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上段結石微創(chuàng)治療術后醫(y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
本文關鍵詞:輸尿管上段結石微創(chuàng)治療術后醫(y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微創(chuàng)手術 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 醫(yī)院感染 臨床特點
【摘要】:目的分析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術后醫(y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為術后醫(y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916例接受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臨床資料,統(tǒng)計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患者術后醫(yī)院感染率,并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916例患者共發(fā)生醫(yī)院感染82例,感染率8.95%,均為泌尿系感染;82例感染患者共分離出病原菌262株,其中革蘭陰性菌199株占75.95%,革蘭陽性菌59株占22.52%,真菌7株占2.67%,其他病原菌4株占1.53%;主要革蘭陰性菌對亞胺培南、哌拉西林耐藥性較低,均10.00%,對氨芐西林、頭孢唑林、環(huán)丙沙星耐藥性較高,均50.00%;主要革蘭陽性菌對萬古霉素、氨芐西林、利奈唑胺耐藥性較低,均為0,對慶大霉素、紅霉素、頭孢拉定及磺胺甲VA唑/甲氧芐啶耐藥性較高,均85.00%。結論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術后醫(yī)院感染率仍較高,其病原菌構成與普通尿路感染無明顯差異,隨著抗菌藥物的濫用,耐藥菌株不斷增加,在臨床治療中應按照病原菌分布及患者的藥物使用史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做到有效預防控制術后醫(yī)院感染,保證患者的預后。
【作者單位】: 萬寧市人民醫(yī)院外一科;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9198)
【分類號】:R699.4
【正文快照】: 隨著近年來微創(chuà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治療已由傳統(tǒng)開放性手術轉變?yōu)榻浤虻垒斈蚬茜R碎石取石術(URL)、微通道經皮腎穿刺碎石取石術(MPCNL)、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RLU)等微創(chuàng)術式,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1]。然而手術的應激反應及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的不足均使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程洪林;郭闖;李旭明;程宗勇;李鋒;張力;李元仲;;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與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結石合并感染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4年04期
2 蔡維奇;方先林;董潔;殷中玲;張紹崎;嵇福榮;劉高;;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合并急性腎感染的輸尿管結石20例報告[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黎強;李強;;經皮腎穿刺微造瘺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65例[J];當代醫(yī)學;2012年16期
2 黃燦洲;;輸尿管結石梗阻合并尿膿毒血癥的急診引流治療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年07期
3 王正權;;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60例臨床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12期
4 申智勇;馬洪貴;鐘渠梁;石家齊;;上尿路腔內碎石術后并發(fā)尿膿毒血癥預防及處理方法的研究進展[J];貴州醫(yī)藥;2015年04期
5 方強;李健;鄧大溢;;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256例[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5年09期
6 羅懷景;余豐;;低壓灌注在輸尿管鏡治療輸尿管結石合并急性腎感染的應用[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年02期
7 龔賓賓;梁朝朝;郝宗耀;;經皮腎鏡碎石術后并發(fā)尿膿毒血癥的研究進展[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3年09期
8 榮蘭;;急性輸尿管結石梗阻致腎感染的微創(chuàng)治療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年12期
9 申吉泓;張白羽;;泌尿外科醫(yī)生必須高度重視的尿源性膿毒血癥[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4年04期
10 劉年;沈朋飛;吳可明;徐鵬;李思;王佳;;一期輸尿管鏡聯合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結石的療效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永振;側臥位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ESWL失敗的輸尿管上段結石(附53例報告)[D];山東大學;2013年
2 周,
本文編號:11964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119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