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ndin-4對高糖刺激下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自噬的影響及機制
發(fā)布時間:2018-09-13 12:21
【摘要】:[背景]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見且嚴重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其患病率日益增加。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DN已成為終末期腎病的主要病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DN的發(fā)病機制復(fù)雜,至今尚未明確,而目前的治療手段僅能延緩卻未能阻斷DN進展。因此,探索DN的發(fā)病機制,尋找新的治療靶點,已成為當今醫(yī)學領(lǐng)域研究的熱點與難點。 腎小球系膜細胞(Mesangial cells, MCs)是腎臟重要的固有細胞之一,具有維持腎小球系膜區(qū)細胞外基質(zhì)(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代謝平衡的重要作用。ECM合成與降解的平衡對維護組織器官穩(wěn)態(tài)至關(guān)重要。在DN的發(fā)病機制中,葡萄糖毒性引起MCs功能障礙,ECM合成與降解失衡,膠原蛋白、纖維連接蛋白、層粘連蛋白等ECM成分在腎小球系膜區(qū)蓄積,最終導致腎小球系膜區(qū)擴張和腎小球硬化等DN主要的病理學改變。 Ⅰ型膠原蛋白(Collagen I, Col-Ⅰ)是由MCs合成并分泌的一種主要的系膜ECM成分,也是DN晚期腎小球硬化的標志產(chǎn)物。既往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高糖誘導MCs高表達并分泌Col-Ⅰ,與此同時Col-Ⅰ還能反作用于MCs,引起多種蛋白表達的變化及細胞凋亡。研究認為高糖通過激活轉(zhuǎn)化生長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等促進MCs合成Col-Ⅰ;高糖還能通過抑制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降低MCs對系膜基質(zhì)中Col-Ⅰ的降解。最近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另一種不同于MMPs的Col-Ⅰ降解途徑。 自噬是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中的一種依賴溶酶體降解異常細胞質(zhì)成分或受損細胞器的細胞內(nèi)降解途徑,對維護細胞內(nèi)穩(wěn)態(tài)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量研究證實自噬在多種生理、病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與藥物性腎損傷、缺血再灌注腎損傷、腎臟衰老等腎臟疾病密切相關(guān),但是自噬在DN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尚未明確。最近研究報道指出小鼠肺泡上皮細胞、大鼠心肌成纖維細胞等細胞能通過自噬降解Col-Ⅰ,可見自噬具有一定的抵抗組織器官纖維化的作用。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DM患者和DM小鼠腎臟組織中的自噬水平明顯降低,高糖培養(yǎng)的小鼠足細胞的自噬水平也明顯降低。但是,自噬在葡萄糖毒性損傷MCs中的變化和功能仍不清楚。因此,我們假設(shè)高糖損傷MCs的自噬功能,MCs自噬抑制可能參與了DN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這可能是因為自噬具有細胞內(nèi)降解Col-Ⅰ、維護ECM代謝平衡的腎臟保護作用。 胰高血糖素樣肽(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是一種由腸道L細胞分泌的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肽類激素。