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伴間質性肺病患者血清NF-κB和TGF-β1水平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伴間質性肺病患者血清NF-κB和TGF-β1水平及其臨床意義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 間質性肺病 核因子-κB 轉化生長因子-β
【摘要】:目的探討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PSS)伴間質性肺病(ILD)患者血清中核因子-κB(NF-κB)和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其臨床意義。方法以該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PSS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單純涎腺和(或)淚腺受累PSS患者39例(單純PSS組),僅伴肺間質損害PSS患者43例(PSS+ILD組),以該院同期健康體檢者31例為對照組,收集各組外周血標本檢測分析NF-κB和TGF-β1水平和PSS相關生化指標。結果各組血清NF-κB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PSS+ILD組(70.49±25.64)ng/mL高于單純PSS組(43.71±18.62)ng/mL和對照組(20.35±9.69)ng/mL(P0.05),單純PSS組高于對照組(P0.05);各組血清TGF-β1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PSS+ILD組(37.43±10.68)μg/L高于單純PSS組(18.52±6.32)μg/L(P0.05),而PSS+ILD組和單純PSS組均低于對照組(49.61±15.19)μg/L(P0.05)。結論 NF-κB和TGF-β1水平變化在PSS伴間質性肺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西北民族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內科;
【關鍵詞】: 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 間質性肺病 核因子-κB 轉化生長因子-β
【基金】:寧夏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Z15184)
【分類號】:R563.9;R593.2
【正文快照】: 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靶器官除可累及涎腺、淚腺外,如甲狀腺、肺臟、肝膽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腎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均可受累。研究表明,核因子-κB(NF-κB)和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在PSS發(fā)病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惠英;李小峰;張莉蕓;溫鴻雁;茹晉麗;;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合并間質性肺病的臨床特征[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雜志;2009年01期
2 ;第三屆全國間質性肺病暨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學術會議征文通知[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0年08期
3 ;第三屆全國間質性肺病暨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學術會議征文通知[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0年10期
4 ;第三屆全國間質性肺病暨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學術會議征文通知[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0年09期
5 楊瑞紅;何權瀛;高占成;;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合并間質性肺病38例臨床分析[J];江西醫(yī)藥;2011年09期
6 張洋;劉延禎;;間質性肺病的中西醫(yī)治療進展[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年03期
7 孟凡青;章宜芬;王景美;;間質性肺病的病理診斷[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2年01期
8 翟亮;;幾種間質性肺病和肺癌的關系[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年08期
9 闕呈立;;肺功能檢查在間質性肺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年S1期
10 劉曉晴;間質性肺病[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198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余璞;余健民;;間質性肺病的治療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屆全國間質性肺病暨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張德平;康健;;間質性肺病2010-2011(年度綜述)[A];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2010-2011)[C];2011年
3 蘭學立;李海潮;闕呈立;聶立功;熊焰;柳平;王仁貴;何冰;;經(jīng)支氣管鏡肺活檢在特發(fā)性間質性肺炎中的診斷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屆全國間質性肺病暨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江平;李惠萍;;間質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不同給氧方式的對比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5 張奉春;;結締組織病所致間質性肺病[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屆全國間質性肺病暨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王薇;羅群;王君麗;于寶丹;徐軍;;皰疹病毒(CMV,EBV,HSV)感染與結締組織相關性間質性肺病的相關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7 魯芙愛;劉媛;張文蘭;王永福;;IgG4與結締組織病合并間質性肺病的相關性研究[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北京朝陽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醫(yī)學博士 葉俏;與吸煙相關的間質性肺病[N];保健時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郭天芳;間質性肺病合并肺癌的研究進展[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生璐璐;430例間質性肺病的病因學分類及療效觀察[D];吉林大學;2010年
3 魏璐;苓桂育肺湯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治療系統(tǒng)性硬化病繼發(fā)間質性肺病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黃玲玲;血清IL-22、IL-33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合并間質性肺病患者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037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60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