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區(qū)600例濕疹患者變應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分析
本文關鍵詞: 濕疹 變應原特異性Ig E抗體 青島地區(qū) 出處:《臨床皮膚科雜志》2016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濕疹的病因復雜,往往難以確定,環(huán)境因素和食物因素是過敏性疾病的重要發(fā)病因素,且外部因素往往是濕疹反復發(fā)作的重要誘因。通過變應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食物性過敏原和吸入性過敏原是目前臨床上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為了進一步了解青島地區(qū)濕疹發(fā)病相關誘因,對青島各區(qū)600例濕疹患者進行了食物性和吸入性變應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
[Abstract]:The etiology of eczema is complex, often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food facto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lergic diseases, and external factors is often an important cause of recurrent eczema. The allergen specific IgE antibody detection of food allergens and inhalant allergens is often used in clinic.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the relevant cause of eczema in Qingdao area of Qingdao District, 600 cases of eczema patients with food and inhalant allergen specific IgE antibody detection.
【作者單位】: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yī)院皮膚科;
【分類號】:R758.23
【正文快照】: 濕疹的病因復雜,往往難以確定,環(huán)境因素和食物因素是過敏性疾病的重要發(fā)病因素,且外部因素往往是濕疹反復發(fā)作的重要誘因。通過變應原特異性Ig E抗體檢測食物性過敏原和吸入性過敏原是目前臨床上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為了進一步了解青島地區(qū)濕疹發(fā)病相關誘因,對青島各區(qū)600例濕疹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尤艷明,李林峰;未分類濕疹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12水平研究[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5年11期
2 張玉琬;李強;鐘珊珊;;慢性濕疹患者醫(yī)學應對方式對其病情程度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09年37期
3 陳德秀;黃孟啟;李鄰峰;;濕疹患者皮損鏈球菌檢測及臨床意義[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年05期
4 李玲玲;張霞;瞿幸;段行武;;濕疹患者常見食入、吸入變應原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年04期
5 祁增年;;濕疹患者要忌口[J];養(yǎng)生月刊;2014年07期
6 王忠,曹光玲,凌宏忠,楊建;104例濕疹患者皮損處的細菌菌群分類及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1年04期
7 田美華,劉彥群;濕疹患者皮損微生物感染情況及局部抗菌治療[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顏丹;潘英;汪楓;李燎;黃文才;卿晟;趙家蘭;;濕疹患者的心理狀況及其對睡眠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年14期
9 佘鴻燕;王見賓;魏紅;蘇安英;王向英;;262例濕疹患者病理與臨床診斷結果分析[J];山東醫(yī)藥;2007年20期
10 溫云鵬;;107例住院濕疹患者臨床回顧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悅強;楊澍;葉強;付祥霞;趙高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500例濕疹患者療效觀察[A];2009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王悅強;楊澍;葉強;付祥霞;趙高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500例濕疹患者療效觀察[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第六次學術年會、趙炳南學術思想研討會、全國皮膚科中醫(yī)外治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09年
3 ;濕疹患者胃腸動力學測定及意義[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學術會議、全國中醫(yī)藥防治皮膚病成果與技術交流大會、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科治療新技術臨床推廣應用高級研修班文獻匯編[C];2004年
4 朱武;李湘輝;;濕疹患者生活質量量表的編制和考評[A];中華醫(yī)學會第14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萬遠芳;閻國富;;濕疹患者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學調查[A];2009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李春婷;李鄰峰;;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對泛發(fā)濕疹患者預后的影響[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7 陳浩;郭在培;;濕疹血清及皮損處IL-10,,IL-12p40及IL-18水平檢測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14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陳宏;梁軍亮;;IL-17和IL-23在濕疹患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摘要)[A];第五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陳宏;程曉蕾;門劍龍;;濕疹患者IL-17和IL-23的致病作用與臨床相關性研究[A];2013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10 陳宏;程曉蕾;門劍龍;;濕疹患者IL-17和IL-23的致病作用與臨床相關性研究[A];第六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主任醫(yī)師 吳英為;濕疹患者用熱敷燙洗的方法不能減輕痛苦[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2 劉勇泰;濕疹患者度夏禁忌多[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5年
3 新文;濕疹患者缺乏天然抗生素[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4 黃顯斌;濕疹患者慎用抗菌素[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8年
5 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張學軍 整理 祁芳;皮膚病認識誤區(qū)多[N];健康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柳;RasGRP1在濕疹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呂宏梅;北京市空氣污染對濕疹患者門診量影響的時間序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王敏;409例濕疹患者的回顧性分析[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3 梁建華;濕疹患者生活質量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李湘輝;濕疹患者生活質量量表的編制與考評[D];中南大學;2008年
5 梁軍亮;IL-17和IL-23在濕疹患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董紅;TSLP和IL-25在濕疹患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解奎霞;IL-18和IL-33在濕疹患者外周血單一核細胞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83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148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