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瓦特因子與膀胱收縮指數(shù)評估前列腺增生癥術后療效的效能
發(fā)布時間:2021-08-01 22:42
目的:收集前列腺增生癥(BPH)患者術前及術后臨床資料,比較經(jīng)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前后的尿動力學參數(shù)和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探究最大瓦特因子(WFmax)和膀胱收縮指數(shù)(BCI)在預測TURP術后療效的效能,并對兩者進行比較,探索相關影響因素。方法:收集2015-2017年邵陽市中心醫(yī)院100例BPH患者臨床資料、TURP手術前后的尿動力學參數(shù)及IPSS評分。首先,將患者分別依據(jù)WFmax及BCI數(shù)值進行分組:1、以WFmax分為1、2、3、4組,組值分別為WFmax≤5、5<WFmax≤10、10<WFmax≤15、WFmax>15;2、以BCI分為I、II、III、IV組,組值分別為BCI≤50、50<BCI≤100、100<BCI≤150、BCI>150。然后,分析各臨床資料、尿動力學參數(shù)與WFmax、BCI的相關性,分別比較WFmax及BCI各自四組手術前后參數(shù)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殘余尿量(PVR)、IPSS評分的組內(nèi)和組間差異,并對各參數(shù)的手術前后差值進行組間比較。最后,根據(jù)ROC曲線探究和比較...
【文章來源】:南華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手術前后IPSS-V評分比較(WFmax)
表 3.11 手術前后 IPSS-V 組間及組內(nèi)比較(BCI)組別 術前IPSS-V 術后IPSS-V t PI組II組III組IV組9.3±4.210.1±3.910.3±4.413.3±1.55.8±3.83.5±2.64.5±2.33.0±1.02.169.577.364.860.044 *0.000***0.000***0.000***FP0.5300.0632.8230.010*注: * P<0.05;** P<0.01;*** P<0.001。
前后組內(nèi)配對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手術前、后 IPSS-S 評分的四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3.13)。表 3.12 手術前后 IPSS-S 組間及組內(nèi)比較(WFmax)組別 術前IPSS-S 術后IPSS-S t P1組2組3組4組13.1±2.111.8±2.810.8±3.611.0±3.74.3±1.84.8±2.54.4±2.54.1±3.24.507.035.375.400.004**0.000***0.000***0.000***FP1.2050.3120.6520.583注: * P<0.05;** P<0.01;*** P<0.0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逼尿肌活力低下對良性前列腺梗阻患者經(jīng)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療效的影響[J]. 鐘萍,趙耀瑞,楊福江,朱國輝.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7 (11)
[2]最大自由尿流率聯(lián)合殘余尿對膀胱出口梗阻致排尿障礙的評估作用[J]. 任衢軍,成澤民,杜義堂,曾東升,黃超,袁宗琳. 醫(yī)學綜述. 2015(24)
[3]尿動力學檢查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診治意義[J]. 曲樹新,劉洋,王長林,李浩銘,許廣志,王宏志,單戈.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4)
[4]經(jīng)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療效與術前膀胱逼尿肌壓力的相關性研究[J]. 王棟,許克新,張曉鵬,胡浩,方志偉,王曉峰.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4 (03)
[5]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創(chuàng)治療研究進展[J]. 張海彬,王家強,孫文濤,王焱旻,李義.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07)
[6]術前膀胱逼尿肌收縮力對BPH患者TURP后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J]. 耿進成,王武,馮連成,黃金星,劉軍,王征,馬淵. 山東醫(yī)藥. 2011(10)
[7]1026例男性尿流率調(diào)查[J]. 周文龍,孫?,邵遠,張翀宇,祝宇,黃欣,吳瑜璇,劉定益,李恩才,沈鑫源,沈周俊.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08(06)
[8]合并逼尿肌收縮減弱的良性前列腺增生12例患者手術療效觀察[J]. 宋永勝,單立平,殷波,張輝,費翔.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07(09)
[9]浦東新區(qū)50歲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癥流行病學調(diào)查[J]. 石泉,姜寧,王國增,趙玉隆,章璟,李健,顧燕,許夢清,馬杰.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06(07)
[10]良性前列腺增生逼尿肌形態(tài)和功能變化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 王東文,雙衛(wèi)兵.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04(08)
