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腸道微生物組紊亂假說的研究現(xiàn)狀與診療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3-04-21 18:57
抑郁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種嚴重損害社會心理功能以及降低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曾將MDD列為世界疾病負擔的第三位原因,極有可能在2030年越居第一位。但由于MDD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性、病程和預后難以預測、治療反應個體差異較大,因此對于MDD的診斷和治療仍然是臨床醫(yī)生日常工作中的一大挑戰(zhàn)。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進一步明確MDD的發(fā)病機制,本文以當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腦-腸-微生物軸(brain-gut-microbiota axis)為切入點,對MDD的發(fā)病機制、診斷、治療的新進展做出綜述,從而為臨床醫(yī)生診治該疾病提供最新的依據(jù)。
【文章頁數(shù)】: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MDD的腸道微生物組紊亂假說
1.1 腸道微生物的結構
1.2 腦-腸-微生物軸
1.3 免疫功能紊亂與炎癥
1.4 HPA 軸功能失調與應激
1.5 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代謝紊亂
1.6 迷走神經(jīng)通路與γ-氨基丁酸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
1.7 腸道微生物代謝產(chǎn)物的作用
1.8 環(huán)境因素
1.9 遺傳因素
2 MDD的診斷新進展
2.1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輔助診斷MDD
2.2 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 (BDNF) 用于 MDD 與雙相情感障礙 (BPD)的鑒別診斷
2.3 其他MDD分子診斷標志物
3 MDD的治療新進展
4 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796070
【文章頁數(shù)】: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MDD的腸道微生物組紊亂假說
1.1 腸道微生物的結構
1.2 腦-腸-微生物軸
1.3 免疫功能紊亂與炎癥
1.4 HPA 軸功能失調與應激
1.5 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代謝紊亂
1.6 迷走神經(jīng)通路與γ-氨基丁酸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紊亂
1.7 腸道微生物代謝產(chǎn)物的作用
1.8 環(huán)境因素
1.9 遺傳因素
2 MDD的診斷新進展
2.1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輔助診斷MDD
2.2 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 (BDNF) 用于 MDD 與雙相情感障礙 (BPD)的鑒別診斷
2.3 其他MDD分子診斷標志物
3 MDD的治療新進展
4 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7960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7960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