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梅毒螺旋體耐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耐藥基因突變位點檢測

發(fā)布時間:2017-07-14 10:23

  本文關鍵詞:梅毒螺旋體耐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耐藥基因突變位點檢測


  更多相關文章: 梅毒螺旋體 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 16S rRNA基因 tetB基因


【摘要】:研究背景: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和母嬰傳播。1943年青霉素首次用于梅毒的治療以來,始終是梅毒治療的首選藥物。近年來,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多西環(huán)素/四環(huán)素)作為替代治療藥物,廣泛用于梅毒的治療,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具有抑制細菌作用,通過可逆性結合30S核糖體亞單位的16S rRNA抑制蛋白合成發(fā)揮作用。細菌對四環(huán)素類藥物的耐藥機制分兩類:(1)獲得四環(huán)素耐藥基因,四環(huán)素耐藥基因廣泛分布于人源、動物源和環(huán)境性條件病原菌、病原菌及共生菌的不同菌種,tetB基因的宿主范圍最廣,在口腔和消化道的伴放線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20多種革蘭氏陰性菌屬中均有分布,螺旋體屬中齒垢密螺旋體中亦有分布。(2)16S rRNA基因點突變,16S rRNA基因的926-928,939,965-967以及1058位點均為已報道的革蘭氏陰性菌(幽門螺旋桿菌和豬痢疾短螺旋體)對四環(huán)素或強力霉素的耐藥位點。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治療梅毒的療效監(jiān)測,并警惕其耐藥菌株的出現,顯得尤為重要。實驗目的:一、研究TP菌株是否存在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耐藥基因(tetB基因)及突變位點(16S rRNA基因)。二、評價山東地區(qū)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治療早期梅毒的有效性。三、評估山東地區(qū)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能否作為治療梅毒的替代藥物。實驗方法:收集疑似梅毒患者肛門及生殖器部位皮疹或潰瘍處標本,提取梅毒螺旋體DNA,經實時熒光定量PCR證實為梅毒螺旋體,然后PCR擴增后電泳檢測是否存在tetB基因片段,另外進行16S rRNA基因目的基因片段的擴增,測序進行序列分析,檢測是否存在突變位點。實驗結果:本研究171例梅毒螺旋體菌株中,15例檢測出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獲得性耐藥基因tetB基因,16S rRNA基因目的片段均未檢測出突變位點。結論:梅毒螺旋體獲得性四環(huán)素耐藥基因tetB基因既往未見報道。Tet B基因可能是梅毒螺旋體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的耐藥基因,應持續(xù)進行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治療梅毒的療效監(jiān)測,并警惕其耐藥菌株的出現。
【關鍵詞】:梅毒螺旋體 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 16S rRNA基因 tetB基因
【學位授予單位】: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40;R759.1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英文縮略詞表9-10
  • 第一章 前言10-17
  • 1.1 梅毒螺旋體感染與致病10
  • 1.2 梅毒治療現狀10-11
  • 1.3 多西環(huán)素應用的療效監(jiān)測11-13
  • 1.4 TP對四環(huán)素類抗生潛在的耐藥機制13-17
  • 第二章 實驗材料與方法17-38
  • 2.1 研究對象17
  • 2.2 實驗試劑17-20
  • 2.3 實驗儀器20-21
  • 2.4 分析軟件21
  • 2.5 實驗方法21-38
  • 第三章 實驗結果38-41
  • 3.1 樣本資料38
  • 3.2 突變檢測38-41
  • 第四章 討論41-45
  • 第五章 展望45-47
  • 參考文獻47-51
  • 附錄 A51-52
  • 附錄 B52-55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謝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強;耿焱;黃茂梁;吳英松;李明;;梅毒螺旋體0751基因的克隆、表達及鑒定[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1年06期

2 楊秋;揭開梅毒螺旋體的基因真相[J];國外科技動態(tài);1999年05期

3 強軍,張會孝,張經華;對一例涉外梅毒螺旋體感染者的處理[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0年02期

4 黃建香 ,余崇鎬 ,林偉珍;梅毒螺旋體的檢測結果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2年11期

