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征合并漿膜腔積液的臨床特點與病理類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2-08 11:02
本文關鍵詞:腎病綜合征合并漿膜腔積液的臨床特點與病理類型分析
【摘要】:目的:總結成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合并漿膜腔積液的臨床特點及病理類型,探索可能影響漿膜腔積液的因素,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資料與方法: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間于我院明確診斷為NS并行腎臟穿刺活檢的594例患者(其中出現(xiàn)漿膜腔積液192例)的臨床及病理資料,按照有無漿膜腔積液分為漿膜腔積液組和無漿膜腔積液組,根據(jù)漿膜腔積液的量分為少量漿膜腔積液組、中量漿膜腔積液組、大量漿膜腔積液組。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分析。結果:1、我院成人原發(fā)性NS中,男女比例1.64:1,發(fā)病高峰在40~60歲;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是膜性腎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占59.6%,其次為微小病變性腎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占16.16%。2、原發(fā)性NS合并漿膜腔積液共192例,占原發(fā)性NS的32.32%。62.5%的MCD患者出現(xiàn)漿膜腔積液,24.6%的MN患者出現(xiàn)漿膜腔積液。3、原發(fā)性NS合并漿膜腔積液組與無漿膜腔積液組相比,在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漿白蛋白、膽固醇方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原發(fā)性NS合并漿膜腔積液嚴重程度與水腫程度不平行,但隨著水腫嚴重程度的增加,漿膜腔積液量有增多的趨勢。結論:1、我院成人原發(fā)性NS患者中,男女比例1.64:1,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是MN,其次為MCD。2、在NS各病理類型中,MCD最容易出現(xiàn)漿膜腔積液。3、原發(fā)性NS合并漿膜腔積液的程度與血漿白蛋白水平相關。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9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明軍;莫曉露;;1616例腎臟疾病的臨床病理類型探討[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2 陳惠萍,曾彩虹,胡偉新,王慶文,俞雨生,姚小丹,唐政,王建平,朱茂艷,周虹,劉紅,劉志紅,黎磊石;10594例腎活檢病理資料分析[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0年06期
,本文編號:12661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12661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