GLP-1與GLP-1受體(GLP-1receptor, GLP-1R)結(jié)合后,通過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抑制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抑制食欲、延緩胃排空等途徑降低血糖。Exendin-4是從美國西南部巨蜥蜴唾液中分離所得的GLP-1類似物,已被研發(fā)為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艾塞那肽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發(fā)現(xiàn)Exendin-4除了降低血糖、保護胰島β細胞的作用以外,還具有保護腎臟的作用。在調(diào)節(jié)ECM代謝方面,Exendin-4具有逆轉(zhuǎn)高糖狀態(tài)下ECM合成與降解失衡的作用。目前,Exendin-4發(fā)揮腎臟保護作用的具體機制尚未研究透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能量感受器,廣泛表達于所有類型的腎臟細胞。AMPK還是調(diào)控細胞生長、凋亡、自噬等多種生命過程的重要激酶,其磷酸化活性降低與DN的發(fā)生發(fā)展關(guān)系密切。我們研究證實Exendin-4通過激活A(yù)MPK信號通路改善由高糖誘導的大鼠MCs功能障礙。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GLP-1和Exendin-4分別通過提高胰島β細胞、肝細胞的自噬水平抵抗葡萄糖、脂肪酸損傷細胞。但是,Exendin-4是否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細胞自噬功能保護MCs、維護ECM代謝平衡,國內(nèi)外均未見研究報道。因此,我們假設(shè)在高糖損傷MCs中,細胞自噬抑制與AMPK磷酸化活性降低有關(guān);Exendin-4可能通過激活A(yù)MPK增強MCs自噬功能,減少高糖誘導的Col-Ⅰ蓄積。 關(guān)于MCs自噬在高糖誘導Col-Ⅰ蓄積中的作用以及Exendin-4對高糖刺激下MCs自噬功能的影響,目前國內(nèi)外暫無研究報道。研究并理解其中的細胞及分子機制,對于探索DN發(fā)病機制以及尋找新治療靶點至關(guān)重要。因此,本課題以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株HBZY-1作為研究對象,首先通過體外培養(yǎng)HBZY-1細胞觀察高糖對HBZY-1細胞自噬功能及細胞內(nèi)Col-Ⅰ含量的影響,然后利用自噬增強劑雷帕霉素探討MCs自噬在高糖誘導Col-Ⅰ蓄積中的作用,最后研究Exendin-4對高糖刺激下MCs自噬功能的影響和機制,旨在為DN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并尋找新思路。 本課題由以下兩個章節(jié)的研究組成: 第一章大鼠系膜細胞自噬在高糖誘導Ⅰ型膠原蛋白蓄積中的變化與作用 [目的] 1.觀察高糖對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株HBZY-1自噬功能的影響; 2.觀察高糖對HBZY-1細胞內(nèi)Col-Ⅰ含量的影響; 3.探討自噬在高糖誘導HBZY-1細胞內(nèi)Col-Ⅰ蓄積中的作用。 [方法] 1.細胞培養(yǎng):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低糖培養(yǎng)基,于37℃、5%C02培養(yǎng)箱內(nèi)傳代培養(yǎng)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株HBZY-1. 2.實驗分組:正常對照組(NG組,5.6mmol/L D-葡萄糖)、高滲對照組(Man組,5.6mmol/L D-葡萄糖+24.4mmol/LD-甘露醇)、高糖組(HG組,30mmol/LD-葡萄糖)、雷帕霉素組(NG+R組,5.6mmol/L D-葡萄糖+10nmol/L雷帕霉素)、高糖聯(lián)合雷帕霉素處理組(HG+R組,30mmol/L D-葡萄糖+10nmol/L雷帕霉素)。 3.高糖條件培養(yǎng)HBZY-1細胞,分別于Oh、12h、24h、36h、48h、72h提取細胞全蛋白,應(yīng)用免疫印跡法檢測高糖刺激不同時間點后HBZY-1細胞內(nèi)自噬體形成標志蛋白LC3-Ⅱ的表達或HBZY-1細胞內(nèi)Col-Ⅰ的含量。 4.