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干血小板和凍干冷沉淀在新西蘭白兔耳動脈出血中的應用分析
本文關鍵詞:凍干血小板和凍干冷沉淀在新西蘭白兔耳動脈出血中的應用分析 出處:《中國輸血雜志》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建立新西蘭白兔耳動脈出血動物模型,探討凍干血小板(FDP)和凍干冷沉淀(FDC)在新西蘭白兔耳動脈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新西蘭白兔32只,隨機分為4組:FDP組、FDC組、凍干血小板及凍干冷沉淀聯(lián)合組(FDPC)及空白對照組(BC),每組8只,建立耳動脈出血模型,并將止血材料敷于新西蘭白兔出血創(chuàng)面,觀察各組的止血時間及失血量。結果對于耳動脈出血,各組均可止血,FDP組、FDC組及FDPC組的止血時間和出血量均明顯少于B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FDP組與FDC組間止血時間及失血量差異顯著(P0.05);與單獨使用FDP或FDC相比,FDPC組止血時間顯著性縮短,失血量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FDP和FDC聯(lián)合使用對新西蘭白兔耳動脈出血具有更顯著的止血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animal model of auricular artery hemorrhage i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To investigate the hemostatic effect of freeze-dried platelets (FDP) and freeze-dried cryoprecipitation (FDC) on auricular artery hemorrhage i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Methods Thirty-two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FDC group (n = 4) and FDC group (n = 4). Freezing dried platelets and freeze-dried cryoprecipitation combined group (FDPC) and blank control group (8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n auricular artery hemorrhage model and the hemostatic materials were applied to the bleeding wounds of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Results for auricular artery hemorrhage, the hemostasis time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FDC group and FDP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BC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difference of hemostatic time and blood loss between FDP group and FDC group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mpared with FDP or FDC alone, the hemostasis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and 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FDP or FDC alone.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FDP and FDC has a more significant hemostatic effect on auricular artery hemorrhage i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作者單位】: 南方醫(yī)科大學;廣州軍區(qū)廣州總醫(yī)院輸血科;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2011ZXJ09104-07C)
【分類號】:R318.08
【正文快照】: 出血是戰(zhàn)傷、創(chuàng)傷救治手術中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的止血能挽救病人生命,緩解創(chuàng)傷病人病情及改善預后[1]。近年來各種止血材料的研究和應用為外傷止血提供了一種新方法。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局部止血材料主要是膠原蛋白類、氧化纖維素類、甲殼素類及纖維蛋白膠等。膠原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葉露露;單桂秋;馬靜;耿文艷;李艷輝;;凍干血小板運用于SD大鼠出血模型止血效果的初步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4年07期
2 孫南翔;王革新;王蘭芝;孔繁儒;許秀蘭;徐國泰;;在原血漿袋中制備凍干冷沉淀方法的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1991年01期
3 孟志云,竇桂芳,劉敏霞,卜鳳榮;纖維蛋白膠干粉對大鼠出血模型的止血作用[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02年01期
4 吳偉萍;彭承宏;韓寶三;張紫平;陳浩;楊偉平;;羧甲基殼聚糖在大鼠創(chuàng)傷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的觀察[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0年03期
5 崔永紅,金巖,聶鑫,張勇杰,王新文,雷娟,劉建民;自制明膠-PVA-殼聚糖凍干膜止血效果的動物實驗觀察[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林波;但衛(wèi)華;曾睿;米貞健;林海;但年華;陳馳;曲健健;葉易春;;明膠及其在生物材料中的應用[J];材料導報;2006年S2期
2 石涼;汪濤;吳大洋;;殼聚糖止血材料及最新研究進展[J];蠶業(yè)科學;2009年04期
3 滕苗,彭毅志;纖維蛋白膠在燒傷植皮手術中的止血療效及安全性探討(附20例報告)[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年11期
