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力作用下上頜第一磨牙彎曲牙根及牙周膜的應力分布情況
發(fā)布時間:2024-05-20 03:49
目的:探討正畸力作用下上頜第一磨牙彎曲牙根及牙周膜的應力分布情況。方法:采用臨床查驗法,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上頜第一磨牙彎根正畸治療患者130例,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n=68)采用單純性正畸治療,研究組(n=62)聯(lián)合牙周治療,臨床對比和研究兩組患者的療效,并對其正畸治療的應力分布進行分析。結(jié)果:對照組、研究臨床成功率分別為73.53%、100.00%,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與下頜咬合吻合度、牙冠美觀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PD、AL、PLI、SBI、BOP均下降(P<0.05);治療后兩組相比,觀察組PD、AL、PLI、SBI、BOP更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結(jié)論:上頜第一磨牙正畸治療,可明顯實現(xiàn)對患者的科學有效治療。從應力分布來講,彎根牙應力集中區(qū)主要在牙頸部,其次是根尖部。正畸治療能在做整體移動時,最小程度的減少對牙根、牙周膜、牙槽骨的作用力,而且能以合理準確的牽引力,實現(xiàn)對患者的有效治療。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2 方法
1.3 效果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療效評估比較
2.2 兩組患者其他指標情況
2.3 治療前后牙周狀況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978914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2 方法
1.3 效果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療效評估比較
2.2 兩組患者其他指標情況
2.3 治療前后牙周狀況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9789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9789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