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尋常型銀屑病的中藥復方治療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18-06-05 23:05

  本文選題:尋常型銀屑病 + 中藥 ; 參考:《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4年08期


【摘要】:目的:觀察尋常型銀屑病采用中藥復方制劑銀屑1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43例采用中藥復方銀屑1號治療,對照組43例采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療,療程均為1個月,對2組患者治療前后療效評價(PASI評分)和顯效率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研究組痊愈率27.91%,總顯效率76.74%,對照組痊愈率18.60%,總顯效率51.16%。研究組PASI評分(6.86±2.44)分,對照組PASI評分(11.09±2.61)分,2組患者總顯效率和PASI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未見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有1例出現輕微頭暈,1例出現嘔吐癥狀,經對癥治療均好轉未影響繼續(xù)治療。結論:采用中藥復方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肯定,毒副作用較小,可進行臨床推廣。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inshou No.1, a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soriasis vulgaris.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43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es for one month. 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27.91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6.744.The cur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8.60 and the total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51.16. The PASI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6.86 鹵2.44, and the PASI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1.09 鹵2.6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PASI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and one pati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slight dizziness and one case had vomiting symptoms.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 did not affect the continued treatment.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vulgaris.
【作者單位】: 遼寧醫(yī)學院中醫(yī)科;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皮膚科;
【分類號】:R758.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世珍;蒲夢林;;肉桂苯哌嗪治療銀屑病19例和蕁麻疹23例療效觀察[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81年02期

2 孫建方;;銀屑病的免疫學研究[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1987年06期

3 陳希林,喻康野,張曉輝;腎寶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例[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5年10期

4 李淑玲;王偉;吳玉紅;;維胺酯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0例[J];皮膚病與性病;2005年04期

5 李仰琪;劉利平;梁燕梅;袁春燕;;窄譜UVB治療銀屑病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年06期

6 Hüfmeier U.;Lascorz J.;Traupe H. ;A. Reis;任建文;;PSORS5系統(tǒng)連鎖不平衡分析證實了SLC12A8在尋常型銀屑病易感性方面的作用[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皮膚病學分冊);2006年08期

7 韓凌;黃瓊;方栩;;尋常型銀屑病繼發(fā)皮膚鱗狀細胞癌1例[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年06期

8 李長恒;尋常型銀屑病中所見組織改變的性質和頻率[J];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1979年01期

9 金容鶴;;抗銀屑病丸療效觀察[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1981年Z1期

10 馮光大;;銀屑病并發(fā)大瘡性類天皰瘡一例報告[J];醫(yī)學科技;198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明華;李恒進;;尋常型銀屑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關系的初探[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林新瑜;何飛;董丹丹;李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在尋常型銀屑病中的表達及其意義[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杜華;許旭峰;;尋常型銀屑病與骨代謝相關指標的檢測及意義[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張鳳川;張英杰;王平;宋曉燕;;尋常型銀屑病治愈后臨床隨訪分析[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5 宋聯進;胡雪慧;高天文;馬翠玲;;三聯療法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陳昭海;鄒運花;;0.05%地荼德乳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98例臨床療效報告[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龐曉文;張萍;劉雯;朱賽楠;;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表皮中固醇調節(jié)元件結合蛋白-1表達模式的研究[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袁輝春;金瑤;;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9 謝志強;袁姍;王云;陳學榮;;卡泊三醇與氯氟舒松聯合外用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優(yōu)于卡泊三醇或氯氟舒松單用療法[A];200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10 鄭焱;羅素菊;曾維惠;彭振輝;譚升順;郗彥萍;;TIG2在尋常型銀屑病中的表達變化及意義[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石諳丁;尋常型銀屑病,外治為主力[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2 ;牛皮癬知識與問答[N];兵團日報(漢);2000年

3 衣曉峰 陳英云;銀屑病與居住環(huán)境有關[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4 ;遠離牛皮癬的困擾[N];中國煤炭報;2000年

5 歐柏生;怎樣減少銀屑病復發(fā)[N];健康報;2004年

6 ;牛皮癬的臨床表現上主要有哪幾種類型?[N];中國人口報;2000年

7 安徽醫(yī)科大學教授 張學軍;“牛皮癬”病因查明:一遺傳 二環(huán)境[N];健康報;2001年

8 副主任醫(yī)師:董衛(wèi)國;銀屑病患者能否懷孕[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趙晴晴;這些驗方能治牛皮癬嗎?[N];健康時報;2004年

10 伍新華;甲硝唑皮科新用[N];健康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弛;超重、肥胖與尋常型銀屑病臨床表現的相關性研究及遺傳易感位點對尋常型銀屑病伴發(fā)超重和肥胖表型的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蘇玉文;尋常型銀屑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和皮損組織表觀遺傳修飾異常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唐雯;尋常型銀屑病角質形成細胞及HaCaT細胞株糖酵解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4 張鵬;尋常型銀屑病皮損組織全基因組DNA甲基化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龍劍文;窄譜紫外線照射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蔡大幸;eIF4E、MMP-9與尋常型銀屑病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王軍文;尋常型銀屑病難治性及其相關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8 王巖;北方漢族尋常型銀屑病與HLA-A、B、Cw、DR、DQ等位基因及血清瘦素相關性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9 孫良丹;中國漢族人銀屑病易感位點的精細定位[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張麗;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睡眠結構分析以及Th17和Treg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韻;298例尋常型銀屑病住院患者回顧性臨床資料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魏瑾;531例遼寧地區(qū)漢族尋常型銀屑病臨床流行病學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姚明珠;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在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中的表達及其意義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趙娜;某皮膚病醫(yī)院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5 白爽;51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淋巴細胞免疫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6 曲善忠;中藥復方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療效觀察及其尿液代謝組學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7 葉文正;漢族人兒童尋常型銀屑病和成人尋常型銀屑病臨床特征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徐杰;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調查[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9 yっ懶,

本文編號:198379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198379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a77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