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坐應力分析的彈射座椅座墊舒適性研究
本文選題:彈射座椅 + 座墊; 參考:《醫(yī)用生物力學》2014年02期
【摘要】:目的研究彈射座椅座墊舒適性與坐應力之間的關系。方法通過測量不同厚度座椅座墊坐應力分布,探討接觸面積、最大坐應力、平均坐應力幾個坐應力客觀指標,并結(jié)合座墊舒適性主觀量表,研究座墊舒適性與坐應力各指標間的關系。結(jié)果接觸面積、最大坐應力、平均坐應力與座墊舒適性有顯著相關性,而且當座墊厚度超過4 cm后,舒適性不再明顯提高。結(jié)論接觸面積、最大坐應力和平均坐應力能夠很好地反映座墊舒適性,可以采用這些指標對座墊舒適性進行評價,并建議采用彈射座椅的座墊厚度在4 cm左右為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t comfort and sitting stress of ejection seat cushion. Methods by measuring the seat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eat cushion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the objective indexes of sitting stress including contact area, maximum sitting stress and average sitting stres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ubjective scale of seat comfort was comb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hion comfort and sitting stress was studied. Results the contact area, the maximum sitting stress and the average sitting stres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ushion comfort, and when the cushion thickness was more than 4 cm, the comfort was no longe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contact area, the maximum sitting stress and the average sitting stress can well reflect the comfort of the cushion. These indexe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mfort of the cushion,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ushion thickness of the ejection seat should be about 4 cm.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yī)學工程學院 生物力學與力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空軍航空醫(yī)學研究所;中國航天員中心人因工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技術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175021)
【分類號】:R318.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春潔,曾福明;彈射座椅動態(tài)舒適性與人椅動力學特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黃加陽;邱義芬;顏吟雪;姜南;;彈射座椅的靜態(tài)舒適性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3 程明;;淺談民用飛機駕駛員座椅的設計[J];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2009年02期
4 黃榕熙;胡國清;陳雄;劉文艷;;人體壓力分布測量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綜述[J];生命科學儀器;2006年06期
5 張鄂;洪軍;梁建;李彥山;陳娟;;汽車人機接觸界面體壓分布的實驗與評價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6 周有禮,江升修,羅世忠;人體坐姿與坐椅界面間之生物力學分析[J];醫(yī)用生物力學;1999年02期
7 樊瑜波;柳松楊;;航空生物力學[J];醫(yī)用生物力學;2010年04期
8 柳松楊;叢紅;王鶴;楊春信;吳銓;楊毅;;軍機飛行員的頸部損傷研究[J];醫(yī)用生物力學;2010年04期
9 徐明,夏群生;體壓分布的指標[J];中國機械工程;199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玉霞;申利明;郭勇;;軟凳座面高度對坐姿舒適性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2 郭勇;陳玉霞;申利明;;基于體壓分布的沙發(fā)靠背高度對坐姿舒適性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3 李莉;;基于感性工學的軟床舒適性研究[J];包裝工程;2010年08期
4 蘇勝;;基于舒適度的休息性座椅相關角度分析[J];包裝工程;2010年22期
5 周高峰;趙玉龍;蔣莊德;孟超;;新型非硅薄膜網(wǎng)格壓力傳感器的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08年06期
6 劉俊;秦嵐;李敏;劉京誠;薛聯(lián);;一種新型平板式壓電六維力/力矩傳感器及仿真實驗[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03期
7 陳瓊;沈思云;夏凌;李交杰;陳小萍;陳曉健;徐建華;;軍機飛行員頸肌強度及訓練效果研究[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2年01期
8 劉俊;秦嵐;李敏;劉京誠;薛聯(lián);;平板式壓電六維力/力矩傳感器的研制[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7期
9 李淑俊;張克姝;;地鐵車輛座椅人體接觸面分析及設計優(yōu)化[J];電力機車與城軌車輛;2013年05期
10 胡天怡;申黎明;;前傾坐姿下辦公椅腰臀部承托舒適性的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周福強;張書明;閻楚良;;某機型彈射座椅振動舒適性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Qiu Yifen;Zhang Guangwei;Liang Zhuoli;Zhuang Damin;;Human-machine Function Allocation-based Simulation of Ejection Seat Operation for Comfort Enhancement[A];2012年計算機應用與系統(tǒng)建模國際會議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佳林;航空彈射座椅結(jié)構(gòu)設計與仿真分析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2 吳新林;VDT辦公系統(tǒng)中的人機關系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3 司文;足地間三維相互作用力測量方法研究與實驗系統(tǒng)[D];上海大學;2011年
