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腎臟和腎移植術后早期移植腎臟功能的3.0T DT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4 13:02
本研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正常腎臟3.0T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研究目的:評估腎臟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DTI)檢查的可行性,觀察正常腎臟3.0TMR DTI參數(shù)值特點及擴散張量纖維示蹤圖(DTT)圖像特征。資料與方法:采用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3.0T超導磁共振掃描儀,結合呼吸觸發(fā)技術,對30名健康志愿者行雙側腎臟斜冠狀面DTI檢查,在6個非共線性方向施加擴散敏感梯度場,b值采用0,300s/mm2,分別測量計算雙腎皮髓質FA值及ADC值,采用配對樣本檢驗分別比較雙腎皮質間、雙腎髓質間以及每側腎臟皮髓質間FA值、ADC值的差異,同時在Simens Syngo后處理工作站采用Nero3D軟件重建雙腎DTT圖,觀察其圖像特征。結果:(1)雙腎皮質間、雙腎髓質間FA值及ADC值均無明顯差異(P>0.05)(2)’腎臟皮質FA值(0.32±0.04)明顯低于髓質FA值(0.70±0.05),皮質ADC值(2.83±0.20×10-3mm2/s)明顯高于髓質ADC值(2.560.18×10-3mm2/s),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DTT圖顯...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符號說明
前言
研究現(xiàn)狀、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正常腎臟3.0 T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MR檢查設備及方法
1.2.1 檢查設備
1.2.2 檢查方法及掃描參數(shù)
1.3 圖像處理及評價方法
1.3.1 圖像處理
1.3.2 圖像質量評價
1.3.3 興趣區(qū)選取
1.4 觀察項目及分析指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DTI圖像質量評價
2.2 正常腎臟DTI圖像特點
2.3 正常腎臟DTI參數(shù)值特點
2.4 正常腎臟DTT圖像特點
3 討論
3.1 概述
3.2 成像設備及掃描參數(shù)的選擇
3.3 正常腎臟擴散定量值及DTT圖像特征
4 小結
二、DTI評價腎移植術后早期移植腎功能的初步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1.1.1 研究對象
1.1.2 分組
1.3 移植腎穿刺活檢及病理學檢查
1.4 MR檢查設備及方法
1.4.1 檢查設備
1.4.2 檢查方法及掃描參數(shù)
1.5 圖像處理
1.5.1 圖像處理
1.5.2 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 ROI)的選取
1.6 觀察項目及分析指標
1.7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組別腎臟DTI圖像表現(xiàn)
2.2 病理結果
2.3 不同組別皮髓質間腎臟FA值、ADC值對比
2.4 不同組別間皮髓質FA值、ADC值對比
2.5 移植腎皮髓質FA值、ADC值與Scr、eGFR相關性
2.6 移植腎髓質FA值、皮質ADC值及髓質ADC值鑒別診斷效能對比
3 討論
3.1 不同組別皮髓質間FA值及ADC值對比
3.2 不同組別間皮髓質FA值及ADC值對比
3.3 移植腎皮髓質FA值、ADC值與Scr、eGFR相關性
3.4 移植腎髓質FA值、皮質ADC值及髓質ADC值鑒別診斷效能對比
3.5 不同組別DTI圖像特點
3.6 不足
4 小結
結論
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附錄
綜述 磁共振擴散成像技術評價移植腎功能的研究進展
1 腎臟解剖生理基礎
1.1 解剖基礎
1.2 生理基礎
2 擴散加權成像
2.1 基本原理
2.2 正常腎臟DWI表現(xiàn)
2.3 DWI在移植腎功能評價方面的研究
3 擴散張量成像
3.1 基本原理
3.2 正常腎臟DTI表現(xiàn)
3.3 DTI在移植腎功能評價方面的研究
4 不足
5 展望
綜述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0T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診斷前列腺外周帶癌的初步研究[J]. 李春媚,陳敏,李颯英,趙旭娜,張晨,周誠.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2(03)
[2]MR擴散加權成像在慢性腎病腎功能損害方面的價值研究[J]. 徐學勤,林曉珠,陳克敏,凌華威,李曉,徐耀文,陳楠.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1(09)
[3]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診斷移植腎急性排異的應用研究[J]. 許晶晶,肖文波,張雷,張敏鳴. 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02)
本文編號:3082229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符號說明
前言
研究現(xiàn)狀、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正常腎臟3.0 T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MR檢查設備及方法
1.2.1 檢查設備
1.2.2 檢查方法及掃描參數(shù)
1.3 圖像處理及評價方法
1.3.1 圖像處理
1.3.2 圖像質量評價
1.3.3 興趣區(qū)選取
1.4 觀察項目及分析指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DTI圖像質量評價
2.2 正常腎臟DTI圖像特點
2.3 正常腎臟DTI參數(shù)值特點
2.4 正常腎臟DTT圖像特點
3 討論
3.1 概述
3.2 成像設備及掃描參數(shù)的選擇
3.3 正常腎臟擴散定量值及DTT圖像特征
4 小結
二、DTI評價腎移植術后早期移植腎功能的初步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1.1.1 研究對象
1.1.2 分組
1.3 移植腎穿刺活檢及病理學檢查
1.4 MR檢查設備及方法
1.4.1 檢查設備
1.4.2 檢查方法及掃描參數(shù)
1.5 圖像處理
1.5.1 圖像處理
1.5.2 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 ROI)的選取
1.6 觀察項目及分析指標
1.7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組別腎臟DTI圖像表現(xiàn)
2.2 病理結果
2.3 不同組別皮髓質間腎臟FA值、ADC值對比
2.4 不同組別間皮髓質FA值、ADC值對比
2.5 移植腎皮髓質FA值、ADC值與Scr、eGFR相關性
2.6 移植腎髓質FA值、皮質ADC值及髓質ADC值鑒別診斷效能對比
3 討論
3.1 不同組別皮髓質間FA值及ADC值對比
3.2 不同組別間皮髓質FA值及ADC值對比
3.3 移植腎皮髓質FA值、ADC值與Scr、eGFR相關性
3.4 移植腎髓質FA值、皮質ADC值及髓質ADC值鑒別診斷效能對比
3.5 不同組別DTI圖像特點
3.6 不足
4 小結
結論
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附錄
綜述 磁共振擴散成像技術評價移植腎功能的研究進展
1 腎臟解剖生理基礎
1.1 解剖基礎
1.2 生理基礎
2 擴散加權成像
2.1 基本原理
2.2 正常腎臟DWI表現(xiàn)
2.3 DWI在移植腎功能評價方面的研究
3 擴散張量成像
3.1 基本原理
3.2 正常腎臟DTI表現(xiàn)
3.3 DTI在移植腎功能評價方面的研究
4 不足
5 展望
綜述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0T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診斷前列腺外周帶癌的初步研究[J]. 李春媚,陳敏,李颯英,趙旭娜,張晨,周誠.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2(03)
[2]MR擴散加權成像在慢性腎病腎功能損害方面的價值研究[J]. 徐學勤,林曉珠,陳克敏,凌華威,李曉,徐耀文,陳楠.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1(09)
[3]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診斷移植腎急性排異的應用研究[J]. 許晶晶,肖文波,張雷,張敏鳴. 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02)
本文編號:30822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30822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