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感染孕婦結局調查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edical method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with syphilis infection and to ensure the health of newborn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60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 3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30). The pregnant women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take any treatment, and the related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outcome of pregnancy was 3.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 2 ~ (2) 4.7835),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outcome of newborn was 6.7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3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 (2 +) 4.5000), the average gestational week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complications was 10.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 2 / 9.4810). Conclusion routine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infection can reduce the adverse outcome of pregnanc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ngenital syphilis disease and complications.
【作者單位】: 武漢市第一醫(yī)院產科;
【基金】:湖北省科技廳科學技術基金資助項目(2013AB301C32)
【分類號】:R759.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政力;余加林;;新生兒敗血癥診斷新進展[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3年03期
2 張倩;;孕前超重和肥胖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玲;王娜;;敗血癥新生兒血栓調節(jié)蛋白和D-二聚體的變化及意義[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3年10期
2 周啟立;任磊;畢靜;郭健;劉霞;;不同胎齡新生兒社區(qū)獲得性敗血癥晚發(fā)型臨床表現及病原學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4年22期
3 于新穎;范玲;;腸內營養(yǎng)開始時間對極低出生體重兒消化功能及生長速度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年08期
4 王文華;徐丁;韓亞梅;楊子久;;新生兒敗血癥合并早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相關因素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5年04期
5 焦翠平;周志春;趙玉梅;;692例巨大兒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年03期
6 馬玉周;張家棋;;父母親肥胖對子代影響的現狀[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5年03期
7 李媛;;278例兒童萬古霉素臨床用藥合理性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5年10期
8 李莉;王助良;王國成;申英杰;趙輝;張倩;趙天嬌;尉進茜;伊慧珍;;臍血C反應蛋白檢測對新生兒宮內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年16期
9 周啟立;劉宏艷;陳麗;關亞娟;葉志敏;武彥秋;畢靜;劉霞;;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所致新生兒社區(qū)獲得性敗血癥晚發(fā)型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4年07期
10 李賽媚;劉家瓊;魏華平;;孕期體重管理對圍生期結局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年1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志玲;NICU新生兒感染病原菌特性、早期診斷及超說明書用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范含笑;3000例足月新生兒感染性疾病臨床資料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魏克倫;楊于嘉;姚裕家;杜立中;王慶紅;;中國住院新生兒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年01期
2 張媛;;孕前體重過重及孕期體重增長過多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建國,楊鳳英;太倉口岸出入境人員梅毒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2年06期
2 于云巖,閆少麗,遲立平;獻血者梅毒感染7年監(jiān)測結果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3年03期
3 古麗努爾·買買提,賈翠英,王凌冰,竺劍波,朱建民;2002~2003年烏魯木齊口岸出入境人員梅毒感染調查[J];地方病通報;2004年03期
4 劉宇寧,蔡菊英,劉曉音,胡衛(wèi)英;奉賢區(qū)獻血者梅毒感染的血清學調查[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年10期
5 蔡川川,楊日東,吳志華;梅毒實驗室診斷方法現狀[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5年02期
6 王偉宏;崔洪文;榮浩燕;;大慶市特種人群梅毒、艾滋病血清學監(jiān)測分析[J];中國自然醫(yī)學雜志;2005年04期
7 王麗凡;周慶華;張愛英;粱宏;李新峰;;東寧口岸出入境人員梅毒監(jiān)測結果分析[J];檢驗檢疫科學;2006年05期
8 曹雪春;盧培恩;;2001~2005年寧波口岸出入境人員梅毒監(jiān)測結果分析[J];旅行醫(yī)學科學;2006年04期
9 鄭靈巧;;嚴峻的現實:梅毒悄然成大害[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7年12期
10 談波;郭剛;賈翠英;王凌冰;包拉提別克·斯蘭木;;新疆2002-2007年朝覲人員梅毒感染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宇寧;蔡菊英;胡衛(wèi)英;劉曉音;;奉賢區(qū)獻血者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A];中國輸血協會第三屆輸血大會論文專輯[C];2004年
2 許少涵;陳碧英;任麗珠;莊文豪;王貞生;;福州市市場從業(yè)人群梅毒感染探討[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于云巖;李平;遲立平;;沈陽地區(qū)獻血者梅毒感染8年情況調查分析[A];中國輸血協會第三屆輸血大會論文專輯[C];2004年
4 張艷芳;;合并梅毒感染的80例精神障礙患者狀況初步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李珉珉;任婷玉;朱勤愛;朱穗蘭;;198例梅毒流行病學調查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6 魏讓;梁志民;;腫瘤醫(yī)院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的調查與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7 姜杰;閆力;;淺談梅毒癥結的中醫(yī)藥施治與調護[A];第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8 賈韶彤;;2001-2005年住院患者潛伏性梅毒調查與分析[A];第九屆西北五。▍^(qū))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9 李獻華;白頡;;舟山口岸2000—2004年出入境遠洋勞務人員艾滋病、梅毒監(jiān)測回顧性調查[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學術年會暨2007年當代浙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談笑;;連云港地區(qū)220例梅毒感染的調查分析[A];2012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袁立新;一年少生三百余名“梅毒嬰兒”[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袁立新 劉勇;深圳孕產婦梅毒防治經驗引起國際關注[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3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皮膚科 陳梅;如何正確理解梅毒檢查化驗單[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4 通訊員 王家鈴 周素琴 特約記者 陸桂芳;梅毒感染可導致腎性尿崩癥[N];健康報;2014年
5 記者 李欣;我省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啟動[N];青海日報;2011年
6 記者 曾繁華;國家給我市13個類別補助[N];柳州日報;2011年
7 記者 楊傳艷 通訊員 張靜 王文婷;我市一批疾病預防項目啟動[N];淮安日報;2011年
8 記者 崔威 通訊員 董莉;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N];連云港日報;2011年
9 河南省傳染病醫(y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yī)師 趙會亮;慎重解釋梅毒檢驗報告單[N];健康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劉亞媚;婦兒患三種病可享受財政補助[N];寶雞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婧;同伴推動抽樣法和基于場所的抽樣方法在女性性工作者中的比較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董秀平;男男性行為人群梅毒感染影響因素分析及治療措施研究[D];青島大學;2012年
2 黃澍杰;采用巢式PCR與低親和力試驗檢測梅毒早期感染的研究[D];南華大學;2007年
3 王玉;廣西50歲及以上嫖客HIV和梅毒感染現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張英霞;2007-2008年柳州市高危人群HIV/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董振鑫;年輕MSM人群HIV和梅毒新發(fā)感染狀況及其影響因素[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張昕;湖南省出入境口岸法定檢查對象四種傳染病流行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1467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14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