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劑聯合糖皮質激素用于天皰瘡治療的價值及效果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11:24
目的免疫抑制劑聯合糖皮質激素用于天皰瘡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并分析其臨床效果。方法將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間該院接收的68例天皰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單盲分組法將其分成兩個組別(參照組和研究組),參照組單純以糖皮質激素對患者施以治療,研究組在參照組方法的基礎上予以患者免疫抑制劑,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14, P<0.05);而研究組患者皮損恢復正常時間(3.46±0.78)月、糖皮質激素維持劑量(21.72±3.29)mg/d的數據,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714、13.395, P<0.05);且研究組患者在軀體功能(92.89±3.46)分,心理功能(91.37±3.14)分,社會功能(92.29±3.46)分,物質生活(92.65±3.71)分方面的數據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221、11.318、12.078、12.004, P<0.05)。結論天皰瘡患者應用免疫抑制劑聯合糖皮質激素的...
【文章來源】:世界復合醫(yī)學. 2020,6(01)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
1.5 統計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
2.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對比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指標的對比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激素聯合環(huán)磷酰胺治療天皰瘡的療效及抗體變化[J]. 布瓦杰爾·亞克亞,梁俊琴,康曉靜.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9(15)
[2]四環(huán)素、潑尼松、煙酰胺3種藥物聯合治療大皰性類天皰瘡71例臨床效果觀察[J]. 榮蓉. 空軍醫(yī)學雜志. 2019(01)
[3]溴吡斯的明與糖皮質激素對尋常型天皰瘡鼠模型棘層松解影響的比較研究[J]. 劉偉軍,周瓊,王小兵,羅保香,張磊,吳憶.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8(08)
[4]夫西地酸聯合糠酸莫米松治療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皰瘡22例臨床觀察[J]. 蔣冠,黃小鳳,龐雁宇,劉子重.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7(11)
[5]免疫抑制劑聯合糖皮質激素用于天皰瘡治療的價值及效果探究[J]. 布瓦杰爾·亞克亞,康曉靜.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21)
[6]外用強效糖皮質激素聯合中、低劑量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大皰性類天皰瘡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 徐牧遲,潘萌,朱海琴,李衛(wèi)平,葉亞芬,徐靜,鄭捷. 上海醫(yī)藥. 2016(09)
碩士論文
[1]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聯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大皰性類天皰瘡的回顧性分析[D]. 呂亞婷.山東大學 2017
[2]中國漢族種群大皰性皮膚病中GLCCI1變異體與糖皮質激素不敏感的相關性研究[D]. 杜甜甜.濟南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46312
【文章來源】:世界復合醫(yī)學. 2020,6(01)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
1.5 統計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
2.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對比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指標的對比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激素聯合環(huán)磷酰胺治療天皰瘡的療效及抗體變化[J]. 布瓦杰爾·亞克亞,梁俊琴,康曉靜.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9(15)
[2]四環(huán)素、潑尼松、煙酰胺3種藥物聯合治療大皰性類天皰瘡71例臨床效果觀察[J]. 榮蓉. 空軍醫(yī)學雜志. 2019(01)
[3]溴吡斯的明與糖皮質激素對尋常型天皰瘡鼠模型棘層松解影響的比較研究[J]. 劉偉軍,周瓊,王小兵,羅保香,張磊,吳憶.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8(08)
[4]夫西地酸聯合糠酸莫米松治療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皰瘡22例臨床觀察[J]. 蔣冠,黃小鳳,龐雁宇,劉子重.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7(11)
[5]免疫抑制劑聯合糖皮質激素用于天皰瘡治療的價值及效果探究[J]. 布瓦杰爾·亞克亞,康曉靜.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21)
[6]外用強效糖皮質激素聯合中、低劑量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大皰性類天皰瘡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 徐牧遲,潘萌,朱海琴,李衛(wèi)平,葉亞芬,徐靜,鄭捷. 上海醫(yī)藥. 2016(09)
碩士論文
[1]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聯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大皰性類天皰瘡的回顧性分析[D]. 呂亞婷.山東大學 2017
[2]中國漢族種群大皰性皮膚病中GLCCI1變異體與糖皮質激素不敏感的相關性研究[D]. 杜甜甜.濟南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46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35463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