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蛋清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及對蛋清品質和致敏性的影響
【圖文】:
圖 2.1 分離純化的卵白蛋白(A)、卵轉鐵蛋白(B)、溶菌酶(C)的 SDS-PFig. 2.1 The SDS-PAGE pattern of purified OVA(A), OVT(B) and L2.4.2 四種蛋清蛋白的還原型和非還原型 SDS-PAGE2.4.2.1 單一蛋白在不同溫度處理后的 SDS-PAGE對于 OVA 單體而言,非還原狀態(tài)下有較多的 OVA 的二聚體,二聚體基本消失,說明 OVA 可以通過二硫鍵結合形成二聚體,,而條帶類似,說明不同溫度處理下的 OVA 變化不大。對 OVM 和 Lys 單體而言,在各溫度下還原和非還原條帶類似度處理下的 OVM 和 Lys 變化不大。對于 OVT 單體而言,25 和 60℃加熱后的蛋白樣品條帶基本一和 70℃加熱后,非還原型條帶出現(xiàn)了少量高分子量聚合物,說明 O70℃加熱后可以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圖 2.2 單一蛋白在 25、60、65、70℃處理后的還原型和非還原型電泳圖(A:還原型 OVA;B:還原型 OVT;C: 還原型 OVM;D: 還原型 Lys;a:非還原型 OVA;b:非還原型 OVT;c:非還原型 OVM;d: 非還原型 Lys)(泳道 M:Marker;1: 25℃;2:60℃;3:65℃;4:70℃)Fig. 2.2 Reduced and non-reduced SDS-PAGE pattern of egg white protein treated by heating at25℃, 60℃, 65℃ and 70℃, respectively.A: reduced SDS-PAGE patterns of OVA, B: reduced SDS-PAGE patterns of OVT, C: reducedSDS-PAGE patterns of OVM, D: reduced SDS-PAGE patterns of Lysa: non-reduced SDS-PAGE patterns of OVA, b: non-reduced SDS-PAGE patterns of OVT, c:non-reduced SDS-PAGE patterns of OVM, d: non-reduced SDS-PAGE patterns of Lys(M:Marker;1: 25℃;2:60℃;3:65℃;4:70℃)2.4.2.2 四種蛋白質兩兩相互作用后的 SDS-PAGE由圖 2.3 可知,對于 OVA-OVT 的混合物而言,25 和 60℃加熱后的蛋白樣品條帶基本一致,且是單體 OVT 和單體 OVA 條帶的疊加。在 65℃加熱后,非還原型條帶泳道上方有少量大分子聚合物,且有分子量大于 170kD 的高分子聚合物,還原條帶泳道上方有極少量大分子聚合物,在 70℃加熱后的條帶與 65℃的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S253.1;R59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建西,孫學蘭;青霉素單克隆抗體致敏羊紅血球的反向間接血凝試驗檢測氨芐青霉素中致敏性雜質[J];抗生素;1988年03期
2 胡昌勤,趙建西,金少鴻;商品鏈霉素中主要致敏性雜質化學本質的探討[J];中國抗生素雜志;1989年04期
3 島正吾 ,蔣明方;金屬與變態(tài)反應[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89年04期
4 周催;孫娜;王翠燕;孫璐;車會蓮;;生物信息學研究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劑的致敏性[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3年12期
5 周微芳;范卓妍;姜松松;韓詩雯;車會蓮;;食品致敏性評價的動物和細胞模型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年04期
6 楊慧;邊媛媛;陳天順;李思蒙;;蛋白新資源潛在致敏性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年04期
7 胡小蘭;陸長麗;紀麗蓮;;轉基因水稻潛在致敏性的安全性評價[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2年16期
8 呂相征,劉秀梅;轉基因食品的致敏性評估[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03年03期
9 趙秀文,劉靜,耿彩榮;鏈霉素致敏性的實驗研究[J];抗生素;1980年06期
10 李永濤;張?zhí)m威;孔保華;;消除乳清蛋白中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研究進展[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麗;;藥物皮膚致敏性評價新方法研究[A];2012年全國藥物毒理學學術會議大會報告PPT[C];2012年
