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漢族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骨質疏松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1 13:07
本文關鍵詞:昆明漢族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骨質疏松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第一部分昆明漢族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相關性研究目的: 探討昆明地區(qū)漢族人群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相關性方法: 采用病例對照方法,運用PCR-FRLP技術對昆明地區(qū)漢族90例2型糖尿病患者、36例健康成人維生素D受體(Apal位點)進行基因型檢測,并計算分布頻率。同時測量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shù),腰圍、臀圍,計算腰臀比,自動生化分析儀測HDL-C、LDL-C、FPG、PBG、TC、TG、BUN、Scr、UA、HbAlc、 25OHD3、血清果糖胺、空腹血胰島素及C肽水平等。比較兩組間各指標的差異。結果:(1)2型糖尿病組與正常組間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的三種Apal基因型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x2=53.432,P0.001),2型糖尿病組中C/A基因型分布頻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62.2% vs 38.9%),但兩組間的C和A型等位基因無統(tǒng)計學差異(X2=2.610,P=0.106)。(2) Apal C/A基因型(OR=1.36)、年齡(0R=1.09)為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而25OHD3 (OR=0.84)可能是T2DM的發(fā)生的保護因素。結論:(1)昆明地區(qū)漢族2型糖尿病人群中VDR Apal位點C/A基因型與T2DM的發(fā)生存在相關性;(2) 25OHD3 (OR=0.84)是T2DM的發(fā)生的保護因素。第一部分昆明漢族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相關性研究目的: 探討昆明地區(qū)漢族人群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相關性方法: 采用病例對照方法,運用PCR-FRLP技術對昆明地區(qū)漢族90例2型糖尿病患者、36例健康成人維生素D受體(Apal位點)進行基因型檢測,并計算分布頻率。同時測量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shù),腰圍、臀圍,計算腰臀比,自動生化分析儀測HDL-C、LDL-C、FPG、PBG、TC、TG、BUN、Scr、UA、HbAlc、 25OHD3、血清果糖胺、空腹血胰島素及C肽水平等。比較兩組間各指標的差異。結果:(1)2型糖尿病組與正常組間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的三種Apal基因型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x2=53.432,P0.001),2型糖尿病組中C/A基因型分布頻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62.2% vs 38.9%),但兩組間的C和A型等位基因無統(tǒng)計學差異(X2=2.610,P=0.106)。(2) Apal C/A基因型(OR=1.36)、年齡(0R=1.09)為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而25OHD3 (OR=0.84)可能是T2DM的發(fā)生的保護因素。結論:(1)昆明地區(qū)漢族2型糖尿病人群中VDR Apal位點C/A基因型與T2DM的發(fā)生存在相關性;(2) 25OHD3 (OR=0.84)是T2DM的發(fā)生的保護因素。第二部分 昆明地區(qū)漢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性研究目的:探討昆明地區(qū)漢族2型糖尿病人群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 OP)的關系。方法: 采用病例對照方法,運用PCR-FRLP技術測定昆明地區(qū)漢族2型糖尿病骨量正;颊90例,36例健康成人維生素D受體(ApaI位點)基因型進行檢測,并計算分布頻率。骨密度(BMD)檢測,按骨密度檢測結果將糖尿病患者分為糖尿病骨量正常組50例及糖尿病骨質疏松組40例。同時測量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shù)(BMI),腰圍、臀圍,計算腰臀比(WHR),自動生化分析儀測血Ca、P、HbAlc等。比較組間的差異。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檢測骨鈣素(BGP)、骨源性堿性磷酸酶(BALP).降鈣素(CT)、25-羥維生素D3(25OHD3)、甲狀旁腺激素(PTH)、I型膠原羧基末段前肽(PI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logistic回歸分析討論糖尿病骨質疏松的影響因素。結果:(1)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組A/A基因型分布頻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糖尿病骨質疏松組組66.7%,正常對照組33.3%,DM組0.0%,P=0.005);正常組、糖尿病骨量正常組、糖尿病并骨質疏松組等位基因頻率無顯著差異,最高的均是C等位基因(P=0.066);(2)A/A組中Scr、CT均顯著高于其他組別(P0.05);(3)糖尿病骨質疏松組BMI、HDL-C、25OHVD顯著低于其他組別(P0.05),糖尿病骨質疏松組年齡、病程、HbAlc顯著高于糖尿病骨量正常組,(P0.05),糖尿病骨質疏松組空腹血清C肽(FCP)顯著低于糖尿病骨量正常組(P=0.021);正常對照組骨鈣素(BGP)顯著高于其他組別(P=0.001),正常對照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濃度明顯低于糖尿病骨量正常及骨質疏松組(P=0.014)。(4) logistic回歸分析中:年齡、BMI、ApaI A/A、BGP、25OHD3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其中年齡(OR=1.099)、HbA1c(OR=1.184)、ApaI A/A (OR=1.738)為骨質疏松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而BMI (OR=0.804)、BGP (OR=0.218)、25OHD3 (OR=0.252)是骨質疏松發(fā)生的保護因素。結論:(1)昆明地區(qū)漢族2型糖尿病人群中VDR-ApaI A/A基因型與骨質疏松存在相關性,對骨質疏松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預測價值;(2)昆明地區(qū)漢族2型糖尿病患者BMI、BGP、25OHD3是骨質疏松發(fā)生的保護因素,年齡、HbA1c是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關鍵詞】:糖尿病 2型 維生素D受體基因 多態(tài)性 聚合酶鏈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 糖尿病 2型 維生素D受體基因 骨質疏松癥 多態(tài)性 聚合酶鏈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87.1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語對照表5-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3
- 前言13-15
- 第一部分 云南昆明地區(qū)漢族人群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相關性研究15-26
- 1. 對象和方法15-20
- 2. 結果20-23
- 3. 討論23-26
- 第二部分 昆明地區(qū)漢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性研究26-37
- 1. 對象和方法26-30
- 2. 結果30-34
- 3. 討論34-37
- 結論37-38
- 參考文獻38-43
- 綜述43-52
- 參考文獻49-52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52-53
- 致謝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文;智喜梅;李東風;林凱;許翎;楊艷紅;;廣州地區(qū)絕經后婦女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骨密度關系的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7年03期
2 李生強;葛繼榮;謝冰穎;薛蓮;謝麗華;陳可;賴玉鏈;;福州地區(qū)漢族老年男性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骨密度的關系[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9年08期
3 徐一甄,沈稚舟,方京沖,楊秀芳,朱禧星;糖尿病大鼠一氧化氮與骨代謝變化的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2年03期
本文關鍵詞:昆明漢族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骨質疏松相關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73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3573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