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免疫吸附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療效與安全性
本文選題:DNA免疫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參考:《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年01期
【摘要】:正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是臨床常見的自身免疫性風濕性疾病。最新研究表明,SLE發(fā)生發(fā)展與血液中抗雙鏈脫氧核糖核酸(ds-DNA)抗體、抗核抗體(ANA)均具有密切關聯(lián),因此,以DNA免疫吸附為代表的血液凈化技術以其高效清除血液中ANA、免疫復合物的優(yōu)勢,在近年來SLE的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關注。為明確DNA-IA治療SLE的臨床療效與安全
[Abstract]:Positiv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s) is a common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at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SL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ti-ds-DNA antibody and Ana in the blood. The technique of blood purification, represented by DNA immunosorbent assa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LE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in removing Ana and immune complex in the blood.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NA-IA in the treatment of SLE
【作者單位】: 貴州省黔南州人民醫(yī)院;
【分類號】:R593.2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魚強;劉岐煥;程范軍;劉曉紅;張有順;;血液凈化聯(lián)合DNA免疫吸附治療重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效果[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虎年;何婷;許濤;;甘氨雙唑鈉聯(lián)合鴉膽子油乳介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療效以及對可溶性B7-H4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7年07期
2 陳秋英;馬榮芬;時秀菊;劉志偉;劉艷芬;;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對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異質體和肝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年13期
3 胡海東;張見增;尤金濤;董景輝;安維民;;慢性肝病背景微小肝癌的MR診斷[J];肝臟;2017年06期
4 寧曉艷;林海燕;黃鑫;閻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關性肝癌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肝臟;2017年06期
5 黃長山;余偉;王謙;丁月超;馬超;黃濤;;索拉菲尼與TACE聯(lián)合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效果及對bFGF、VEGF水平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7年06期
6 林;;林碧泉;吳寧;李斯銳;陳峰;陳美丹;;TACE聯(lián)合局部注入恩度乳劑治療中晚期肝癌療效評價[J];海南醫(yī)學;2017年12期
7 鄧梨平;程瑞文;李秋國;李平;;氬氦刀冷凍消融術治療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變化規(guī)律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年18期
8 魏燕;楊陽;王赭;陳堅;蔣雪花;陳勇;楊龍;;無肝硬化乙肝患者肝癌發(fā)病影響因素分析[J];武警醫(yī)學;2017年06期
9 高春芳;房萌;季君;;多學科甲胎蛋白異質體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檢驗醫(yī)學;2017年05期
10 馬燦業(yè);王新友;李寶金;廖堅松;范少峰;易志勇;肖冠英;;全腹腔鏡和傳統(tǒng)開腹肝癌切除術對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明強;萬昊;;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 妥善解決醫(yī)療糾紛[J];醫(yī)院院長論壇;2011年06期
2 代英姿;;城市醫(yī)療資源的配置:非均衡與校正[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0年09期
3 王艷春;于金香;俎玉煥;;護患溝通障礙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護理;2010年03期
4 冷冰;;淺談醫(yī)患溝通[J];當代醫(yī)學;2009年34期
5 王玉振;史書紅;梁淑蘭;;醫(yī)患溝通障礙原因分析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9年22期
6 林愛娥;鮑文卿;;緩解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希望水平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09年12期
7 楊麗;;希望理論在精神分裂癥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內科;2009年03期
8 李斌;孫曉陽;王錦帆;;醫(yī)患溝通障礙因素研究綜述[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9年05期
9 李海云;張建華;姜良美;;影響醫(yī)患溝通的障礙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8年06期
10 徐可君;;排除醫(yī)患溝通障礙 構建和諧醫(yī)院文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年2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諶光蓀;;活動性狼瘡性腎炎的循環(huán)抗-DNA免疫復合物[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1992年09期
2 石小楓,劉杞,馬華鋒,羅婭;人肝再生增強因子DNA免疫的實驗研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3 陳永雄;王丹;葉任高;尹培達;邵進;;DNA抗DNA免疫復合物促進腎小球系膜細胞產生白介素6[J];中華腎臟病雜志;1994年04期
4 王劍虹;質粒DNA重組Opc蛋白復合物用于鼻腔DNA免疫[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2年02期
5 何旭;夏正坤;劉光陵;高遠賦;樊忠民;付元風;伏潔;任獻國;茅松;陳蓉;徐敏;;DNA免疫吸附治療兒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并發(f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年01期
6 任紅;DNA免疫[J];肝臟病雜志;1995年02期
7 蔡雷,朱乃碩;DNA免疫的基礎性研究進展及應用[J];國外醫(yī)學(免疫學分冊);2001年03期
8 王丹,尹培達,唐世聰,姜儻,楊岫巖;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DNA-抗-DNA免疫復合物與蛋白尿和腎臟病理類型的關系[J];中華腎臟病雜志;1995年06期
9 成永珍;;DNA免疫吸附柱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年21期
10 玉開利;;DNA免疫在抗鼠巨細胞病毒感染中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199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s,
本文編號:20397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203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