2 柳小梅;冉宗學;;24種食物抗原的致敏性分析[A];第一屆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3 蘆靜;鄭明月;王雍;沈倩誠;羅小民;蔣華良;陳凱先;;基于子結構的遞歸分割樹方法預測化合物皮膚致敏性(英文)[A];第十一屆全國計算(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楊煌;覃小敏;劉萌;韓欣宇;劉光明;;低致敏性蟹類產品的研發(fā)及配套生產線設計[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5 孟光;李春林;蔡瓊香;謝春梅;;海口地區(qū)熱帶植物花粉致敏性調查[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韓佳寅;易艷;梁愛華;張宇實;李春英;趙雍;盧禹婷;;藥物臨床前致敏性評價技術要求國內外進展[A];第十四屆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14年
7 許可;趙瀛蘭;王莉;岑小波;;應用局部淋巴結試驗(LLNA)預測中藥皮膚致敏性的研究[A];中國毒理學會中藥與天然藥物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2016年)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6年
8 許可;趙瀛蘭;王莉;岑小波;;應用局部淋巴結試驗(LLNA)預測中藥皮膚致敏性的研究[A];2016年第六屆全國藥物毒理學年會論文集[C];2016年
9 Shannon Wilson;Kristen Blaschek;Elvira Gonzalez de Mejia;王勁;;加工降低大豆中的致敏蛋白P34的致敏性[A];營養(yǎng)健康新觀察(第二十四期):營養(yǎng)與免疫專題[C];2004年
10 劉光宇;楊陽;胡夢君;曹敏杰;劉光明;;酶法交聯(lián)對擬穴青蟹中原肌球蛋白的致敏性分析[A];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馬艷紅;羅氏 打造致敏性藥物安全生產“樣板間”[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2 劉燕玲;專家呼吁 盡快開展中藥注射劑致敏性研究[N];健康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羅晨;適當加工可降低食物致敏性 少見的食物過敏更應引起重視[N];中國食品報;2019年
4 實習生 孫潔;“隱形絲襪”真的如此神奇嗎?[N];科技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金龍;柑橘致敏性評價方法建立及其引起人體不良反應機理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8年
2 王丹丹;基于MALDI-TOF MS/MS技術平臺的頭孢菌素中致敏性高分子雜質分析系統(tǒng)建立和頭孢他美酯雜質譜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周催;利用動物模型研究食物潛在致敏性及其致敏機理[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4 劉兆華;應用乆窩淋巴結試驗研究注射用雙黃連的致敏性[D];山東大學;2010年
5 孫娜;細胞模型用于食物蛋白致敏性評價及過敏機制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李慧靜;超高靜壓協(xié)同酶法降低專用大豆分離蛋白致敏性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3年
7 閆位娟;中藥注射劑致敏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武艷;微波輻射與低溫等離子體對生物氣溶膠活性的影響及其機理[D];北京大學;2013年
9 段翠翠;不同乳源蛋白致敏性的評估[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曹玉萍;體外化學物質致敏性檢測模型和組織工程皮膚真菌感染模型的構建[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吳晶;四種蛋清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及對蛋清品質和致敏性的影響[D];南昌大學;2019年
2 陸旭麗;聚乙二醇定點修飾β-乳球蛋白谷氨酰胺殘基對其致敏性的影響[D];南昌大學;2019年
3 左玲玲;乳酸菌發(fā)酵豆奶的蛋白結構表征及其致敏性的細胞學評估[D];南昌大學;2019年
4 袁園;人細胞系活化試驗方法建立及其用于測試化學物皮膚致敏性的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9年
5 孫程程;林蛙皮膠原蛋白/殼聚糖復合海綿的制備及體外致敏性評價[D];吉林大學;2018年
6 熊麗姬;熱加工控制雞蛋羹致敏性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7 王星璇;高壓下酶法消減三種蝦制品致敏性評價[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8年
8 鄧涵;轉谷氨酰胺酶交聯(lián)協(xié)同熱加工對豆腐品質特性和潛在致敏性的影響[D];南昌大學;2018年
9 夏佳恒;乳酸菌發(fā)酵豆奶的工藝優(yōu)化及其致敏性評估[D];南昌大學;2017年
10 段翠翠;B-LACTOGLOBULIN致敏性降低的免疫學機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015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260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