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量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的高脂血癥敘利亞金黃地鼠內源性分子代謝輪廓跟蹤
本文關鍵詞:基于核磁共振的定量代謝組學對金黃地鼠脂代謝紊亂模型的跟蹤研究及調血脂藥物藥效學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2013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2013年
基于定量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的高脂血癥敘利亞金黃地鼠內源性分子代謝輪廓跟蹤性研究
王映紅 江春迎 楊康敏 楊柳 朱海波
【摘要】:正在國家"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重大專項的滾動資助下,本團隊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技術從代謝組學的角度,通過對生物流體和固體代謝指紋圖譜特征的分析,結合模式識別分析方法,從微觀指標多層次、多視角動態(tài)觀察金黃地鼠高脂血癥過程中內源性分子代謝輪廓的改變以及小分子候選藥物干預后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建立基于代謝組學核磁共振分析技術和傳統(tǒng)藥理學技術相結合的調血脂創(chuàng)新藥物藥效學評價體系,為國家藥效學平臺藥理學研究體系提供新的思維模式和技術手段。
【作者單位】:
【分類號】:R589.2
【正文快照】:
在國家“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重大專項的滾動資助下,本團隊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技術從代謝組學的角度,通過對生物流體和固體代謝指紋圖譜特征的分析,結合模式識別分析方法,從微觀指標多層次、多視角動態(tài)觀察金黃地鼠高脂血癥過程中內源性分子代謝輪廓的改變以及小分子候選藥物干預后的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賀亮;李銳;鄧旭明;;極度高甘油三脂高膽固醇血癥動物模型的建立[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2 賀亮;李銳;鄧旭明;;高脂血癥金黃地鼠血液流變學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8年09期
3 劉海利;肖學鳳;莫凡;喬曉莉;;幾種高脂血癥實驗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實驗動物科學;2010年02期
4 楊金梅;張?zhí)品?張紅星;周利;王英淑;李璇;王瓊;;電針豐隆穴早期干預金黃地鼠高脂血癥的機制[J];中國康復;2011年02期
5 段開文,李秉琦,何志秀,曾光明,周敏;DMBA誘發(fā)金黃地鼠頰粘膜癌及肉瘤形成的觀察[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6 鄭根建,溫玉明,王昌美,李龍江;金黃地鼠舌癌模型的建立及組織學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1999年02期
7 陳則永,姚林,陳貴良,周濟桂;低鋅和補鋅對金黃地鼠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6年10期
8 曹文強,于恩華;金黃地鼠上丘神經元密度的生后發(fā)育變化[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9 李玲,于向民,王文青;乙醇對金黃地鼠胚胎神經上皮細胞Bcl-2和Bax蛋白表達的影響[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5年02期
10 ;國際動態(tài)[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鄭錦鋒;彭莉;孔三囡;;膳食魚油對高脂血癥金黃地鼠血脂水平的影響[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八次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2 劉泉;劉率男;李林憶;申竹芳;;Poloxamer 407誘發(fā)金黃地鼠實驗性高脂血癥及其脂質代謝紊亂機制的初步研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痆C];2009年
3 蔣珊;劉磊;蔣中仁;張立實;;金黃地鼠與SD大鼠建立高脂模型的比較研究[A];第四屆第二次中國毒理學會食品毒理學專業(yè)委員會與營養(yǎng)食品所毒理室聯(lián)合召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顧勝華;王廣基;阿基業(yè);查偉斌;嚴蓓;;小檗堿對高脂血癥金黃地鼠的降脂作用[A];中國藥學會應用藥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學術會議、中國藥理學會制藥工業(yè)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三屆學術會議暨2008生物醫(yī)藥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5 李薇;金紅芳;杜軍保;;二氧化硫供體對大鼠動脈粥樣硬化的調節(jié)作用及對內源性硫化氫和腎上腺髓質素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0年
6 龍小艷;肖波;楊期東;;GAD65、GJB1在顳葉癲癇大鼠海馬內源性促癇機制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7 劉偉;劉曉茜;沈敏;;血液、尿液中γ-羥丁酸的檢測研究[A];全國第七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8 吳文燦;瞿佳;呂帆;周翔天;顏文韜;;內源性TGF-β1表達變化通過影響鞏膜MMP-2/TIMP-2表達調控FDM形成[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陳揚熙;婁新華;江之泉;楊向東;;向后牽引大鼠下頜后髁突內源性PGE_2含量的晝夜節(jié)律變化[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成立大會暨第六次全國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10 王毓美;黃心智;倉輝;易靜;;內源性活性氧對NF-κB信號通路中NIK激酶活性的調控[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大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市一院心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羊鎮(zhèn)宇;[N];無錫日報;2006年
2 ;[N];醫(yī)藥導報;2008年
3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 蘭毅;[N];市場報;2000年
4 施永連;[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5 廣東省中醫(yī)院教授 吳煥林;[N];健康時報;2007年
6 王業(yè)龍;[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7 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洪文旭;[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8 主管藥師 張廣求;[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9 ;[N];保健時報;2003年
10 李玉梅;[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金暎錫;五谷降脂膠囊治療高脂血癥(痰濁阻遏證)雙盲隨機對照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6年
2 賀亮;HTG和糖尿病復合地鼠模型的建立及誘發(fā)腎損傷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薛潔;基于現(xiàn)代理論與技術的調脂中藥阿魏膠囊的系統(tǒng)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于睿;疏肝清脂顆粒延緩或消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機制的實驗研究[D];遼寧中醫(yī)學院;2005年
5 李錦;高脂血癥對兔心室肌電重構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李景新;內源性硫化氫信號系統(tǒng)對輸精管舒縮活動的影響及其機制[D];山東大學;2011年
7 劉軍蓮;高脂血癥及動脈粥樣硬化痰瘀證候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6年
8 華叢笑;高脂血癥患者服用調脂藥物的血漿蛋白質組學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尹力;高脂血癥對大鼠主動脈壁連接蛋白37、40、43和45 mRNA表達及內皮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楊來發(fā);調肝化濁法降脂減肥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江春迎;基于核磁共振的定量代謝組學對金黃地鼠脂代謝紊亂模型的跟蹤研究及調血脂藥物藥效學評價[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2 劉輝;新型金黃地鼠頸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學基礎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梅杰;金黃地鼠頰癌差異表達基因譜的構建及相關生物信息學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李霞;金黃地鼠乳鼠輪狀病毒感染的致病機理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4年
5 王穎瑩;內源性硫化氫對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及機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6 曹正浩;利用TALEN技術高效敲除金黃地鼠Rag1基因及金黃地鼠γ-干擾素單克隆抗體的初步制備[D];鄭州大學;2013年
7 宋利強;高脂血癥對內皮剝脫術后血管炎癥反應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李新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老年人高脂血癥患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9 孔德龍;金黃地鼠KCNQ1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達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鮑曉明;血脂康膠囊對血漿不對稱二甲基精氨酸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核磁共振的定量代謝組學對金黃地鼠脂代謝紊亂模型的跟蹤研究及調血脂藥物藥效學評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06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24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