4 葉世富;王士斌;吳文果;劉源崗;;可吸收止血材料現(xiàn)狀及效果評價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4年07期
5 李蕾;;手術防粘連液預防人工流產(chǎn)術后宮腔粘連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年12期
6 孟志云,竇桂芳,孫文種,朱曉霞,于群,卜鳳榮;加速試驗估算人凝血酶凍干品的貯存壽命[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03年06期
7 史久永;唐興華;;鼻腔填塞物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年19期
8 吳迪;劉輝;浦金輝;張婧;鄒萍;;羧甲基殼聚糖的生物特性及其在醫(yī)藥領域的應用[J];食品與藥品;2013年03期
9 曹永孝;馬朝;朱少非;劉靜;朱彤;;急救止血敷片的止血作用[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2期
10 李學軍;孫園園;;不同生物止血材料研究進展及復合型止血材料的臨床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5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陸海波;戰(zhàn)場嚴重四肢傷分級救治系列產(chǎn)品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大偉;羧甲基殼聚糖止血作用研究及其血液安全性評價[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2 崔永紅;戰(zhàn)傷急救止血修復材料的初步研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3 王欣;聚谷氨酸—明膠生物膠的制備及生物性能的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4 畢宏達;ZSM-5沸石止血作用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5 劉濤;可緩釋生物活性蛋白的無細胞組織工程真皮的構建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劉琦;可生物降解聚己內(nèi)酯的共混及納米改性[D];東華大學;2007年
7 馮少清;止血用ZSM-5沸石的生物相容性評價[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8 石涼;蠶蛹殼聚糖氨基酸類衍生物的制備及其抗凝血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9 趙聰穎;新型戰(zhàn)傷急救止血劑的生物安全性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10 朱銳鈿;明膠超細纖維成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馬軍陽;陳亦平;李俊杰;柏金根;姚康德;;甲殼素/殼聚糖止血機理及應用[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7年04期
2 萬榮欣;顧漢卿;;三種羧甲基殼聚糖的初級生物學評價[J];透析與人工器官;2008年01期
3 周貴;奚廷斐;鄭裕東;湯京龍;鄭琪;;羧甲基殼聚糖膜的生物學評價與降解模型研究[J];透析與人工器官;2008年04期
4 楊德林,張妍,岳武,楊寶峰;幾種止血材料在肝臟創(chuàng)傷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4年02期
5 張全亮,李耀奇,王樹信,袁彪,侯占軍,徐昌富,朱世宏,史德光;自制纖維蛋白膠在胸外科的應用[J];中華外科雜志;1994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占偉;婁衛(wèi)華;孫慧如;;頸動脈出血的診治[J];山東醫(yī)藥;2007年12期
2 王玉挺;宋祖軍;王偉;孟煥成;;多聚糖止血顆粒對兔股動脈出血的止血效果觀察[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年10期
3 周丹君;;意外事故,先止住動脈出血[J];中國儲運;2011年11期
4 呂品;吳金術;蔣波;王俊;陳梅福;田秉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遲發(fā)性動脈出血的診治分析[J];中國現(xiàn)代手術學雜志;2013年02期
5 梁政;劉海燕;陳均忠;;內(nèi)鏡治療杜氏潰瘍并活動性動脈出血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年06期
6 張榮萍;李蓉芬;游箭;;腰動脈出血的影像診斷與治療[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年02期
7 吳又東,,張海蛟,高新民;外傷性頸部大動脈出血的救治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1998年01期
8 魏志鴻;;胃十二指腸球部小動脈出血急癥診治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年08期
9 徐偉;王法;白彬;王宏輝;;急診經(jīng)導管動脈栓塞治療醫(yī)源性肝動脈出血[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3年08期
10 黎同年;陳魯民;金佩倫;;食菅異物引起主動脈出血——報告一例并復習文獻[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士德;王宏輝;葉遠樹;;刮宮后子宮動脈出血的急診介入性診斷及治療(附3例報告)[A];第十二屆全國臨床醫(yī)學影像學術會議、第四屆東北三省放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2 王麗姿;李亞潔;;冠狀動脈腔內(nèi)支架術后重度股動脈出血的相關因素分析[A];全國內(nèi)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盧景梅;李紹穩(wěn);;7例腦出血致猝死的案例分析[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吳靜;自療皮膚小傷口[N];保健時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玉挺;多聚糖止血顆粒對兔股動脈離斷及肝創(chuàng)傷出血的止血效果觀察[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77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37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