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正走和倒走的膝關節(jié)生物力學特征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7-11-10 07:02

  本文關鍵詞:正走和倒走的膝關節(jié)生物力學特征比較


  更多相關文章: 正走 倒走 膝關節(jié) 生物力學 動力學 運動學


【摘要】:目的比較正走和倒走兩種不同行走模式時膝關節(jié)的生物力學特征。方法采用三維運動捕捉系統(tǒng)Vicon T40和測力臺AMTI OR6-7采集并比較13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正走和倒走時的時間、空間、運動學和動力學參數(shù)。結果與正走相比,倒走時的步速、步頻和步幅均顯著減小,跨步周期和支撐相所占百分比顯著增加;在矢狀面上,倒走時膝關節(jié)活動度、最大屈伸力矩較正走小;在冠狀面上,倒走時膝關節(jié)內翻外展活動范圍也較正走小,內翻力矩峰值在支撐早期較正走小,但在支撐晚期較正走大;地面反作用力在支撐早期較正走大,但在支撐晚期較正走小。結論倒走和正走膝關節(jié)生物力學特征差異明顯。與正走相比倒走在支撐相早期能減輕膝關節(jié)內側間室的負荷,而倒走在支撐相晚期對膝關節(jié)負荷的影響則尚須進一步研究。
【作者單位】: 上海市骨科內植物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骨科;Centre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170901) 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撐項目(13441902900)
【分類號】:R318.01
【正文快照】: 倒走是一種運用日益廣泛的健身鍛煉和康復訓練方法。研究表明,倒走作為一種反序運動,并不是正走簡單的逆過程[1]。在進行倒走運動時,常常需要募集一些特殊的運動單元參與,使平時難以得到鍛煉的肌肉和肌群得到鍛煉,達到改善平衡功能和增強肌肉力量的效果[2-3]。同時,與正走相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人成,朱德有,莫明軍,楊年峰,金德聞;行走和跑步兩種步態(tài)模式的實驗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2年04期

2 呂曉梅;趙煥彬;張海濤;;健身反向走的生物力學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先軍;李春麗;夏懿;劉建強;王俊青;孫怡寧;;電動跑步機上步態(tài)特征獲取系統(tǒng)的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12年06期

2 趙勝杰;牛文民;;以腰椎曲度的差異談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醫(yī)囑的欠科學化問題[J];醫(yī)學爭鳴;2014年01期

3 廖永祥;;我國運動生物力學研究現(xiàn)狀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年09期

4 柴夏萍;焦群英;;人體受沖擊后向后翻倒的動力學仿真[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吳華蕾;李曉雯;李建微;;運動捕捉技術的跑步運動損傷分析[J];龍巖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6 張?zhí)K婉;程肖芳;余松;董倩;何延輝;;倒走運動聯(lián)合八段錦鍛煉對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發(fā)的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3年09期

7 王勇;郭力群;;內功推拿聯(lián)合倒走鍛煉治療非特異性腰痛45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3年11期

8 江崇民;邱淑敏;王歡;牟希濤;張彥峰;尚文元;;平板運動跑臺和場地環(huán)境測試走、跑運動能量消耗的比較研究[J];體育科學;2011年07期

9 郭紅蓮;雷己國;劉欣茹;;逆向訓練對大學生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年09期

10 張庭然;羅炯;王翔;賴彬;宋吉祥;吳召群;;正著走與退著走生物力學機制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石欣;基于壓力感知步態(tài)的運動人體行為識別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谷寧;不同坡度和速度節(jié)奏下健身反向走和跑對足底壓力的影響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2 呂曉梅;健身反向走的生物力學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胡偉佳;被動式步態(tài)康復訓練器的設計與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4 張彥龍;跑臺的坡度與速度對人體足底壓力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夏振濤;助行訓練機器人系統(tǒng)設計及步態(tài)控制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6 魏玉剛;不對稱支撐及負重對彎曲放松特性影響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曹婷婷;健身鍋莊舞對成都地區(qū)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干預的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原,肖丹丹;肥胖人步態(tài)生物力學研究的現(xiàn)狀及進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2 胡天培;肌電特征發(fā)現(xiàn)與肌電康復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94年03期

3 楊曉曄,熊開宇;積分肌電對青年男子股四頭肌的疲勞評價[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張貽琪,郭靜如,陳龍官,張薇;肌電、測力、錄像同步測試正足背推擊踢球技術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5 吳劍,李建設;青年女性著高跟鞋平地行走時步態(tài)的生物力學研究[J];體育科研;2003年03期

6 趙芳,周興龍,張振清,劉學貞,曲峰;中老年人步態(tài)指標與衰老關系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8年06期

7 許以誠,高炳宏,劉文海,米衛(wèi)國;振動與非振動力量練習時肌電圖變化的比較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8 王人成,馮麗爽,黃昌華,楊年峰,金德聞;一種新型人體運動圖像實時分析系統(tǒng)[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0年03期

9 宋蘭欣,魏國榮,李紅玲,黃明威,黃力平,曲鐳;早期康復對腦卒中患者偏癱步態(tài)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1年01期

10 李濤,王竹,,吳小明;肌電功率譜中心頻率與肌肉疲勞的相關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肖美痕;老年人常速行走與快速行走特征的生物力學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亮;王冬梅;陶凱;王成燾;;鞋跟的生物力學特征[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44期

2 鄭亞林;張志峰;;運動狀態(tài)下骨骼肌肉的生物力學特征[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28期

3 蘇佳燦,張春才;髖臼的生物力學特征及其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29期

4 白雪嶺;王洪生;張希安;季文婷;魏高峰;王成燾;;男子下蹲式抓舉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特征分析[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8年02期

5 奕雅萍;;人體步態(tài)的生物力學特征與步態(tài)分析的臨床應用[J];民營科技;2009年04期

6 郝立波,毛克亞,王繼芳,盧世璧;碳酸化磷灰石與骨界面結合強度的生物力學特征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20期

7 黃菊英;李海云;菅鳳增;許莉莉;;頸椎上段C_(1~3)損傷機制的生物力學特征仿真計算方法研究[J];中國現(xiàn)代神經疾病雜志;2013年11期

8 張忠,王臻,郭征,李滌塵,連芹;骨骺與移植骨不同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學特征[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10期

9 黃志剛;;中年男性膝關節(jié)肌群的生物力學特征[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年02期

10 王航;種植體愈合過程中骨整合生物力學特征的試驗研究[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9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蔡豐任;;負重屈膝蹲跳與下蹲反彈跳的生物力學特征研析[A];第十三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馬瑞雅;曲峰;;關于裸足跑及其應用的研究綜述[A];第十六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 2013)論文集[C];2013年

3 徐磊;何建龍;趙煥彬;;人體上肢運動鏈鞭打動作的生物力學特征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 2013)論文集[C];2013年

4 楊帆;張鶯;趙朝義;;人體三種類型捏力的生物力學特征分析[A];第十五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2012)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5 張杰;;不同性別下疲勞前后的下肢生物力學特征分析[A];第十六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 2013)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偉;腰椎關節(jié)不同手法的臨床療效分析和手法生物力學特征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4年

2 孫明運;慣性杠鈴訓練對腰腹肌生物力學特征影響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那日蘇;搏克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特征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2 張陽;單側功能性踝關節(jié)不穩(wěn)者在落地過程中生物力學特征分析[D];蘇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655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1655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ede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