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高原慢性缺氧條件下局部富氧環(huán)境對大鼠心肺結構與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1-12 07:27
醫(yī)學上高原是指海拔3000 m以上、產(chǎn)生明顯生物學效應的地區(qū)。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區(qū)別是海拔較高,隨著海拔上升,大氣壓逐漸下降,由此導致的PO2、氧含量降低是高原地區(qū)醫(yī)學問題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高原慢性缺氧環(huán)境會引起:1、肺血管收縮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導致HPAH;2、血液RBC數(shù)量顯著增加,嚴重時會導致高原紅細胞增多癥;3、右心后負荷顯著增加,引起右心缺氧性心肌重塑,導致心肌肥大和心肌纖維化;4、分子生物學方面,Hyp、HIF-1α、RAAS中的ACE、ACE2和AngⅡ以及ET-1的基因與蛋白表達變化與高原慢性缺氧刺激密切相關。高原慢性缺氧環(huán)境下,以上分子表達的異常變化和心肺結構與功能的病理性變化是HAHD的基礎,嚴重威脅著高原地區(qū)廣大人民群眾和部隊官兵的健康。目前HAHD防治主要依賴藥物干預,而作為物理手段的富氧技術對高原缺氧所致的心肺結構與功能病變的預防研究開展不夠廣泛。因此本課題通過動物實驗探索利用自主設計研制的膜法氧氣機構建的局部富氧環(huán)境對高原慢性缺氧所致的大鼠心肺結構與功能病變的預防作用、效果及分子生物學影響,以期為HAHD預防研究、維護高原地區(qū)廣大人...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yī)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第一部分實驗設計流程圖
第二部分實驗設計流程圖
實驗技術操作流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模擬高原低氧環(huán)境下大鼠性激素水平及紅細胞、血紅蛋白的變化研究[J]. 郭文靜,羅曉紅,吳小芬,王春雨,李靜,牛廷獻,馮小明,郭曉宇. 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6(05)
[2]高原官兵肺功能情況的調查研究[J]. 史潤澤,宋立強,徐莉,宋薇,張艱,郝一平,葉海利,劉歡. 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6(02)
[3]紅景天苷對高原紅細胞增多癥大鼠耳廓微循環(huán)的影響[J]. 賈守寧,李軍茹,馬春花,李生洪.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6(02)
[4]微型變壓吸附制氧機發(fā)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J]. 楊雄. 氣體分離. 2015 (03)
[5]不同低氧水平暴露對大鼠空間學習記憶、探究能力的影響[J]. 仲曉寒,高夢雅,婁淑杰. 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 2015(03)
[6]復制慢性高原病動物模型實驗教學中注意事項分析[J]. 李曉栩,黃瑊,楊誠忠,譚小玲,蔡明春,崔中來,官立彬.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5(09)
[7]心肌慢性缺氧適應的研究進展[J]. 肖穎彬,蹇朝. 西部醫(yī)學. 2015(03)
[8]高原環(huán)境對記憶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 周保柱,張泉龍,李茂星,賈正平. 解放軍藥學學報. 2015(01)
[9]A rat model of 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rapidly established by hypobaric hypoxia exposure[J]. Pei-bing LI,Hong-jing NIE,Wei LIU,Bing-nan DENG,Hui-li ZHU,Rui-feng DUAN,Zhao-li CHEN,Hai WANG.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4(06)
[10]高原心臟病患者超聲心動圖分析[J]. 尼瑪,強巴德吉,巴桑,普珍,沈愛東.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4(21)
博士論文
[1]缺氧時大鼠心臟成纖維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 嚴俊.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急進高原環(huán)境對大鼠心肌損傷作用及藥物保護機制研究[D]. 王延玲.蘭州大學 2014
[2]急進高原肺功能、右心功能變化及與急性高原病關系的研究[D]. 宋攀.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4
[3]HIF-1α、ET-1、iNOS在新生大鼠HPH的表達變化及其與肺血管重塑的相關性研究[D]. 王建榮.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3
[4]ERK1/2、p38MAPK在慢性低氧肺動脈高壓大鼠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D]. 程振玲.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3
[5]缺氧對肉雞肺血管重塑、ET-1及其受體表達水平的影響[D]. 趙麗茹.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6]人工富氧環(huán)境對急進高原缺氧防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 鄧昌磊.第四軍醫(yī)大學 2010
[7]增壓艙對高原缺氧防治作用的高原現(xiàn)場研究[D]. 丁夢江.河北醫(yī)科大學 2009
