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影響
本文選題:血液凈化 + 維持性血液透析。 參考:《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6例,隨機分為高通量血液透析(HD)組、低通量血液透析(LD)組和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HD+HP)組,各32例,觀察三組治療6個月后殘余腎功能。結果治療前三組殘余腎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HD+HP組和HD組腎功能殘余均高于LD組(P0.05),但HD+HP組與HD組腎功能殘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通量血液凈化方式和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延能有效延緩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惡化,值得臨床推廣。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blood purification methods on the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2 ~2014 Februa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 flux hemodialysis (HD) group, low flux hemodialysis (LD) group and hemodialysis combined hemoperfusion (HD+HP) group, each of which was observed. The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of the three groups after 6 month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remnants of renal function in group HD+HP and group H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LD (P0.05),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etween group HD+HP and group HD (P0.05). Conclusion high throughput blood purification and blood were found. Dialysis combined with hemoperfusion can effectively delay the deterioration of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作者單位】: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醫(yī)院內科;
【分類號】:R69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海霞;安茂竹;劉子棟;;透析患者保護殘余腎功能的重要性及對策[J];中國血液凈化;2006年03期
2 蔣春波;孫偉;;影響患者殘余腎功能的因素及其中西醫(yī)治療評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7年05期
3 任偉;蘭雷;葉山東;;透析病人保護殘余腎功能的重要性[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2007年04期
4 李俊;楊玉芹;尹慶春;;淺談殘余腎功能保護的一體化策略[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5 王麗妍;張東亮;刁宗禮;劉文虎;;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保護[J];中國血液凈化;2012年02期
6 張怡玲,賈長緒;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觀察[J];透析與人工器官;1994年04期
7 鐘波,楊飛,王寧,李莉,呂海英;慢性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對整體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05年10期
8 張琪琦;安惠霞;姜國濤;劉素雁;;高血脂對腹膜透析患者的殘余腎功能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7年08期
9 蕭杏賢;張益民;;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及其保護[J];世界臨床藥物;2009年02期
10 高召;丁國華;;降壓藥物對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影響[J];世界臨床藥物;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克中;劉洪旗;;慢性腎臟病病人殘余腎功能損害因素的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林愛武;;殘余腎功能對透析治療的重要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學分會2004年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腎臟病學術會議專題講座匯編[C];2004年
3 童孟立;陳佳韻;倪軍;翁寧;;維持性腹膜透析治療對殘余腎功能的影響[A];2012年浙江省腎臟病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童孟立;陳佳韻;倪軍;翁寧;;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變化[A];2011年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腎病分會學術年會暨國家級中醫(yī)藥繼續(xù)教育項目“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與新進展”學習班暨慢性腎臟病中醫(yī)臨床路徑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1年
5 毛海萍;余學清;;腹膜透析如何保護殘余腎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10學術年會專題講座匯編[C];2010年
6 周亦倫;彭立人;;殘余腎功能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4年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7 胡晏珍;鄧躍毅;;尿C方加減對腹膜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保護[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中醫(yī)腎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8年
8 李燕林;黃振炎;鄧波;林棉;鄭倩卿;楊鳳仙;方燦途;林玉珍;張華堂;黃琳;;中藥對血液透析早期殘余腎功能保護作用的研究[A];第十九次全國中醫(yī)腎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郭云珊;袁偉杰;;繼發(fā)性甲旁亢在維持性血透患者殘余腎功能減退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4年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10 李慧敏;李燕林;黃振炎;鄧波;林棉;鄭倩卿;楊鳳仙;方燦途;林玉珍;張華堂;黃琳;;中藥對血液透析早期殘余腎功能保護作用的研究[A];第八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虛證與老年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張燦燦;殘余腎功能是透析病人存活要素[N];健康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冬;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與鈣磷代謝異常及心功能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陳彥仁;腹透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及服用開同與殘余腎功能下降速率的關系[D];浙江大學;2013年
3 俞蘋;蛋白攝入及透析頻率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3年
4 吳利均;保腎片對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影響的臨床觀察[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栗萍;腹膜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林牧原;不同殘余腎功能對腹膜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況、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D];蘇州大學;2009年
7 侯西彬;高通量血液透析對維持性血透患者殘余腎功能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蔡明;維持性腹膜透析殘余腎功能與中醫(yī)證候關系的觀察[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8年
9 梁文聰;黃芪注射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10 孫畋;溫陽補腎法保護早期腹膜透析患者殘余腎功的臨床觀察[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219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02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