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脂肪酸激活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NLRP3炎癥小體信號及作用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5 04:10
本文關鍵詞:游離脂肪酸激活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NLRP3炎癥小體信號及作用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的嚴重微血管并發(fā)癥,已成為西方國家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研究表明固有免疫介導的炎癥是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固有免疫系統(tǒng)是機體抵抗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它通常參與炎癥的啟動和擴展,通過模式識別受體激活以識別“自己”和“異己”分子抗原。模式識別受體可通過損傷相關分子模式和病原相關分子模式識別危險信號,啟動炎癥反應,以應答環(huán)境中的感染和組織損傷。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蛋白3(即NLRP3)炎癥小體是固有免疫系統(tǒng)的一員,可被內源性和外源性危險信號激活,繼而觸發(fā)固有免疫,導致胱天蛋白酶Caspase-1激活,促進促炎細胞因子IL-1β、IL-18、IL-33的成熟和分泌,放大促炎反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NLRP3炎癥小體在各種炎癥性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促炎細胞因子在炎癥過程中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血漿游離脂肪酸升高可以導致脂毒性的發(fā)生,具有脂毒性的游離脂肪酸可刺激組織釋放炎癥因子,并與這些炎癥因子共同作用,造成機體代謝器官長期處于低度炎癥狀態(tài)。然而游離脂肪酸是否在腎小球系膜細胞激活NLRP3炎癥小體并參與腎臟炎癥的發(fā)生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NLRP3炎癥小體信號通路在棕櫚酸以及活性氧(ROS)抑制劑NAC作用下腎小球系膜細胞的表達,旨在探討高脂介導的NLRP3炎癥小體信號通路在腎臟炎癥反應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找到以NLRP3炎癥小體信號通路為治療靶點的新思路。方法:(1)細胞培養(yǎng)及分組:體外培養(yǎng)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以棕櫚酸(PA)作為刺激因子,活性氧抑制劑NAC作為阻斷劑,分別設置以下三組:①正常對照組(NC組):培養(yǎng)基含5.6 mmol/L葡萄糖;②棕櫚酸組(HPA組):設定棕櫚酸濃度梯度3個組,HPA1組:培養(yǎng)基含0.05 mmol/L棕櫚酸;HPA2組:培養(yǎng)基含0.1 mmol/L棕櫚酸;HPA3組:培養(yǎng)基含0.15 mmol/L棕櫚酸;③高棕櫚酸+NAC組(NAC+HPA組):0.15 mmol/L棕櫚酸培養(yǎng)基內預先加入10μmol/L NAC阻斷活性氧的產生,以觀察活性氧在棕櫚酸激活NLRP3炎癥小體信號中的作用。(2)各組細胞分別培養(yǎng)6h、9h、12h后,使用蛋白免疫印跡法和RT-PCR分別檢測各組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m RNA的表達。(3)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ˉ±s)表示,各組間比較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使用q檢驗,組內比較使用獨立樣本均數t檢驗,檢驗標準a=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棕櫚酸刺激系膜細胞NLRP3炎癥小體信號分子的表達變化:與正常對照組相比,不同作用濃度和時間的棕櫚酸組均可上調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m RNA表達(P0.05),且呈一定的濃度和時間依賴性,其中NLRP3以0.15mmol/L棕櫚酸作用9h表達最強;Caspase-1、IL-1β以0.15mmol/L棕櫚酸作用12h表達最強。(2)NAC干預阻斷活性氧后,棕櫚酸作用的腎小球系膜細胞NLRP3炎癥小體信號分子的表達變化:與單純高棕櫚酸組相比,預先加入NAC阻斷氧化應激可阻止棕櫚酸誘導的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及m RNA表達增強(P0.05)。結論:棕櫚酸可能通過氧化應激機制誘導腎小球系膜細胞NLRP3炎癥小體信號的活化,這可能是游離脂肪酸介導腎臟炎癥反應的機制之一。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 NLRP3炎癥小體 棕櫚酸 氧化應激 炎癥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87.2;R692.9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3
- 材料與方法13-28
- 結果28-38
- 討論38-45
- 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52
- 英漢縮略詞對照表52-54
- 致謝54-55
- 炎癥小體與腎臟疾病研究進展(綜述)55-65
- 參考文獻61-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柳飛;唐萬欣;黃頌敏;;P_(21)在腎小球系膜細胞的表達變化及意義[J];華西醫(yī)學;2006年03期
2 蔣更如,孫喜元,馮菡芳,左靜南;腎小球系膜細胞三維立體培養(yǎng)方法的構建[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年04期
3 劉暉;李治國;楊方;李平;;高糖對腎小球系膜細胞影響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9年04期
4 姚合斌;潘長玉;;腎小球系膜細胞與糖尿病腎病[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5 薛記蓮;鄭藝花;鄒貴勉;;腎小球系膜細胞及其相關疾病[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3年10期
6 趙維玲,何小解,李長鋼,易著文,吳小川;維生素E對腎小球系膜細胞一氧化氮分泌及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表達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4年09期
7 王榮;李曉玫;;黃芪當歸合劑通過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活性影響腎小球系膜細胞表型變化[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年S1期
8 張曉潔,陳香美,馮哲,傅博,劉維萍,蔡廣研;高糖對腎小球系膜細胞間通訊功能的影響[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5年08期
9 魏倩萍;鄧華聰;趙R,
本文編號:480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4807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