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與膽囊癌浸潤轉移的關系
本文選題:高血糖 切入點:膽囊癌 出處:《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年14期
【摘要】:目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中膽囊癌的發(fā)病率顯著增高。本研究通過對膽囊癌高血糖組和膽囊癌血糖正常組臨床病理特征的分析和血清學指標的檢測,探討高血糖與膽囊癌浸潤轉移的關系。方法選取2010-04-01-2015-04-15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診治的住院膽囊癌患者233例,按照空腹血糖分為血糖正常組128例(3.9mmol/L≤血糖6.1mmol/L)和高血糖組105例(≥6.1mmol/L)。分別比較兩組患者的腫瘤相關血清學指標(AFP、CEA、CA125、CA19-9、CA15-3)和各項臨床病理特征(腫瘤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靜脈癌栓、遠處臟器轉移、Nevein分期)。結果膽囊癌高血糖組與膽囊癌血糖正常組相比,高血糖組低分化或未分化癌發(fā)生的比率,以及淋巴結轉移、靜脈癌栓和遠處臟器轉移發(fā)生的比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為11.288、9.117、14.224和11.797,均P0.05;高血糖組高分化癌發(fā)生的比率低于血糖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010,P0.05;高血糖組和血糖正常組在中分化癌發(fā)生的比率及Nevein分期Ⅰ或Ⅱ期(即早期)所占比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23,P0.05;高血糖組和血糖正常組血清中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蛋白抗原CA125、糖蛋白抗原CA19-9、糖蛋白抗原CA15-3的濃度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值分別為-0.379、-1.125、-1.360、-1.391和-1.701,均P0.05。對膽囊癌血糖正常/異常的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納入方程的自變量有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和淋巴結轉移。其中低分化和淋巴結轉移是危險因素,與膽囊癌伴高血糖正相關,但由于OR值較小,是低度相關危險因素。結論高血糖能促進膽囊癌的浸潤和轉移,盡早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將改善合并高血糖的膽囊癌患者的預后。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in diabetic patients.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glycemia and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glycemia and normal blood glucose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The tumor related ser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tumor differentiat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venous tumor thrombus, distant organ metastasis and Nevein staging)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rate of hypodifferentiated or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lymph node metastasis, venous tumor thrombus and distant organ metastasis in hyperglycemi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blood glucos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 2 = 11.288 ~ 9.117 ~ 14.224 and 11.797, respectively,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well-differentiated cancer in hyperglycemia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blood glucose group.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normal / abnormal blood glucose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high differentiation, middle differentiation, low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Among them, low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risk factors, which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yperglycemia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but low risk factors due to low OR value.Conclusion hyperglycemia can promote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in normal range as soon as possible, which will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hyperglycemia.
【作者單位】: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病理科;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060070)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自籌經(jīng)費項目(Z2014056) 廣西醫(yī)科大學“未來學術之星”大學生課外創(chuàng)新計劃(WLXSZX1564)
【分類號】:R735.8;R58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沙,周偉,趙永濱;膽囊癌2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0年04期
2 陳云超,張青萍;應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圖早期診斷膽囊癌1例報道[J];同濟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3 許元鴻,田雨霖;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治療膽囊癌1例報告[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年11期
4 郭仁宣,許元鴻;膽囊癌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5 查曉光,滕安寶,吳家照,方征東;34例高齡膽囊癌的診治體會[J];安徽醫(yī)學;2000年05期
6 包曉莉,周曉華,張引;膽囊癌的早期診斷[J];包頭醫(yī)學;2000年04期
7 趙仲民,同俊義,劉冀,肖琦;膽囊癌的超聲鑒別診斷[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0年01期
8 劉維燕,劉厚寶,徐子平,王炳生;膽囊癌誤診原因分析(附19例報告)[J];肝膽外科雜志;2000年05期
9 唐群科,張瑛;膽囊癌9例診治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00年06期
10 張曉紅,程錚,申霄;膽囊癌39例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婉媛;袁錦芳;毛楓;王文平;;膽囊癌的超聲漏誤診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張海鋒;;淺談雙螺旋CT在膽囊癌診斷中的價值[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3 王小紅;馬勝林;鐘海均;;膽囊癌的綜合治療進展[A];2007醫(y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李景澤;孫媛媛;于鳳海;胡和平;;膽囊癌100例臨床及組化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5 湯煥亮;曹浩強;費建國;;膽囊癌的超聲漏誤診分析[A];2007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陶云年;張文奇;王善軍;王和平;夏龍飛;;螺旋CT在膽囊癌診斷中的價值[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崔云甫;;膽囊癌外科治療方法的選擇[A];中國抗癌協(xié)會膽道腫瘤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膽道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李升平;王俊;梁哲昭;;膽囊癌中吲哚胺2,3-雙加氧酶的表達和調節(jié)性T細胞的浸潤及其臨床意義[A];中國抗癌協(xié)會膽道腫瘤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膽道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陸秀偉;謝筱f^;徐莉萍;鄧海旋;張裕超;;膽囊癌淋巴結轉移的多層螺旋CT分析[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10 霍苓;陳敏華;廖盛日;嚴昆;黃信孚;;體表超聲對膽囊癌分期診斷研究[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市腫瘤醫(yī)院肝膽腫瘤科主任 宋天強;膽囊癌 誰高危怎么切都有新觀點[N];健康報;2013年
2 記者 胡德榮;膽囊癌關鍵驅動基因被捕獲[N];健康報;2014年
3 記者 唐聞佳;膽囊癌防治有望獲新途徑[N];文匯報;2014年
4 記者 白毅;膽囊癌關鍵驅動基因首次揭示[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5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教授 羅學宏;膽囊癌的危險因素知多少[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6 吳葉青 蔣廷玉;膽囊癌患者激增需引起關注[N];新華日報;2005年
7 北京友誼醫(yī)院 王潤華;膽囊癌易誤診[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8 王麗;膽囊癌發(fā)生機理研究獲突破[N];科技日報;2007年
9 王潤華;膽囊癌易誤診[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沙文茹;及早出擊 預防膽囊癌[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亮;幾丁質酶3樣蛋白1在膽囊癌中的作用機制[D];復旦大學;2014年
2 杜強;TNF-α對膽囊癌VEGF-C表達及淋巴管生成的影響及其機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朱廣偉;RIP-1促進膽囊癌增殖侵襲轉移的作用及機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張彥;膽囊癌臨床病理特征、系統(tǒng)炎癥及免疫微環(huán)境對預后的預測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5 黃海林;膽囊癌組織相關蛋白的篩選與鑒定[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6 宗華杰;人重組TRAIL治療膽囊癌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談q,
本文編號:1716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171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