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上海市浦東HIV-1感染者抗病毒治療效果及耐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2-16 08:22

  本文關鍵詞: HIV- 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耐藥突變 耐藥監(jiān)測 CD計數(shù) 病毒載量 出處:《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浦東2014年-2015年進入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V-1感染者隨訪6~12個月抗病毒治療效果及繼發(fā)耐藥率。方法建立抗病毒治療監(jiān)測隊列,檢測治療前及治療12個月血樣中病毒載量并進行CD4計數(shù),評估治療效果,提取核酸,以巢式RT-PCR方法擴增HIV-1感染者樣品HIV-1聚合酶片段,測序,將獲得的核酸序列提交至斯坦福大學HIV耐藥數(shù)據(jù)庫進行耐藥位點分析,觀察隊列繼發(fā)耐藥率。結果經(jīng)過12個月抗病毒治療,84.69%的(83/98)病例CD4 T淋巴細胞上升0~300 cell/μl及以上,病毒載量大于5 000 IU/ml的比例由64.29%(63/98)下降到5.10%(5/98),病毒載量小于50 IU/ml的比例由6.12%(6/98)上升到83.67%(82/98),繼發(fā)耐藥率為2.04%(2/98)。結論治療隊列內(nèi)病人服藥依從性較高,有著良好的抗病毒治療效果,上海市浦東繼發(fā)耐藥率維持在較低水平,一線治療藥物有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ntiviral therapy and the rate of secondary drug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IV-1 from 2014 to 2015. Methods to establish a surveillance cohort for antiviral therapy. The viral load and CD4 count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nucleic acid was extracted and the nucleic acid was extracted. The HIV-1 polymerase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 by nested RT-PCR and sequenced. The nucleic acid sequence was submitted to Stanford University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 for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and the secondary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12 months of antiviral therapy, 84.69% of CD4 T lymphocytes increased 0 ~ 300cell / 渭 l or more. The proportion of viral load greater than 5 000 IU/ml decreased from 64.29% to 5.10%, and the proportion of viral load less than 50 IU/ml increased from 6.1220% 98 to 83.67% 82 / 98, and the secondary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2.04% / 98.Conclusion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cohort have high drug compliance and good antiviral therapeutic effect. Shanghai Pudong secondary drug resistance rate maintained at a low level,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is effective.
【作者單位】: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旦大學浦東預防醫(yī)學研究院;
【基金】:浦東新區(qū)科委項目:浦東新區(qū)艾滋病治療及新發(fā)現(xiàn)感染者基因特性分析及耐藥性研究(PKJ2013-Y37)
【分類號】:R512.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小林;病毒載量隨丙肝中白介素10增加[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2004年01期

2 莫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病毒載量研究[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1999年06期

3 王景泉;郭彩萍;李在村;吳昊;;丙型肝炎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共感染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毒載量影響[J];臨床薈萃;2007年03期

4 徐煥賓,賁昆龍,曾濤,李勁光;檢測HIV-1載量的熒光實時定量PCR技術的建立及其應用[J];中國病毒學;2001年02期

5 商慶華,徐傳鎮(zhèn),卓海龍,陳崇興,張光曙;腦組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病毒載量的關系[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4年01期

6 李劍軍;梁炳健;劉鑫;趙書銀;黃麗花;張鴻滿;;艾滋病病毒載量檢測質量分析[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2年06期

7 曾勁偉;楊光;陳姝;崔金環(huán);;佛山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與病毒載量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年18期

8 朱帆;;國產(chǎn)試劑測定艾滋病患者HIV病毒載量及臨床應用[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6年03期

9 劉會娟;張肖肖;蔣自強;;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載量檢出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年35期

10 張艷梅;潘自鐵;高永剛;;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與病毒載量之間的關系[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靜;李梅;羅福龍;黃成瑜;;熒光定量PCR檢測HIV病毒載量兩種核酸提取法的比較[A];第三屆全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癥化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路新利;趙宏儒;陳志強;趙翠英;李保軍;李巖;李巧敏;劉麗花;白廣義;;通過艾滋病人病毒載量變化分析抗病毒療效[A];第五次全國免疫診斷暨疫苗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黃德東;孫永濤;翟嵩;莊嚴;宋揚;劉清泉;;基于逆轉錄酶活性和基于RNA數(shù)量的HIV病毒載量測定的相關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國熱帶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鄒學森;陳文學;陳岳青;黃秀珍;汪國勛;;HIV感染者免疫功能與病毒載量之間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5 李敏偉;沃健兒;倪淑君;王靜;李蘭娟;;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病毒載量系統(tǒng)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監(jiān)測的意義[A];2012年浙江省醫(yī)學會肝病、感染病學學術年會暨浙江省感染科醫(yī)師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陶詩奇;何登明;李茂仕;吳俊秋;譚朝霞;王宇明;;高病毒載量的男性HBeAg陽性的慢性HBV感染臨床表型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7 徐立然;張世璽;張明利;;艾滋病免疫學指標與疾病進展的相關性分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靳昌忠;姚航平;馮婷婷;吳南屏;;HIV-1感染者/AIDS患者免疫活化標記的長期隨訪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劉巖紅;錢方興;楊彬菲;沈思蘭;施敏;張小楠;施碧勝;;拉米夫定與干擾素序貫治療高病毒載量慢乙肝的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10 吳麗娟;靳昌忠;吳南屏;;長期HAART對AIDS患者血常規(guī)的影響[A];2012年浙江省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及醫(yī)學病毒學學術年會暨革蘭陰性菌感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FDA批準檢測HIV病毒載量的新方法[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2年

2 柳湘;艾滋病治療回顧與展望[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3 姜瀾;REALMRK研究證實 拉替拉韋鉀適用于所有HIV-1成年感染者[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4 付德明;復旦大學證實:中藥XQ-9302治療艾滋病療效肯定[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彥春;HIV/AIDS患者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皮膚表現(xiàn)特點及與免疫狀態(tài)和病毒載量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2 張政;SARS病人和HIV感染者/AIDS病人臨床免疫學和病毒學特征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胡建功;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的病毒載量與抗體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6年

2 鄧永;AIDS患者ART期間發(fā)TB-IRIS的轉錄組研究[D];南華大學;2016年

3 劉墨涵;HBV DNA序列和HBeAg狀態(tài)對血清HBsAg滴度與病毒載量相關關系影響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程海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蔡少航;拉米夫定加阿德福韋酯初始聯(lián)合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HBeAg陽性高病毒載量慢性乙型肝炎的對比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陳義春;持續(xù)性HBV感染者肝損傷及相關因素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吳亞梅;兩種方案治療100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自身對照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8 孫國全;中國HIV/AIDS患者B7-H1的表達特點及與疾病進展關系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5150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15150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e66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