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細胞與腎缺血再灌注損傷關系的初步探討
本文關鍵詞:Th17細胞與腎缺血再灌注損傷關系的初步探討
更多相關文章: 腎缺血再灌注損傷 CD+T淋巴細胞 Th細胞
【摘要】:目的探討Th17細胞與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關系。方法建立小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再灌注后不同時間點收集血清和腎脾臟標本,測定血清肌酐、PAS染色評估腎損傷情況,并計數(shù)淋巴細胞。流式細胞術檢測缺血再灌注損傷過程中腎及脾臟CD4+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表達變化。結果腎缺血再灌注后6 h,腎組織損傷較輕,但淋巴細胞浸潤最多。再灌注后24 h,腎組織損傷最重,然而幾乎無淋巴細胞浸潤。與對照組相比,缺血再灌注后小鼠脾臟及腎臟中均檢測到CD4+T淋巴細胞活化,其亞群Th17細胞表達增加,而Th1和Th2細胞表達水平無變化。結論腎缺血再灌注損傷早期,淋巴細胞浸潤呈現(xiàn)"后滯效應"。Th17細胞可能參與腎缺血再灌注損傷早期的病理過程。
【作者單位】: 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武漢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腎病內科;四川省人民醫(yī)院腎病內科;
【關鍵詞】: 腎缺血再灌注損傷 CD+T淋巴細胞 Th細胞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81500575)
【分類號】:R692
【正文快照】: 腎缺血再灌注損傷是腎臟在遭受一段時間的缺血后,血流恢復而損傷加重的現(xiàn)象,為自體腎臟及移植腎臟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1-2]。研究發(fā)現(xiàn),RIRI過程中缺血腎組織發(fā)生嚴重的炎癥反應,活化固有和適應性免疫應答[3-4],T淋巴細胞(尤其是CD4+T淋巴細胞)被認為是連接2種免疫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向陽;吳潔;梁韻婷;李美榮;陳智睿;;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模型鼠體內Th17細胞活性變化[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2年06期
2 王海霞;楊晉輝;;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與Th17關系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年20期
3 賁瑩;張鳳華;梁文杰;張冬;方倩;;從Th1、Th17細胞除極探討丙戊酸干預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神經(jīng)炎的機制[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年01期
4 王朝暉;李玉中;王增凱;;Th17細胞及白細胞介素-17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意義[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4年05期
5 周運恒;榮光華;熊怡淞;朱燁;耿紅蓮;楊再興;仲人前;;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h17相關細胞因子的表達[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6 王怡;李慶;陳坷;周青;桂淑玉;汪淵;;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外周Th17細胞水平檢測及臨床意義[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7 郭寧紅;石慶之;華建媛;;29例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調節(jié)性T細胞/Th17細胞的改變[J];重慶醫(yī)學;2011年12期
8 陳紫君;劉純;李強;田杰;;Th17細胞及相關細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中的變化及意義[J];免疫學雜志;2011年09期
9 梅麗萍;孫星達;陳葆國;;Th17細胞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年01期
10 張藍方;郝云良;;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和Th17細胞在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的表達和意義[J];臨床醫(yī)學;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裕杰;蔣廷旺;韓志君;周曄;孫懿;鄧安梅;仲人前;;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Th17細胞培養(yǎng)與純化[A];全國臨床免疫檢驗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臨床免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應琳;李和權;周建英;;Th17細胞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中作用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3 周運恒;榮光華;熊怡松;朱燁;耿紅蓮;楊再興;仲人前;;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病人血清中Th17相關細胞因子的變化[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榮光華;周運恒;仲人前;;主要Th17相關細胞因子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水平及其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5 楊洵哲;張婷;王立;孔芳;張奉春;;Th17細胞與調節(jié)性T細胞平衡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初探[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6 張景博;馬道新;朱效娟;曲迅;彭軍;紀春巖;侯明;;Th17、Th1和Tc1細胞亞群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中的變化及意義[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7 韓麗娜;張亞晶;楊庭樹;郭樹理;;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Th1、Th2、Th17亞群免疫反應狀態(tài)[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8 李紅梅;何慶南;李曉燕;帥蘭軍;周頻;易著文;;槐杞黃對哮喘大鼠Th1、Th2、Th17表達及肺泡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屆全國哮喘學術會議暨中國哮喘聯(lián)盟第三次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楊歡;李慶華;肖波;胡玨;張海平;張勇;梁靜慧;吳志國;;從Th1、Th17細胞極化探討IMDC負載P258-73肽段干預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神經(jīng)炎的機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10 李國忠;鐘鏑;陳玉濤;;Th17在人腦梗死灶周損傷中的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師天燕;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特點及Th17細胞在發(fā)病中作用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2 謝三祥;Th1和Th17細胞在口腔扁平苔蘚中的致病機制的初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張曉君;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對小鼠Th17細胞分化增殖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葛劍;Th17、Th1和Tc1細胞亞群在慢性乙型肝炎及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變化及意義[D];山東大學;2010年
5 莫律;自血穴注療法調節(jié)哮喘炎癥相關Th2、Th1、Th17和Treg表達的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6 趙彤;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CCL20的表達及其對Th17細胞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7 楊麗娟;Th17細胞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朱明鑫;CCL20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Th17細胞浸潤心肌的作用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9 孟萍;慢性丙型肝炎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優(yōu)化方案及Th17細胞免疫調控機制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張文君;HIV感染中Th17細胞與消化道上皮屏障完整性關系的實驗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
,本文編號:7390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73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