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粒棘球蚴急性感染對小鼠惡性黑色素腫瘤生長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12:26
【摘要】: 惡性黑色素瘤(melanoma)是一個發(fā)展迅速,容易廣泛轉移的高度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在所有癌癥中位居第5,且發(fā)病率還在上升趨勢。包蟲病是人獸共患的一種寄生蟲病,在世界各地都有相關報道。根據(jù)調查,包蟲病患者同時患腫瘤的報道罕見。根據(jù)報道,包蟲病檢測試劑盒與腫瘤患者的血清有交叉反應。調查發(fā)現(xiàn)從1985-2003年的兩千多名包蟲病患者中只有一例肝包蟲病人同時患有急性白血病的病例。體外試驗證明腫瘤相關抗原Tn抗原也在細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 )中表達。 本研究目的為首先建立EG原頭蚴繼發(fā)急性感染C57BL/ 6小鼠的模型,然后對部分被感染的小鼠和其蛋白免疫過的小鼠接種惡性黑色素腫瘤細胞(B16)。與對照組對比,分析EG感染和EG蛋白免疫是否對小鼠腫瘤起抑制作用,初步探討急性EG感染對黑色素腫瘤生長的影響的免疫機理以及檢測二者的抗原相關性是本研究目的。 (1)從自然感染囊性包蟲病的綿羊肝臟病樣中無菌分離提取EG蚴原頭蚴以及其全蛋白。腹腔注射法建立繼發(fā)急性C57BL/6小鼠模型。(2)通過ELISA,Western Blot檢測抗體,并結合解剖來確定感染率。(3)在感染早期(4-5周),于小鼠(腫瘤組)皮下接種B16黑色素腫瘤細胞1×106個。(4)接種三天后,每2天擁游標卡尺檢測腫瘤面積。計算腫瘤體積(V),并計算腫瘤抑制率。(5)通過免疫組化,ELISA, Western Blot初步確定二者抗原的相關性,雙抗夾心ABC-ELISA檢測細胞因子,分析羊源性EG原頭蚴繼發(fā)急性感染對C57BL/6小鼠體內惡性黑色素腫瘤生長的影響。 (1)本研究成功建立EG原頭蚴繼發(fā)性急性感染C57BL/6小鼠模型和C57BL/6小鼠包蟲病-腫瘤動物模型。(2)在感染早期,EG感染小鼠以及其蛋白免疫過的小鼠腫瘤生長都被抑制,感染組腫瘤抑制率為71.22%,蛋白組腫瘤抑制率為49.16%,腫瘤抑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1=0.024, P2=0.002, P3=0.001)。(3)ELISA,Western Blot結果證明,鼠源型黑腫瘤細胞(B16)全蛋白與小鼠EG抗血清有交叉反應。免疫組化結果顯示黑色素腫瘤與EG抗血清有交叉反應。(4)雙抗夾心ABC-ELISA法定量測定結果顯示IFN-γ, TNF-β和IL-4在各組小鼠血清含量不同。蛋白組TNF-β腫瘤組IL-4,感染組IFN-γ, TNF-β表達水平鄉(xiāng)對其它組高。 以上結果提示,繼發(fā)急性感染一定量的EG原頭蚴對C57BL/6小鼠惡性黑色素腫瘤有抑制作用。EG全蛋白免疫后對小鼠腫瘤同樣有抑制作用。這可能是因為急性感染EG原頭蚴可能激發(fā)了抑制惡性黑色素腫瘤生長的免疫反應,促進了機體的抗腫瘤作用。EG原頭蚴蛋白免疫激發(fā)的免疫反應同樣可能增強抗黑色素腫瘤作用。
【圖文】:
A: ×40觀察羊原性原頭蚴 B: ×100觀察羊原性單個原頭蚴圖1. 無菌分離的細粒棘球蚴原頭蚴Fig 1. Aseptically prepared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protoscolices圖2. 小鼠肝臟囊性粒棘球蚴病 圖3. 小鼠泡狀棘球蚴病Fig 2. Mice Liver Cystic echinococcus(CE). Fig 3. Mice Alveolar echinococcus (AE)圖4.ELISA檢測C57BL/6鼠小鼠和昆明白鼠EG全蛋白總抗體
A: ×40觀察羊原性原頭蚴 B: ×100觀察羊原性單個原圖1. 無菌分離的細粒棘球蚴原頭蚴Fig 1. Aseptically prepared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protoscolices圖2. 小鼠肝臟囊性粒棘球蚴病 圖3. 小鼠泡狀棘球蚴病Fig 2. Mice Liver Cystic echinococcus(CE). Fig 3. Mice Alveolar echi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739.5
本文編號:2685238
【圖文】:
A: ×40觀察羊原性原頭蚴 B: ×100觀察羊原性單個原頭蚴圖1. 無菌分離的細粒棘球蚴原頭蚴Fig 1. Aseptically prepared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protoscolices圖2. 小鼠肝臟囊性粒棘球蚴病 圖3. 小鼠泡狀棘球蚴病Fig 2. Mice Liver Cystic echinococcus(CE). Fig 3. Mice Alveolar echinococcus (AE)圖4.ELISA檢測C57BL/6鼠小鼠和昆明白鼠EG全蛋白總抗體
A: ×40觀察羊原性原頭蚴 B: ×100觀察羊原性單個原圖1. 無菌分離的細粒棘球蚴原頭蚴Fig 1. Aseptically prepared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protoscolices圖2. 小鼠肝臟囊性粒棘球蚴病 圖3. 小鼠泡狀棘球蚴病Fig 2. Mice Liver Cystic echinococcus(CE). Fig 3. Mice Alveolar echi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73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顧國浩;Th_1/Th_2細胞的免疫功能變化及其意義[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3年06期
2 王劍,聶紹發(fā),朱桂寶,尹平;血清癌胚抗原與免疫抑制酸性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大腸癌診斷價值的探討[J];檢驗醫(yī)學;2005年03期
3 程志祥;劉寶瑞;;Th1/Th2漂移與腫瘤免疫治療[J];江蘇醫(yī)藥;2006年06期
4 由弘,張文寶,張壯志,古努爾,哈斯也提;細粒棘球絳蟲六鉤蚴靜脈感染小鼠模型動物的建立[J];中國獸醫(yī)科技;2001年05期
5 張琰;溫浩;林仁勇;盧曉梅;張雪;馮曉輝;趙晉明;張靜萍;;細粒棘球蚴病患者淋巴細胞及細胞因子變化的初步觀察[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7年03期
6 韓明倫,黃金劍,王敏;T細胞亞群功能失調與臨床疾病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5年05期
7 沈洪彥;孫治君;;Th1/Th2細胞與腫瘤復發(fā)[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6年04期
8 李富榮,石佑恩,史大中,DA Vuitton,PS Craig;泡狀棘球蚴病宿主淋巴細胞的變化及意義[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3年03期
,本文編號:26852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6852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