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生活方式與艱苦生活方式下SD大鼠糖脂代謝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05 15:18
【摘要】:背景:我國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等糖脂代謝紊亂病患病率迅速上升,已成為主要的衛(wèi)生難題。生活方式在糖脂代謝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流行病學、權威指南等研究證據表明,安逸生活方式(Sedentary lifestyle)與糖脂代謝病發(fā)生聯系緊密,但是在基礎研究少有報道。目的:本研究在動物水平開展,比較安逸生活方式和艱苦生活方式對SD大鼠糖脂代謝的影響,為糖脂代謝病基礎研究提供證據。方法:1.分組設計:動物于普通級環(huán)境下維持飼料觀察一周,光照條件為13hL/11hD,自由進食,飲水。按體重無差異隨機分成4組:空白對照,安逸生活方式組,艱苦生活方式干預A組,艱苦生活方式干預B組。2.實驗設計:正常組為正常光照13hL/11hD,自由飲食4周;安逸生活方式組為正常光照13hL/11hD,自由高糖高脂飲食12周;艱苦生活方式干預A組光照條件為持續(xù)24hL,并置于小平臺水環(huán)境4周,后高脂飲食8周;艱苦生活方式干預B組正常光照13hL/11hD,高脂飲食4周,然后進行生活干預,光照條件為持續(xù)24hL,并置于水環(huán)境小平臺4周,最后繼續(xù)高脂飲食4周。3.觀察指標:大鼠每天8:00測量體重,每周換墊料2次;第4、8、12周進行OGTT實驗,經過12周后,大鼠在處死前禁食8小時,并在不同時間點處死,測定大鼠TC、TG、HDL-C、LDL-C、FBG、FINS、HOMA-IR、TNF-α、IL-6、總脂聯素、HMW脂聯素。取大鼠肝臟、皮下脂肪、附睪脂肪、褐色脂肪,制作脂肪組織病理組織切片,Western blot法檢測脂肪組織中PPARγ蛋白和C/EBPβ蛋白表達量,免疫組化染色技術檢測PPARγ、C/EBPβ在脂肪組織中的表達,RT-PCR法檢測脂肪組織PPARγ和C/EBPβ基因表達。結果:1.12周以后,各組大鼠的體重均有增高,安逸生活方式組的肝指數對比正常組顯著增加,而艱苦生活方式干預的兩組對比安逸生活方式組,肝指數均降低。正常組SD大鼠與安逸生活方式組在4周內體重增加明顯,體型胖碩,安逸生活方式組大鼠毛發(fā)油亮,腹部脂肪沉積,性情溫順,不喜動,行動緩慢。艱苦生活方式組SD大鼠毛發(fā)脫落明顯,稍抓捏皮膚則毛發(fā)隨即掉落。而且,艱苦期內動物易激怒。2.脂代謝:與正常飲食組相比,安逸生活方式組血清TG水平升高,TC、HDL-C、LDL-C水平無顯著性差異,表現為高甘油三酯血脂特點;生活干預A組及生活干預B組與安逸生活方式組對比,并未顯著性改善血脂TG(P0.05);生活干預A組HDL-C均值降低,但未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生活干預B組HDL-C水平顯著降低(P0.05);生活干預A組及生活干預B組LDL-C水平顯著降低(P0.05),生活干預A組和生活干預B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3.糖代謝:與正常組相比,安逸生活方式組的FBG、FINS、HOMA-IR顯著性升高(P0.05),生活干預組大鼠FBG、FINS、HOMA-IR水平明顯較安逸生活方式組降低(P0.05);OGTT、HOMA-IR結果顯示安逸生活方式組較正常組升高,生活干預組較安逸生活方式組顯著下降(P0.05)。對比正常組,安逸生活方式組血清TNF-α的水平呈顯著性升高(P0.05),生活干預組對比安逸生活方式組顯著性下降(P0.01)。4.組織病理切片染色:正常組皮下脂肪和附睪脂肪組織病理切片與安逸生活方式組脂肪組織病理切片呈數量少,體積較大,生活干預組并未顯著改善白色脂肪組織的形態(tài)。與正常組對比,安逸生活方式組褐色脂肪細胞呈體積增大,脂肪組織出現白色化,生活干預兩組對比安逸生活方式組,細胞體積顯著變小,數量增加的情況。5.Western blot結果顯示,與正常組對比,安逸生活方式組大鼠脂肪組織的PPARγ、C/EBPβ蛋白及基因表達下調,生活干預A組PPARγ、C/EBPβ蛋白表達較安逸生活方式組顯著上調,生活干預B組PPARγ、C/EBPβ蛋白表達較安逸生活方式組上調。免疫組化結果顯示,與安逸生活方式組對比,生活干預組的皮下脂肪中PPARγ的表達無顯著性差異,C/EBPβ兩組均顯著性升高;生活干預A組附睪脂肪中PPARγ顯著性升高,生活干預B組無顯著性差異,生活干預兩組C/EBPβ均無顯著性差異;生活干預A組褐色脂肪中PPARγ顯著性升高,生活干預B組無顯著性差異,生活干預兩組中C/EBPβ均顯著性升高。RT-PCR結果顯示,生活干預A組的PPARγ、C/EBPβ的m RNA水平顯著上調,生活干預B組無顯著性差異。結論:安逸生活方式與艱苦生活方式對大鼠糖脂代謝的影響作用不同;艱苦生活方式能有效上調脂肪組織中的PPARγ、C/EBPβ表達,改善脂肪分化,增加脂肪細胞因子的分泌,改善安逸生活方式下大鼠的糖脂代謝紊亂。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藥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8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藥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瓊;肖新華;;皮下脂肪組織與內臟脂肪組織[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3年06期
2 艾冬華;;脂肪肝患者血尿酸水平、胰島素抵抗及糖脂代謝紊亂的研究[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10期
3 賈兆通;閻勝利;田凱華;;生活方式干預對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級親屬糖脂代謝的影響[J];中華內科雜志;2012年09期
4 周s,
本文編號:22538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22538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