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工程皮膚種子細胞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組織工程皮膚 + 種子細胞; 參考:《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年21期
【摘要】:正組織工程皮膚是修復皮膚急、慢性缺損的重要生物活性材料,種子細胞對其修復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對近年來組織工程皮膚種子細胞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1表皮細胞與成纖維細胞(fibroblast,Fb)角質形成細胞(keratinocytes)是表皮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體外傳代培養(yǎng)
[Abstract]:Positive tissue engineered skin is an important bioactive material for repairing acute and chronic defects of skin. Seed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pairing the skin. In this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tissue engineering skin seed cells was reviewed. 1 epidermal cells and fibroblast Fb keratinocytes (keratinocytes)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epidermis and cultured in vitro.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燒傷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30560058,81460293) 江西省科技廳自主設計組裝重點資助項目(編號:20133BBG70026)
【分類號】:R318.0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郝飛;張玲;吳巖;;表皮干細胞的生物學標記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年3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光榮;陳清元;胡冠松;蔡玉春;;表皮干細胞表面標志物及向皮膚分化:理論特色與應用的可行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年28期
2 陳瑞;楊曉農;朱子鳳;文娟;榮茂伶;翟禹涵;曾婉秋;;皮膚外傷愈合中的基因修飾干細胞療法[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4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偉成;脂肪干細胞經(jīng)上調HIF-1α改善糖尿病缺血皮瓣新生血管形成的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蕊,金巖,劉源,趙宇,王容;表皮干細胞在成人及胎兒不同部位皮膚中的比較研究[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18期
2 李富;付小兵;劉文忠;;人表皮干細胞分離培養(yǎng)和純化鑒定的進展[J];感染.炎癥.修復;2008年04期
3 程大勝 ,夏照帆,唐洪泰,田建廣,王皓;一種表皮干細胞檢測方法的建立[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3年06期
4 劉菲;楊軍;;毛囊來源干細胞及其在組織工程皮膚中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8年06期
5 陳萌;任寧;劉文君;秦曉敏;李勁松;;免疫熒光雙標法在小鼠表皮干細胞分子標記篩選中的應用[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4期
6 梅雪嶺;連石;;人表皮干細胞的分離與鑒定[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7 劉宏偉;程飚;付小兵;余文林;孫瑞霞;唐建兵;王捷;廖元興;;增生性瘢痕中血管緊張素原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基因的表達[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6年05期
8 丁偉;王云龍;李敏;端龍勝;王劍;;成體表皮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9 劉娜;杜永軍;楊光;譚家駒;;皮膚干細胞的生物性狀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41期
10 藍蔚;劉德伍;毛遠桂;;表皮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研究現(xiàn)狀[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2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云川;組織工程皮膚研究概況[J];海南醫(yī)學;2002年10期
2 劉遠橋 ,高曉莉;組織工程皮膚研制成功——抗感染能力強,具備表皮及真皮層[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2年11期
3 胡葵葵,胡瓊華;組織工程皮膚的最新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08期
4 鄧天政,何黎升,金巖,宋紹華,劉鵬,黃沙;組織工程皮膚修復皮膚缺損的初步實驗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4年05期
5 鄧天政,金巖,何黎升;組織工程皮膚在皮膚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分冊;2005年02期
6 吳國選,伍津津,朱堂友,魯元剛,畢建軍,沈利群;豬組織工程皮膚自體及異體移植后血管重建的實驗研究[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5年10期
7 張兆清,金巖,余春艷,王新文,雷戰(zhàn)軍;化學腐蝕性組織工程皮膚檢測模型的構建[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5年11期
8 陸新,韓春茂;組織工程皮膚的缺陷與對策[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5年01期
9 楊亞東,朱堂友,伍津津,雷霞,畢建軍;組織工程皮膚分泌細胞因子的初步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10期
10 何黎升;金巖;鄧天政;宋紹華;劉鵬;黃沙;;組織工程皮膚修復皮膚缺損成功率與手術方法的相關性(英文)[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秀蘭;張楊;師宜健;;載藥組織工程皮膚修復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瘍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5年
2 李秀蘭;張楊;師宜健;;載藥組織工程皮膚修復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張楊;李秀蘭;郭悅;靜藹晨;師宜健;;載藥組織工程皮膚修復兔皮膚缺損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瘍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李秀蘭;張楊;張文海;師宜健;;載藥組織工程皮膚修復兔皮膚缺損的研究[A];第十四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瘍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李秀蘭;張楊;師宜健;;載藥組織工程皮膚修復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廖立新;陳剛泉;李國輝;李劍;;以表皮干細胞及脫細胞真皮構建組織工程皮膚[A];第四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燒傷感染救治新進展論文匯編[C];2006年
7 李秀蘭;張楊;張文海;師宜健;;載藥組織工程皮膚修復兔皮膚缺損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8年年會暨首屆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呂中法;;組織工程皮膚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9 畢建軍;;小鼠組織工程皮膚異體移植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10 韓軍濤;王洪濤;謝松濤;胡大海;朱雄翔;;自體細胞來源的組織工程皮膚及其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陳楠;艾爾膚再造“皮膚”[N];中國現(xiàn)代企業(yè)報;2007年
2 劉恕;讓壞死皮膚“煥然一新”[N];科技日報;2005年
3 劉遠橋 高曉莉;我國研制出組織工程皮膚[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4 劉遠橋 高曉莉;組織工程皮膚媲美真皮[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5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二院教授 韓春茂 整理 余寧寧;新型組織工程皮膚動物實驗成功[N];健康報;2010年
6 通訊員劉遠橋高曉莉記者馮競;給創(chuàng)面植上新型人造皮膚[N];科技日報;2002年
7 楊燕群 趙贄 張智軍 檀琳 徐鋒 蘇玉軍 朱曉明;非!3+2”,精品鑄輝煌[N];科技日報;2012年
8 毛天球;組織工程學研究概況[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魯元剛;復方殼多糖組織工程皮膚基底膜重建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2 張向榮;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165基因轉染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構建組織工程皮膚的實驗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3 劉源;構建含黑色素細胞以及血管結構的組織工程皮膚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4 劉鵬;復合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組織工程皮膚的構建及其促進皮膚創(chuàng)傷愈合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5 閆迎軍;應用脂肪干細胞與脫細胞真皮構建組織工程皮膚[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劉柳;人胚胎成纖維細胞構建組織工程皮膚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劉曉亮;毛囊細胞構建毛囊化組織工程皮膚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8 宋可新;黑色素細胞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復合構建組織工程皮膚的初步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張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在組織工程皮膚中的應用[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廖明德;人表皮干細胞復合裸鼠脫細胞真皮支架構建組織工程皮膚及移植的實驗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賀旭;組織工程皮膚低溫保存后的活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2 李偉;組織工程皮膚生物力學性能及移植潰瘍面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3 楊亞東;表皮干細胞構建組織工程皮膚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劉曉亮;異體組織工程皮膚修復皮膚缺損能力及其免疫排斥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5 吳國選;豬組織工程皮膚構建及移植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3年
6 鄒運動;含有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脂肪層結構組織工程皮膚的構建[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7 姜曼;組織工程皮膚的冷凍干燥保存方法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8 陳燦;以脫細胞真皮混合構建組織工程皮膚[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凡孝菊;毛囊細胞與組織工程皮膚的構建[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10 吳舒;模擬皮膚發(fā)育構建含附件組織工程皮膚的初步研究[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962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96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