為了排除刺激時間與滲透壓對HBZY-1細胞自噬的影響,分三組(NG組、Man組及HG組)培養(yǎng)HBZY-1細胞,以高糖條件下HBZY-1細胞LC3-Ⅱ蛋白表達差異最顯著的時間點作為研究終點,提取三組細胞總RNA及全蛋白;應(yīng)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三組細胞自噬相關(guān)基因Atg5、Atg7mRNA的相對表達量(2-△△口計算法);應(yīng)用免疫印跡法檢測三組細胞自噬相關(guān)蛋白LC3和Beclin-1、自噬降解底物SQSTM1/P62蛋白的表達,采用Quantity One4.5.2軟件進行半定量分析,以管家基因編碼的β-actin蛋白作為內(nèi)參,計算目的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5.為了排除刺激時間與滲透壓對HBZY-1細胞內(nèi)Col-Ⅰ含量的影響,分三組(NG組、Man組及HG組)培養(yǎng)HBZY-1細胞,以高糖條件下HBZY-1細胞Col-Ⅰ蛋白表達差異最顯著的時間點作為研究終點,提取三組細胞全蛋白;應(yīng)用免疫印跡法,以管家基因編碼的β-actin蛋白作為內(nèi)參,半定量分析三組細胞Col-Ⅰ的相對表達量。 6.分四組(NG組、NG+R組、HG組、HG+R組)培養(yǎng)HBZY-1細胞,以高糖條件下HBZY-1細胞LC3-Ⅱ和Col-Ⅰ表達均有顯著差異的時間點作為研究終點,提取四組細胞全蛋白;應(yīng)用免疫印跡法,以管家基因編碼的β-actin蛋白作為內(nèi)參,半定量分析四組細胞LC3-II和Col-Ⅰ的相對表達量。 7.統(tǒng)計學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各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多組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組間多重比較采用LSD法;若方差不齊時,采用Welch法近似方差分析進行校正,組間多重比較采用Dunnett's T3法。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 1.高糖環(huán)境下HBZY-1細胞自噬體形成標志蛋白LC3-Ⅱ的表達量隨時間變化的特點: 高糖刺激HBZY-1細胞36小時(HG36h)后,LC3-Ⅱ蛋白的表達量較HG Oh顯著降低(P=0.018),并隨著刺激時間延長逐漸降低(P0.01); HG72h HBZY-1細胞LC3-Ⅱ蛋白的表達量最低,與HG36h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8)。因此選用72小時作為研究高糖對HBZY-1細胞自噬功能影響的研究終點。 2.高糖對HBZY-1細胞自噬相關(guān)基因Atg5mRNA、Atg7mRNA表達的影響: HG組HBZY-1細胞Atg5mRNA的表達量顯著降低,較NG組下調(diào)約3.5倍(P=0.022);HG組HBZY-1細胞Atg7mRNA的表達量顯著降低,較NG組下調(diào)約2.5倍(P=0.011);NG組與Man組HBZY-1細胞自噬相關(guān)基因Atg5和Atg7的表達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高糖對HBZY-1細胞自噬相關(guān)蛋白LC3-Ⅱ、Beclin-1和自噬降解底物SQSTM1/p62表達的影響: HG組HBZY-1細胞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達量均較NG組顯著降低(P=0.019,P=0.012);HG組HBZY-1細胞SQSTM1/p62蛋白的表達量較NG組顯著增加(P=0.000);NG組與Man組HBZY-1細胞自噬相關(guān)蛋白LC3-Ⅱ、Beclin-1和自噬降解底物SQSTM1/p62的表達均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4.高糖環(huán)境下HBZY-1細胞內(nèi)Col-Ⅰ含量隨時間變化的特點: 高糖刺激72小時(HG72h)后,HBZY-1細胞內(nèi)Col-Ⅰ蛋白的含量較HG Oh顯著增多(P=0.000);其它時間點HBZY-1細胞內(nèi)Col-Ⅰ蛋白的含量與HG Oh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選用72小時作為研究高糖對HBZY-1細胞內(nèi)Col-Ⅰ含量影響的研究終點。 5.