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腫瘤病癥80例臨床診斷與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3 21:34
目的分析皮膚腫瘤病癥80例臨床診斷情況。方法選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皮膚腫瘤病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這些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并且進行回顧性分析與研究。結果在本院收治的80例皮膚腫瘤病癥患者當中,鱗狀細胞癌的患者為16例,黑色素細胞痣的患者為21例,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為18例,角化性棘皮瘤的患者為9例,基底細胞癌的患者為16例。結論從臨床領域來看,皮膚腫瘤病理學包含多種類型,在經過病理檢查分析之后,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惡性腫瘤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文章來源】: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20,11(10)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臨床病理分型
1.3 臨床診斷以及診斷標準
1.4 方法
2 結果
2.1 分析80例患者皮膚腫瘤病變情況。
2.2 分析80例患者病理類型情況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光性角化病與脂溢性角化病的皮膚鏡特征分析[J]. 湯麗川,張鍇,劉芃祥,王文娟. 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9(05)
[2]皮膚惡性腫瘤皮損病原體感染分析[J]. 毛世旺,閆越穎,馮廣東,布文博,趙亮,翟建新,方方. 腫瘤防治研究. 2019(07)
[3]187例外鼻皮膚腫瘤臨床特征分析[J]. 楊宇,古慶家,余文興,稅磊,張靜.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9(04)
[4]人工智能技術在皮膚病輔助診斷的應用研究[J]. 傅裕,鮑迎秋,謝沂伯,張晶,郝偉,李偉平. 中國數字醫(yī)學. 2018(10)
[5]皮膚鏡在顏面部皮膚腫瘤篩檢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付學鋒,王美燕,陳筱筱.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8(21)
[6]超聲彈性成像在皮膚疾病評估中的應用進展[J]. 唐一植,邱邐. 西部醫(yī)學. 2018(04)
[7]皮膚腫瘤232例臨床與病理分析[J]. 梅冊芳,黎娟,李高峰,李艷艷,伍尚華.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8(02)
[8]30例皮膚鈣化上皮瘤的臨床病理分析[J]. 王立娟,曹曉靜,鄒凌鳳,郝榮濤,曾敏. 重慶醫(yī)學. 2017(14)
[9]皮膚良性腫瘤手術切除后創(chuàng)面美容修復的效果觀察[J]. 張磊,李闖.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04)
[10]661例皮膚腫瘤發(fā)病情況回顧性分析[J]. 陳方如,嚴文杰,黃熙,蒙堅. 華夏醫(yī)學. 2016(06)
本文編號:3300079
【文章來源】: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20,11(10)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臨床病理分型
1.3 臨床診斷以及診斷標準
1.4 方法
2 結果
2.1 分析80例患者皮膚腫瘤病變情況。
2.2 分析80例患者病理類型情況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光性角化病與脂溢性角化病的皮膚鏡特征分析[J]. 湯麗川,張鍇,劉芃祥,王文娟. 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 2019(05)
[2]皮膚惡性腫瘤皮損病原體感染分析[J]. 毛世旺,閆越穎,馮廣東,布文博,趙亮,翟建新,方方. 腫瘤防治研究. 2019(07)
[3]187例外鼻皮膚腫瘤臨床特征分析[J]. 楊宇,古慶家,余文興,稅磊,張靜.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9(04)
[4]人工智能技術在皮膚病輔助診斷的應用研究[J]. 傅裕,鮑迎秋,謝沂伯,張晶,郝偉,李偉平. 中國數字醫(yī)學. 2018(10)
[5]皮膚鏡在顏面部皮膚腫瘤篩檢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付學鋒,王美燕,陳筱筱.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8(21)
[6]超聲彈性成像在皮膚疾病評估中的應用進展[J]. 唐一植,邱邐. 西部醫(yī)學. 2018(04)
[7]皮膚腫瘤232例臨床與病理分析[J]. 梅冊芳,黎娟,李高峰,李艷艷,伍尚華.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8(02)
[8]30例皮膚鈣化上皮瘤的臨床病理分析[J]. 王立娟,曹曉靜,鄒凌鳳,郝榮濤,曾敏. 重慶醫(yī)學. 2017(14)
[9]皮膚良性腫瘤手術切除后創(chuàng)面美容修復的效果觀察[J]. 張磊,李闖.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04)
[10]661例皮膚腫瘤發(fā)病情況回顧性分析[J]. 陳方如,嚴文杰,黃熙,蒙堅. 華夏醫(yī)學. 2016(06)
本文編號:33000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33000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