4 王震亞;基于感性工學的裝載機人機系統(tǒng)設計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羅仕鑒;基于生物學反應的駕駛舒適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周敏;座椅溫覺特性與坐姿體壓分布的實驗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7 賈艷輝;汽車組合開關操作性能試驗測試與評價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李莉;層狀結(jié)構(gòu)材料對彈簧床墊舒適性影響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9 陳祥;高速鐵路客車乘坐舒適度綜合評價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10 王麗君;基于生理與心理反應的辦公桌椅舒適度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冬艷;基于體壓分布數(shù)據(jù)的硬質(zhì)座椅設計[D];浙江大學;2011年
2 王司洋;基于PVDF壓電薄膜足底壓力分布采集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劉納新;中國軍人五項體能數(shù)字化考核系統(tǒng)設計及其實現(xiàn)關鍵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4 孟宏君;基于LabVIEW的手柄壓力分布測試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赫彥茹;硬質(zhì)椅面形狀對人體舒適性影響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6 石盛皓;基于人體工學的受壓式護理用具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叢曉妍;挖掘機駕駛室舒適度評價[D];山東大學;2011年
8 劉廣明;高速列車座椅舒適性的設計與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9 李凌軒;CRH2-300型動車組M1車有限元分析及舒適性[D];東北大學;2009年
10 劉波;軌道交通車輛座椅的靜強度和疲勞強度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睿;莊達民;;基于SimMechanics的飛行員操作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年07期
2 楊企文,俞夢孫,金季春,王桂倫,徐建仁,于勝英;椎骨材料在沖擊負荷下的力學強度[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1983年Z1期
3 汪愛媛,盧世璧,馬志鵬,畢勝;壓敏片成像分析系統(tǒng)的研制及生物力學應用[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1年04期
4 莊燕子,蔡萍,周志鋒,尹良勇;人體壓力分布測量及其傳感技術[J];傳感技術學報;2005年02期
5 金觀昌,周書敏;導電橡膠動態(tài)接觸壓力分布測量系統(tǒng)[J];傳感器技術;1997年03期
6 李景夢,張青,白蘭;飛行人員因病停飛199例原因分析[J];航空軍醫(yī);1995年03期
7 柳松楊,叢紅,王鶴,王榮娣,武伯歌,孫明昭,李寶輝,馬月欣,王秀增;520名殲(強)擊機飛行員的頸部損傷分析[J];航空軍醫(yī);1999年05期
8 戴光遠,劉姝穎,康穎;1990~1999年海軍飛行人員體檢鑒定結(jié)果分析[J];航空軍醫(yī);2001年06期
9 滕育英,由廣興,張樹和,莊祥昌;氣流吹襲時飛行員手臂的受力分析[J];航空學報;1992年08期
10 滕育英,由廣興,吳桂榮,莊樣昌;人體上肢抗高速氣流吹襲耐力的研究[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8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宣渝峽,汪芳子;密柵云紋法在人體外形測量中的應用[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4年01期
2 張孝亭,呂東玲;痔愈座墊治療痔瘡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外科雜志;2000年04期
3 吳明磊,王興偉,孫明昭,王榮娣,彭福敏;殲擊機座椅人體適應性調(diào)查[J];航空軍醫(yī);1999年03期
4 孫廣;騎自行車的學問[J];中國保健營養(yǎng);1995年09期
5 郭小朝,劉寶善,范軍,楊毅,曹步平,蹇強,王榮娣,劉保鋼,毛彥榮;彈射座椅肩帶慣性拉緊裝置自動拉力適宜值的研究[J];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01年03期
6 Newman D G ,楊揚;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彈射經(jīng)驗:1951—1992[J];航空軍醫(yī);1995年03期
7 高春東;騎自行車易患的疾病[J];家庭醫(yī)學;2002年04期
8 柳松楊;彈射救生防護的進展[J];航空軍醫(yī);2002年01期
9 柳松楊;標準動態(tài)仿真假人的研究[J];航空軍醫(yī);2004年05期
10 吳明磊;馬春生;劉威;岳卉;趙廣;叢紅;王榮娣;李連臣;黃世霖;;彈射時裝顯示器頭盔對人體的生物力學效應[J];中華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銳;;彈射救生技術的回顧與展望[A];湖北省航空學會成立二十周年學術交流文集[C];2004年
2 郭小朝;劉寶善;范軍;楊毅;曹步平;蹇強;王榮娣;劉保鋼;毛彥榮;熊端琴;;彈射座椅肩帶慣性拉緊裝置強制拉緊人體耐受參數(shù)[A];第六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郭小朝;劉寶善;范軍;楊毅;曹步平;蹇強;王榮娣;劉保鋼;毛彥榮;;彈射座椅肩帶慣性拉緊裝置強制拉緊人體耐受參數(shù)研究[A];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創(chuàng)立2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五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周復根;周方;戴述銀;;彈射救生系統(tǒng)發(fā)展思路[A];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研究進展(第七卷)[C];2005年
5 王興偉;劉寶善;孫明照;王榮娣;吳銘;蘇炳君;李輝;張行;;彈射座椅人椅重心測量及其對彈射穩(wěn)定性影響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周勝;華尚鐘;王輝;;彈射座椅支架干擾研究[A];全國低跨超聲速空氣動力學文集(第二卷)[C];2003年
7 劉炳坤;劉洪濤;宿雙寧;姜世忠;姜寶銀;馬紅磊;;座墊緩沖設計與實驗研究[A];中國航空學會全國第十屆安全救生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6年
8 周福強;張書明;閻楚良;;某機型彈射座椅振動舒適性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王文金;王輝;李力;陳大斌;;救生裝備試驗研究的一些進展[A];全國低跨超聲速空氣動力學文集第一卷(2001年)[C];2001年
10 孫志會;李勝;崔樹斌;;彈射跳傘氣流甩打傷產(chǎn)生的原因及防護措施[A];中國航空學會全國第十屆安全救生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書杰;彈射座椅:化有驚為無險[N];解放軍報;2011年
2 記者 溫躍 通訊員 王武聲 趙小亮 張華生;小座墊 大產(chǎn)業(yè)[N];金融時報;2011年
3 閻順民;涼爽枕及涼爽座墊的制作[N];山西科技報;2002年
4 彭學彥;從設計飛機到發(fā)展彈射座椅[N];中國航空報;2003年
5 郝志江邋本報記者 楊欣 李田;蘭西小小座墊做大“炕頭經(jīng)濟”[N];黑龍江日報;2007年
6 浙江 華忠;自制半導體冷熱兩用座墊[N];電子報;2007年
7 記者 韓俊、通訊員 龔軍麗;殲-10彈射座椅湖北造[N];湖北日報;2007年
8 楚 天;花樣自行車[N];中國質(zhì)量報;2002年
9 徐福生 Q孟推,
本文編號:1785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78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