[8]缺氧和血管緊張素Ⅱ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與銀杏葉提取物的保護作用研究[D]. 劉玉.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8
[9]高原缺氧對大鼠心臟ACE、ACE2表達影響及其意義的初步研究[D]. 王宇亮.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8
[10]高原低氧習服—適應過程中肺功能改變的初步研究[D]. 翟羽.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84369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yī)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第一部分實驗設計流程圖
第二部分實驗設計流程圖
實驗技術操作流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模擬高原低氧環(huán)境下大鼠性激素水平及紅細胞、血紅蛋白的變化研究[J]. 郭文靜,羅曉紅,吳小芬,王春雨,李靜,牛廷獻,馮小明,郭曉宇. 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6(05)
[2]高原官兵肺功能情況的調查研究[J]. 史潤澤,宋立強,徐莉,宋薇,張艱,郝一平,葉海利,劉歡. 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6(02)
[3]紅景天苷對高原紅細胞增多癥大鼠耳廓微循環(huán)的影響[J]. 賈守寧,李軍茹,馬春花,李生洪.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6(02)
[4]微型變壓吸附制氧機發(fā)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J]. 楊雄. 氣體分離. 2015 (03)
[5]不同低氧水平暴露對大鼠空間學習記憶、探究能力的影響[J]. 仲曉寒,高夢雅,婁淑杰. 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 2015(03)
[6]復制慢性高原病動物模型實驗教學中注意事項分析[J]. 李曉栩,黃瑊,楊誠忠,譚小玲,蔡明春,崔中來,官立彬.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5(09)
[7]心肌慢性缺氧適應的研究進展[J]. 肖穎彬,蹇朝. 西部醫(yī)學. 2015(03)
[8]高原環(huán)境對記憶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 周保柱,張泉龍,李茂星,賈正平. 解放軍藥學學報. 2015(01)
[9]A rat model of 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rapidly established by hypobaric hypoxia exposure[J]. Pei-bing LI,Hong-jing NIE,Wei LIU,Bing-nan DENG,Hui-li ZHU,Rui-feng DUAN,Zhao-li CHEN,Hai WANG.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4(06)
[10]高原心臟病患者超聲心動圖分析[J]. 尼瑪,強巴德吉,巴桑,普珍,沈愛東.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4(21)
博士論文
[1]缺氧時大鼠心臟成纖維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相互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 嚴俊.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急進高原環(huán)境對大鼠心肌損傷作用及藥物保護機制研究[D]. 王延玲.蘭州大學 2014
[2]急進高原肺功能、右心功能變化及與急性高原病關系的研究[D]. 宋攀.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4
[3]HIF-1α、ET-1、iNOS在新生大鼠HPH的表達變化及其與肺血管重塑的相關性研究[D]. 王建榮.新疆醫(yī)科大學 2013
[4]ERK1/2、p38MAPK在慢性低氧肺動脈高壓大鼠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D]. 程振玲.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3
[5]缺氧對肉雞肺血管重塑、ET-1及其受體表達水平的影響[D]. 趙麗茹.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2
[6]人工富氧環(huán)境對急進高原缺氧防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 鄧昌磊.第四軍醫(yī)大學 2010
[7]增壓艙對高原缺氧防治作用的高原現(xiàn)場研究[D]. 丁夢江.河北醫(yī)科大學 2009
[8]缺氧和血管緊張素Ⅱ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與銀杏葉提取物的保護作用研究[D]. 劉玉.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8
[9]高原缺氧對大鼠心臟ACE、ACE2表達影響及其意義的初步研究[D]. 王宇亮.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8
[10]高原低氧習服—適應過程中肺功能改變的初步研究[D]. 翟羽.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5843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35843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