5 周毅;老年梅毒螺旋體感染51例調查與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2004年05期

6 劉鵬,馮國基;梅毒螺旋體的檢測技術與應用現狀[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5年10期

7 王華;雷麗明;李代渝;;梅毒螺旋體血清學檢測方法及應用[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6年09期

8 孔秋虹;;不同檢測方法對梅毒螺旋體感染的評價[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年07期

9 凌聰;;三種梅毒螺旋體檢測方法的臨床評價[J];河北醫(yī)學;2008年03期

10 韓潔;張海萍;朱威;連石;;梅毒螺旋體相關膜蛋白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張俊艷;劉全忠;;梅毒螺旋體的檢測方法及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李秀玉;王培昌;楊瓏;李文軍;;梅毒螺旋體檢測方法及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許友強;李慧源;;梅毒螺旋體特異性IgG抗體親和力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4 莊亦暉;陳瑜;蔣燕群;;Determine Syphilis TP方法在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診斷中的臨床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5 唐書謙;葉慶佾;;剛果紅染色法檢查梅毒螺旋體[A];200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6 王林娜;鄭和義;;梅毒螺旋體基因檢測以及治療前后螺旋體DNA載量變化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4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劉雙全;趙飛駿;張秋桂;吳移謀;;梅毒螺旋體Tp0751黏附蛋白的表達、純化及免疫活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8 梁平;湯伍輝;邵群;李慧英;李彬;魏建萍;;梅毒螺旋體IgM蛋白印跡試驗診斷先天性梅毒評價[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醫(yī)結合皮膚科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9 莫穎;林晶;陳萬;梁云燕;劉曉芳;關善斌;梁綱;莫書榮;;吸毒者與HCV、HIV及梅毒螺旋體感染的相關研究[A];中南地區(qū)第六屆生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江西醫(yī)學院二附院 主任醫(yī)師 俞景明;梅毒螺旋體:我的自白[N];家庭醫(yī)生報;2004年

2 湖南省性病控制中心 丁勝非;怎樣看梅毒化驗單[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李振輝 通訊員 劉東紅;哪些性病癥狀 會表現在眼部[N];廣東科技報;2008年

4 由它;眼睛也會被性病毒傷害[N];保健時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田洪青;山東地區(qū)梅毒螺旋體基因分型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蔣傳好;梅毒螺旋體鞭毛蛋白免疫活性分析及其誘導HaCaT細胞表達基質金屬蛋白酶的分子機制[D];南華大學;2016年

3 張良芬;編碼梅毒螺旋體47-、17-和15kD脂蛋白的基因克隆、表達及表達產物反應原性的初步鑒定[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4 戴婷;上海地區(qū)梅毒患者梅毒螺旋體基因分型及與神經梅毒相關性的初步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2年

5 龍福泉;梅毒螺旋體膜蛋白的表達、純化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愛鳳;萊城區(qū)育齡婦女孕前五種病原體感染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D];泰山醫(yī)學院;2014年

2 史金龍;新疆梅毒螺旋體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耐藥基因突變位點23SrRNA2058G檢測[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肖海璐;梅毒螺旋體耐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耐藥基因突變位點檢測[D];濟南大學;2016年

4 陳潔;梅毒螺旋體的免疫組化法檢測意義[D];浙江大學;2012年

5 李珍;梅毒螺旋體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耐藥基因突變位點檢測[D];濟南大學;2014年

6 肖潔;梅毒螺旋體特異診斷抗原的篩選、制備及臨床應用初探[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7 牛淑會;梅毒螺旋體候選診斷抗原的表達及臨床初步應用[D];南華大學;2012年

8 甘霖;梅毒螺旋體膜蛋白Tp92致炎作用機制的初步研究[D];南華大學;2015年

9 湯鎮(zhèn);重慶地區(qū)梅毒螺旋體基因分型及其臨床相關性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劉小軍;梅毒螺旋體Tp0463蛋白的表達及其在臨床血清學診斷中應用的初步評價[D];南華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5407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5407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916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