高糖對HBZY-1細胞內(nèi)Col-Ⅰ含量的影響: HG組HBZY-1細胞內(nèi)Col-Ⅰ的含量顯著增高,是NG組的2倍(P=0.028);NG組與Man組HBZY-1細胞內(nèi)Col-Ⅰ的含量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6.自噬激動劑雷帕霉素對HBZY-1細胞內(nèi)LC3-Ⅱ、Col-Ⅰ表達的影響: 與NG組相比,高糖組HBZY-1細胞內(nèi)LC3-Ⅱ蛋白的表達量顯著降低(P=0.004),Col-I的含量顯著增高(P=0.005);與高糖組相比,給予雷帕霉素干預(yù)后(HG+R組)HBZY-1細胞內(nèi)LC3-Ⅱ蛋白的表達量顯著增高(P=0.039),Col-I的含量顯著降低(P=0.049)。 [結(jié)論] 1.高糖抑制HBZY-1細胞自噬相關(guān)基因和蛋白的表達,其作用與滲透壓無關(guān);可見,在DM狀態(tài)的腎臟中,葡萄糖毒性損傷了MCs的自噬功能。 2.高糖誘導HBZY-1細胞內(nèi)Col-I蓄積,其作用與滲透壓無關(guān)。 3.在高糖誘導HBZY-1細胞內(nèi)Col-I蓄積中,自噬增強與Col-I減少有關(guān)。 4.MCs自噬可能參與降解高糖誘導產(chǎn)生的Col-I,減少Col-I蓄積,具有維護ECM代謝平衡的腎臟保護作用;高糖損傷MCs自噬功能則參與了DN發(fā)病和進展。 第二章Exendin-4對高糖刺激下大鼠系膜細胞自噬的影響和機制 [目的] 1.觀察不同濃度Exendin-4對高糖刺激下HBZY-1細胞自噬功能的影響; 2.觀察高糖對AMPK磷酸化活性的影響及Exendin-4的干預(yù)作用; 3.探討Exendin-4干預(yù)高糖抑制HBZY-1細胞自噬的可能機制。 [方法] 1.細胞培養(yǎng):同第一章。 2.實驗分組:高糖組(HG組,30mmol/L D-葡萄糖)、高糖聯(lián)合lnmol/L Exendin-4組(HG+1nM Ex-4組,30mmol/L D-葡萄糖+1nmol/L Exendin-4).高糖聯(lián)合10nmol/L Exendin-4組(HG+10nM Ex-4組,30mmol/L D-葡萄糖+10nmol/L Exendin-4).高糖聯(lián)合100nmol/L Exendin-4組(HG+100nM Ex-4組,30mmol/L D-葡萄糖+100nmol/L Exendin-4).正常對照組(NG組,5.6mmol/LD-葡萄糖)、10nmol/L Exendin-4組(NG+10nM Ex-4組,5.6mmol/L D-葡萄糖+10nmol/L Exendin-4). 3.高糖、高糖聯(lián)合不同濃度(1.10.100nmol/L)Exendin-4培養(yǎng)HBZY-1細胞,于72h提取各組細胞全蛋白,應(yīng)用免疫印跡法半定量分析四組細胞LC3-Ⅱ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4.分兩組(HG組、HG+10nM Ex-4組)培養(yǎng)HBZY-1細胞,分別于Oh、24h、36h、48h、72h提取細胞全蛋白,應(yīng)用免疫印跡法檢測各組HBZY-1細胞總AMPK (t-AMPK)和磷酸化AMPK (p-AMPK)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5.分四組(NG組、NG+10nM Ex-4組、HG組、HG+lOnM Ex-4組)培養(yǎng)HBZY-1細胞,以高糖條件下HBZY-1細胞AMPK磷酸化蛋白表達差異最顯著的時間點作為研究終點,提取四組細胞全蛋白,應(yīng)用免疫印跡法檢測四組細胞t-AMPK和p-AMPK蛋白的相對表達量。采用p-AMPK/t-AMPK比值表示AMPK磷酸化活性的水平。 6.分四組(NG組、NG+10nM Ex-4組、HG組、HG+10nM Ex-4組)培養(yǎng)HBZY-1細胞,于72h提取四組細胞全蛋白,應(yīng)用免疫印跡法檢測四組細胞LC3-Ⅱ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7.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earman相關(guān)系數(shù)分析Exendin-4濃度與HBZY-1細胞LC3-Ⅱ蛋白表達量的關(guān)系,P0.05認為雙變量存在相關(guān)關(guān)系。余同第一章。 [結(jié)果] 1.