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內異位前列腺1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12 00:14
<正>膀胱內異位前列腺是指在膀胱內出現(xiàn)前列腺組織,在臨床上較為罕見,容易誤診為膀胱腫瘤,我院泌尿外科最近收治了1例膀胱內異位前列腺患者,現(xiàn)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患者,男,34歲,因左側腰痛半年余于2020年4月入院;颊甙肽昵伴_始反復出現(xiàn)左側腰痛,
【文章來源】:江西醫(yī)藥. 2020,55(12)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膀胱內腫物位于膀胱三角區(qū)
泌尿系CT未提示膀胱內腫物
1894年,Jores等[1]首次提及異位前列腺組織,此后國內外相繼有文獻報道。異位前列腺可發(fā)生于前列腺外多個組織,最常好發(fā)于泌尿系統(tǒng),如膀胱、尿道、輸尿管;其次為男性生殖系統(tǒng),如睪丸、附睪、陰莖;泌尿生殖系統(tǒng)外的異位相對罕見,主要發(fā)生于直腸、膀胱直腸間隙、肛管、脾臟等部位,亦有發(fā)生于女性宮頸和陰道的報道[2]。膀胱內異位前列腺可發(fā)生于不同年齡段,最常見于老年男性,青少年病例亦偶有報道。異位前列腺臨床表現(xiàn)多樣,膀胱內異位前列腺主要表現(xiàn)為無痛性肉眼血尿與排尿困難,同時可伴有膀胱刺激癥狀,少數(shù)患者無癥狀,體檢或手術時偶然發(fā)現(xiàn)。膀胱內異位前列腺好發(fā)于輸尿管口和膀胱三角區(qū),膀胱頸、膀胱頂壁、膀胱側壁、膀胱后壁等相對罕見。異位前列腺的病因未明,發(fā)生機制主要包括三種學說:胚胎發(fā)育殘余、胚胎粘膜下遷移、慢性炎癥引起的化生改變[3]。本例患者青年男性,異位前列腺組織發(fā)生于膀胱三角區(qū),胚胎發(fā)育殘余學說解釋較為合理,胚胎時期殘存于膀胱的前列腺組織,在一定條件刺激下,形成了膀胱內異位前列腺。由于該病無特異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檢查和膀胱鏡檢查亦不能提供有效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主要依據(jù)術后病理組織學檢查,容易誤診為膀胱腫瘤,并有膀胱內異位前列腺組織被誤診為膀胱腫瘤而行膀胱切除術的報道[4]。該病例術前影像學資料均未提示膀胱腫物,術中偶然發(fā)現(xiàn),術后病理提示為前列腺組織,隨訪3個月無復發(fā)。在治療方面,膀胱內異位前列腺患者采取經(jīng)尿道電切術或手術切除可以取得不錯的療效,達到治愈的標準。大部分預后良好,少數(shù)患者術后出現(xiàn)復發(fā)[5]。部分學者主張保守治療,但遠期療效尚未確切,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傊,雖然膀胱異位前列腺組織臨床罕見,且考慮為良性病變,但仍存在癌變的風險,應引起重視,Gardner等[6]報道過一例膀胱內異位前列腺組織中出現(xiàn)腺癌的罕見病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膀胱血腫的CT診斷與鑒別診斷[J]. 李靜,閆智杰,尹生江,劉妍姝,劉由軍. 江西醫(yī)藥. 2015(10)
[2]膀胱內異位前列腺初診膀胱腫瘤1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 黃進,姚林方,甘衛(wèi)東,郭宏騫.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14(11)
[3]異位前列腺癌膀胱內轉移一例報告[J]. 阿布力米提·木合塔爾,地力夏提·吾買爾.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1 (05)
[4]膀胱內異位前列腺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 李偉,梁建波,玉海,藍志相,丁志敏.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10(01)
本文編號:3132224
【文章來源】:江西醫(yī)藥. 2020,55(12)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膀胱內腫物位于膀胱三角區(qū)
泌尿系CT未提示膀胱內腫物
1894年,Jores等[1]首次提及異位前列腺組織,此后國內外相繼有文獻報道。異位前列腺可發(fā)生于前列腺外多個組織,最常好發(fā)于泌尿系統(tǒng),如膀胱、尿道、輸尿管;其次為男性生殖系統(tǒng),如睪丸、附睪、陰莖;泌尿生殖系統(tǒng)外的異位相對罕見,主要發(fā)生于直腸、膀胱直腸間隙、肛管、脾臟等部位,亦有發(fā)生于女性宮頸和陰道的報道[2]。膀胱內異位前列腺可發(fā)生于不同年齡段,最常見于老年男性,青少年病例亦偶有報道。異位前列腺臨床表現(xiàn)多樣,膀胱內異位前列腺主要表現(xiàn)為無痛性肉眼血尿與排尿困難,同時可伴有膀胱刺激癥狀,少數(shù)患者無癥狀,體檢或手術時偶然發(fā)現(xiàn)。膀胱內異位前列腺好發(fā)于輸尿管口和膀胱三角區(qū),膀胱頸、膀胱頂壁、膀胱側壁、膀胱后壁等相對罕見。異位前列腺的病因未明,發(fā)生機制主要包括三種學說:胚胎發(fā)育殘余、胚胎粘膜下遷移、慢性炎癥引起的化生改變[3]。本例患者青年男性,異位前列腺組織發(fā)生于膀胱三角區(qū),胚胎發(fā)育殘余學說解釋較為合理,胚胎時期殘存于膀胱的前列腺組織,在一定條件刺激下,形成了膀胱內異位前列腺。由于該病無特異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檢查和膀胱鏡檢查亦不能提供有效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主要依據(jù)術后病理組織學檢查,容易誤診為膀胱腫瘤,并有膀胱內異位前列腺組織被誤診為膀胱腫瘤而行膀胱切除術的報道[4]。該病例術前影像學資料均未提示膀胱腫物,術中偶然發(fā)現(xiàn),術后病理提示為前列腺組織,隨訪3個月無復發(fā)。在治療方面,膀胱內異位前列腺患者采取經(jīng)尿道電切術或手術切除可以取得不錯的療效,達到治愈的標準。大部分預后良好,少數(shù)患者術后出現(xiàn)復發(fā)[5]。部分學者主張保守治療,但遠期療效尚未確切,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傊,雖然膀胱異位前列腺組織臨床罕見,且考慮為良性病變,但仍存在癌變的風險,應引起重視,Gardner等[6]報道過一例膀胱內異位前列腺組織中出現(xiàn)腺癌的罕見病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膀胱血腫的CT診斷與鑒別診斷[J]. 李靜,閆智杰,尹生江,劉妍姝,劉由軍. 江西醫(yī)藥. 2015(10)
[2]膀胱內異位前列腺初診膀胱腫瘤1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 黃進,姚林方,甘衛(wèi)東,郭宏騫.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14(11)
[3]異位前列腺癌膀胱內轉移一例報告[J]. 阿布力米提·木合塔爾,地力夏提·吾買爾.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1 (05)
[4]膀胱內異位前列腺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 李偉,梁建波,玉海,藍志相,丁志敏.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10(01)
本文編號:3132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31322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