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F4對人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株生物學行為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2-06 05:06
本文關鍵詞:TCF4對人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株生物學行為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皮膚鱗狀細胞癌 Wnt/β-catenin TCF-4
【摘要】: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皮膚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是一種皮膚惡性腫瘤,起源于表皮和皮膚附屬器角質形成細胞,目前病因仍不清楚。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即經典的Wnt信號通路,在生物的結構形成、細胞分化、形態(tài)發(fā)生和腫瘤進展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發(fā)生腫瘤的機體中,β-聯蛋白(β-catenin)的代謝平衡紊亂,從而導致β-catenin在胞漿水平上升,進而進入細胞核,與核內T細胞轉錄因子/淋巴樣增強因子(T cell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TCF/LEF)結合,激活TCF/LEF下游基因轉錄,,導致調控腫瘤生長、分化、侵潤的β-catenin/TCF信號通路的靶基因的調節(jié)改變,致使腫瘤發(fā)生的可能性增加。TCF/LEF屬于高遷移率組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HMG),具有高度保守的結構,是核內轉錄因子,其成員包括TCF-1、LEF1、TCF-3和TCF-4。其中,TCF-4是近年研究證實的與腫瘤關系最為密切的轉錄因子。 近年研究報道,TCF4在肺癌、腎癌、結腸癌、胃癌、肝癌等腫瘤發(fā)生過程中表達明顯增強,而在這些腫瘤腫瘤發(fā)生過程中共同的早期事件是異常升高的TCF4刺激下游靶基因表達。研究報道,作用于β-catenin/TCF的抑制劑,可以有效的控制腫瘤的形成、侵襲及轉移,目前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和深遠的意義。本研究以皮膚鱗狀細胞癌細胞株A431為研究對象,研究TCF4對A431細胞株生物學行為的影響,探索β-catenin/TCF通路在皮膚鱗狀細胞癌中的作用,闡明皮膚鱗狀細胞癌的發(fā)病機制,為尋找其新的治療靶點,改善患者的預后提供理論依據。 二、實驗方法和結果 1、設置實驗分組:未轉染組、轉染control siRNA組和轉染TCF4siRNA組。 2、采用siRNA表達載體技術,轉染control siRNA及si-TCF4RNA至A431細胞株,提取總RNA,供后續(xù)實驗用。 3、采用RT-PCR方法檢測轉染si-TCF4RNA后,A431細胞株TCF4mRNA表達的變化。 4、提取A431細胞株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檢測轉染si-TCF4RNA后A431細胞株TCF4蛋白的表達變化。 5、Transwell方法檢測轉染si-TCF4RNA后,A431細胞株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變化。 6、CCK-8方法檢測轉染si-TCF4RNA后,A431細胞株的增殖力變化。 7、流式細胞術檢測轉染si-TCF4RNA后,A431細胞株的細胞周期變化。 8、結果證實,與未轉染組和轉染control siRNA組相比,轉染TCF4siRNA有效地下調了A43l細胞株的TCF4mRNA及蛋白的表達水平。TCF4受到抑制后,431細胞的遷移能力及侵襲能力明顯下降(p<0.05),細胞的生長增殖也受到抑制(p<0.05)。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周期發(fā)現,在皮膚鱗狀細胞癌細胞株中,TCF4siRNA可阻滯細胞于G2/M期。 三、結論 1、si-TCF4可抑制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TCF4mRNA和蛋白的表達。 2、TCF4可促進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株的增殖、遷移和侵襲。 3、抑制TCF4后,可抑制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株的生長。 通過以上實驗,為進一步了解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在皮膚鱗狀細胞癌中的調控機制奠定了基礎,實驗結果提示TCF4可作為皮膚鱗狀細胞癌潛在的基因治療靶點。
【學位授予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9.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鮮英;劉毅;肖斌;張緒生;陳黎明;;皮膚鱗狀細胞癌的外科治療[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年12期
本文編號:12574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12574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