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咯血前胸部CT表現與臨床意義
本文關鍵詞: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咯血前胸部CT表現與臨床意義 出處:《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6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顯微鏡下多血管炎患者(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咯血前的胸部CT影像學特點及其臨床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30例確診為MPA的胸部CT影像學表現和臨床資料,其中咯血組11例,非咯血組19例,分析咯血組在咯血前的胸部CT影像學特點、臨床資料,并與非咯血組對比。結果 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部CT異常表現,其中斑片影13例(43.3%),實變影8例(26.7%),磨玻璃影13例(43.3%);網格影14例(46.7%),胸腔積液20例(66.7%),肺大泡15例(50.0%),縱隔淋巴結腫大11例(36.7%),支氣管擴張9例(30.0%),空洞1例(3.3%)為咯血組患者,小葉間隔增厚7例(23.3%)和結節(jié)影2例(6.7%)均為非咯血組患者,纖維條索影25例(83.3%)?┭M較非咯血組的斑片影、實變影、磨玻璃影、網格影明顯增加(P0.05),咯血組患者在初次胸部CT影像學異常表現2~14 d后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組患者胸痛、咳嗽咯痰、心累氣緊和炎癥指標與非咯血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MPA患者肺部廣泛的斑片影、實變影、磨玻璃影、網格影CT表現結合胸痛、咳嗽咯痰、心累氣緊和炎癥指標升高提示可能出現肺咯血。
【作者單位】: 資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放射科;
【分類號】:R593.2;R816.4
【正文快照】: 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放射科2)Corresponding author:Zeng Mingbin,E-mail:499542523@qq.com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autoantibody,ANCA)相關性系統(tǒng)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des,AASV)是以血管發(fā)生壞死性炎癥為特征的一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少鋒,車小寶,劉軍;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顱腦CT表現[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年08期
2 薛凌;王巖;;CT對甲狀腺結節(jié)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年09期
3 龐治興,張順蓮,張麗,周_";17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的CT所見[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8年01期
4 唐敖榮,方文強,凌華威,吳達明,羅邦堯;CT對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的診斷價值(附103例分析)[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1994年03期
5 齊波,紀祥,閻敏,王小紅;甲狀腺機能減退癥CT表現一例[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7年02期
6 王利娟,齊力;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頭顱CT表現[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2年04期
7 殷紅松;;甲狀旁腺機能低下5例頭顱CT表現[J];罕少疾病雜志;2005年06期
8 吳尚紅;曹自祥;丁遠仁;何浩天;;特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腦CT表現(附6例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6年06期
9 鄒振宇;陳晨;查永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腦CT表現[J];中外醫(yī)療;2008年28期
10 胡清軍;;顱腦CT在甲狀旁腺機能減退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西南軍醫(yī);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舒艷艷;韓志江;孫承;;CT在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中的診斷價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張秀珍;韓峻峰;錢國峰;;CT對體外培養(yǎng)破骨細胞功能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暨骨質疏松診斷技術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4年
3 吳華香;溫麗虹;朱亮;薛靜;王巧宏;魯曉勇;李瑞;沈徑仿;;雙能量CT在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診斷中的意義[A];2012年浙江省風濕病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吳華香;溫麗虹;朱亮;薛靜;王巧宏;魯曉勇;;雙能量CT在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診斷中的意義[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5 吳華香;溫麗虹;朱亮;薛靜;王巧宏;魯曉勇;李瑞;;雙能量CT在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診斷中的應用[A];2011年華東六省一市風濕病學學術年會暨2011年浙江省風濕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張小杉;楊婭;李治安;李嶸娟;任紅艷;;經胸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結合雙源CT評價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冠狀動脈血流[A];第十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C];2010年
7 馮峰;張志勇;施裕新;朱瑩;;艾滋病合并結核分枝桿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的CT表現[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放射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魚博浪;陳燕;王斐;孫親利;范帆;張明;;垂體膿腫的CT和MR診斷[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9 袁慧;石祖軍;衛(wèi)莉;;一氧化碳中毒CT表現與預后關系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全國第11屆創(chuàng)傷復蘇中毒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成明富;王水平;程晉成;余本松;;高壓氧治療一氧化碳中毒頭顱CT動態(tài)變化的臨床分析[A];促進科技經濟結合,服務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蚌埠市科協(xié)2012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法琪;CT分辨率對腰椎松質骨顯微結構和力學參數評估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321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133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