薄麗麗;銀系納米抗菌材料的制備與抗菌性能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廣坤;組成變化對SiO_2-CaO-MgO系生物可溶性耐火纖維性能的影響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2 宮雪;載納米銀抗菌復合材料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小溪;多孔生物陶瓷的制備及植入后的晶型轉(zhuǎn)變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4 方芳;β-TCP多孔陶瓷的制備及成骨過程的組織學觀察[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5 周愛芳;生物陶瓷體內(nèi)降解過程模擬與可視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6 成國煌;凝膠注模成型制備β-TCP多孔生物陶瓷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7 劉朝紅;骨組織工程磷酸鈣生物陶瓷多孔支架的制備及性能[D];東南大學;2004年
8 王小健;銀系納米復合抗菌材料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王莉麗;羥基磷灰石粉體及其多孔生物陶瓷的制備技術(shù)[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10 丑修建;組織工程復相(羥基磷灰石+β-磷酸三鈣)多孔陶瓷支架材料的制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守全;朱警雷;王海濤;黃繼華;張華;趙興科;;反應(yīng)等離子噴涂制備原位TiC顆粒增強Fe基金屬陶瓷涂層[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2 莫淑華;趙紅;張幸紅;;平面鐵基Al_2O_3陶瓷涂層的SHS/PHIP法制備[J];中國表面工程;2009年02期
3 王皓,傅正義,E.P.Kostogorov,袁潤章;表面涂層新技術(shù)——燃燒反應(yīng)化學氣相傳質(zhì)涂層技術(shù)[J];表面技術(shù);1996年01期
4 武艷軍,蔡軍,吳護林,劉錦云,金應(yīng)榮;FeCrAlTi高溫抗氧化涂層的制備與性能[J];表面技術(shù);2005年02期
5 張中建;金應(yīng)榮;劉錦云;吳護林;蔡軍;;氣相傳輸涂層過程中金屬的輸運介質(zhì)初探[J];表面技術(shù);2007年02期
6 徐佰明;蘇振國;安健;沈于森;劉賽寅;;添加劑對離心自蔓延高溫合成陶瓷層組織結(jié)構(gòu)與性能的影響[J];材料保護;2011年01期
7 趙紅;楊建橋;張幸紅;;自蔓延高溫合成涂層技術(shù)現(xiàn)狀及展望[J];材料導報;2006年S1期
8 閆華;王愛華;熊釗構(gòu);黃早文;;自蔓延反應(yīng)噴涂技術(shù)最新研究及進展[J];材料導報;2009年13期
9 杜心康,王建江,尹玉軍,周瓏,王俊英;自蔓延高溫合成表面涂層技術(shù)進展[J];材料開發(fā)與應(yīng)用;2002年02期
10 宋亞林;趙忠民;張龍;潘傳增;曲振生;楊權(quán);;超重力對燃燒合成Al_2O_3/ZrO_2(4Y)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9年S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華錦明,蔡麗君;骨組織工程支架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進展[J];中國骨腫瘤骨病;2004年02期
2 伍錦華,艾玉峰,劉麗萍,艾衛(wèi)兵,楊清芳,董兆麟;聚羥基丁酸酯復合骨髓基質(zhì)細胞構(gòu)建組織工程骨修復兔下頜骨缺損[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5年05期
3 邱凱,陳馨,萬昌秀;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聚磷酸鈣生物陶瓷研究進展[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5年03期
4 繆旭東;裴國獻;黎健偉;程文俊;陸海波;;脫蛋白骨復合纖維蛋白膠構(gòu)建骨組織工程支架的體外實驗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6年18期
5 龔明明;譚麗麗;楊柯;;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力學性能[J];材料導報;2007年10期
6 鄭小龍;張西正;李瑞欣;;骨科可吸收材料的降解和生物力學性能研究進展[J];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2006年01期
7 ;已經(jīng)出版的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相關(guān)文章[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51期
8 王劍龍,黃齡瑾,肖飛,鄭治;緩慢成孔型磷酸鈣復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9 董浩;葉建東;王秀鵬;;磷酸鈣骨水泥/明膠復合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備及其結(jié)構(gòu)與性能[J];功能材料;2006年11期
10 馬強;王迎軍;鄭華德;寧成云;鄧春林;;新型生物活性骨組織工程支架的制備及表面修飾[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9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靜一;禹娜娜;鄧平平;;骨組織工程支架內(nèi)微管孔結(jié)構(gòu)的研究現(xiàn)狀[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制分會第六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劉玲蓉;丁時t@;張其清;;復合蛋白藥物的膠原/羥基磷灰石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體內(nèi)外釋放特性[A];中國復合材料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劉玲蓉;丁時t@;張其清;;復合蛋白藥物的膠原/羥基磷灰石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體內(nèi)外釋放特性[A];全國首屆青年復合材料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4 郭濤;韓志;楊天府;李玉寶;苑天紅;肖杰;陳藝新;;多孔聚乙烯醇/明膠軟骨組織工程支架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生物相容性的初步觀察[A];貴州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骨傷分會第二次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侯瑞霞;付俊;;仿生梯度磁性納米羥基磷灰石/聚乙烯醇復合水凝膠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陸林楠;黃文e,
本文編號:19765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97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