不同濃度Exendin-4對高糖刺激下HBZY-1細胞LC3-Ⅱ蛋白表達的影響: 高糖聯(lián)合不同濃度Exendin-4處理的HBZY-1細胞LC3-Ⅱ蛋白的表達量均顯著高于HG組(P=0.000);與%HG+1nM Ex-4組相比,HG+10nM Ex-4組和HG+100nMEx-4組HBZY-1細胞LC3-Ⅱ蛋白的表達量均顯著增高(P=0.001); HG+10nMEx-4組與HG+100nM Ex-4組HBZY-1細胞內(nèi)LC3-Ⅱ蛋白的表達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674)。Spearman相關(guān)系數(shù)分析顯示:高糖環(huán)境下,Exendin-4濃度與HBZY-1細胞LC3-Ⅱ蛋白表達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Spearman相關(guān)系數(shù)=0.91,P=0.000)。 2.高糖刺激下HBZY-1細胞磷酸化AMPK蛋白表達量隨時間變化的特點及Exendin-4的干預(yù)作用: 高糖刺激下,HBZY-1細胞p-AMPK蛋白的表達量降低,其中HG36h和HG48hHBZY-1細胞p-AMPK蛋白表達量降低最明顯;給予10nmol/L Exendin-4干預(yù)后,高糖刺激的各時間點HBZY-1細胞p-AMPK蛋白的表達量相近并高于同時間點高糖組的表達量。 3.Exendin-4對HBZY-1細胞AMPK磷酸化活性的影響: HG組HBZY-1細胞AMPK磷酸化活性(p-AMPK/t-AMPK比值)較NG組顯著降低(P=0.005);HG+10nM Ex-4組HBZY-1細胞AMPK磷酸化活性較HG組顯著增高(P=0.009); 4.Exendin-4對HBZY-1細胞LC3-Ⅱ蛋白表達的影響: HG組HBZY-1細胞LC3-Ⅱ蛋白的表達量較NG組顯著降低(P=0.000):HG+10nMEx-4組HBZY-1細胞LC3-Ⅱ蛋白的表達量較HG組顯著增高(P=0.034)。 [結(jié)論] 1.Exendin-4呈濃度依賴性改善高糖刺激下HBZY-1細胞的自噬功能; 2.高糖抑制HBZY-1細胞AMPK磷酸化活性,Exendin-4可干預(yù)該抑制作用; 3.高糖刺激下HBZY-1細胞AMPK磷酸化活性降低與自噬抑制有關(guān),Exendin-4可能通過激活A(yù)MPK改善高糖刺激下HBZY-1細胞的自噬功能。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87.2;R692
本文編號:2241162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87.2;R69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偉;耿艷;李秀芹;;Exendin-4對2型糖尿病大鼠腎組織MMP-9與TIMP-1表達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21期
2 李錦;白雪源;崔少遠;傅博;陳香美;;雷帕霉素對高糖誘導的腎系膜細胞自噬抑制、氧化損傷和衰老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3 張倩;薛耀明;袁園;江穎娟;王玲;;貝前列素鈉對高糖條件下大鼠系膜細胞細胞外基質(zhì)代謝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12期
4 陳玲;伊力多斯·艾合他木夫;;胰高血糖素樣肽-1生理學作用及其在2型糖尿病中應(yīng)用[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年06期
5 羅勉娜;劉華鋒;;自噬與腎臟疾病[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2009年04期
6 包玉倩;賈偉平;;防治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刻不容緩[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7期
7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試行本)(節(jié)選)[J];中國慢性病預(yù)防與控制;2004年06期
8 王堅;;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防治展望[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年08期
,本文編號:22411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2411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