碩士論文
[1]兩種數(shù)值型逼尿肌收縮力指標在接受TURP治療患者中應用價值比較[D]. 鐘萍.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8
[2]逼尿肌收縮強度(WF)在評估逼尿肌收縮功能中的應用研究[D]. 劉丹丹.華中科技大學 2016
[3]逼尿肌活力低下的BPO患者臨床特點及TURP療效研究[D]. 楊福江.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16375
【文章來源】:南華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手術前后IPSS-V評分比較(WFmax)
表 3.11 手術前后 IPSS-V 組間及組內(nèi)比較(BCI)組別 術前IPSS-V 術后IPSS-V t PI組II組III組IV組9.3±4.210.1±3.910.3±4.413.3±1.55.8±3.83.5±2.64.5±2.33.0±1.02.169.577.364.860.044 *0.000***0.000***0.000***FP0.5300.0632.8230.010*注: * P<0.05;** P<0.01;*** P<0.001。
前后組內(nèi)配對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手術前、后 IPSS-S 評分的四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3.13)。表 3.12 手術前后 IPSS-S 組間及組內(nèi)比較(WFmax)組別 術前IPSS-S 術后IPSS-S t P1組2組3組4組13.1±2.111.8±2.810.8±3.611.0±3.74.3±1.84.8±2.54.4±2.54.1±3.24.507.035.375.400.004**0.000***0.000***0.000***FP1.2050.3120.6520.583注: * P<0.05;** P<0.01;*** P<0.0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逼尿肌活力低下對良性前列腺梗阻患者經(jīng)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療效的影響[J]. 鐘萍,趙耀瑞,楊福江,朱國輝.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7 (11)
[2]最大自由尿流率聯(lián)合殘余尿對膀胱出口梗阻致排尿障礙的評估作用[J]. 任衢軍,成澤民,杜義堂,曾東升,黃超,袁宗琳. 醫(yī)學綜述. 2015(24)
[3]尿動力學檢查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診治意義[J]. 曲樹新,劉洋,王長林,李浩銘,許廣志,王宏志,單戈.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4)
[4]經(jīng)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療效與術前膀胱逼尿肌壓力的相關性研究[J]. 王棟,許克新,張曉鵬,胡浩,方志偉,王曉峰.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4 (03)
[5]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創(chuàng)治療研究進展[J]. 張海彬,王家強,孫文濤,王焱旻,李義.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07)
[6]術前膀胱逼尿肌收縮力對BPH患者TURP后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J]. 耿進成,王武,馮連成,黃金星,劉軍,王征,馬淵. 山東醫(yī)藥. 2011(10)
[7]1026例男性尿流率調(diào)查[J]. 周文龍,孫?,邵遠,張翀宇,祝宇,黃欣,吳瑜璇,劉定益,李恩才,沈鑫源,沈周俊.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08(06)
[8]合并逼尿肌收縮減弱的良性前列腺增生12例患者手術療效觀察[J]. 宋永勝,單立平,殷波,張輝,費翔.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07(09)
[9]浦東新區(qū)50歲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癥流行病學調(diào)查[J]. 石泉,姜寧,王國增,趙玉隆,章璟,李健,顧燕,許夢清,馬杰.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06(07)
[10]良性前列腺增生逼尿肌形態(tài)和功能變化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 王東文,雙衛(wèi)兵.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04(08)
碩士論文
[1]兩種數(shù)值型逼尿肌收縮力指標在接受TURP治療患者中應用價值比較[D]. 鐘萍.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8
[2]逼尿肌收縮強度(WF)在評估逼尿肌收縮功能中的應用研究[D]. 劉丹丹.華中科技大學 2016
[3]逼尿肌活力低下的BPO患者臨床特點及TURP療效研究[D]. 楊福江.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16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33163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