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與骨密度的相關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與骨密度的相關性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婦與骨密度值的相關性因素,探討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發(fā)生骨密度改變的相關原因,為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骨質疏松的發(fā)生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建卡及在本院分娩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建卡孕婦首次進行體重監(jiān)測、血糖測定等獲得的基本資料,分別測量孕中期、孕晚期骨密度;測量并記錄孕婦產(chǎn)前各指標,包括分娩前體重、血鈣、血鎂、血磷。分別將血糖正常組與GDM組孕婦的骨密度及骨量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的錄入采取雙人錄入法,所得數(shù)據(jù)雙份錄入,進行邏輯核查,利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方法包括t檢驗、方差分析、線性回歸分析。結果:1.血糖正常孕婦的年齡、孕前BMI、孕中期BMI、孕中期體重增加量、分娩前BMI、均比GDM孕婦的水平低;而二者在血鈣、血鎂、血磷水平上無顯著性差異。2.血糖正常組和GDM組孕婦孕中期骨密度值均高于孕晚期;血糖正常組孕婦的骨密度值高于GDM孕婦。3.將同為骨量正常的血糖正常組和GDM組孕婦骨密度Z值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血糖正常組的骨密度Z值比GDM組骨密度Z值高。4.血糖正常孕婦中,孕中期骨密度正常組(T≥-1)孕婦的年齡、孕前BMI、孕中期BMI均高于骨量異常組(T-1)孕婦;GDM孕婦中,孕中期骨密度正常組(T≥1)孕婦的年齡、孕前BMI、孕中期BMI均高于骨密度異常組(T-1)孕婦,而骨密度正常組空腹血糖、餐后1小時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均低于骨密度異常組,說明年齡、孕前BMI、孕中期BMI、血糖水平可能對GDM孕婦的骨密度存在一定的影響。5.無論是血糖正常孕婦還是GDM孕婦,隨著孕前體質指數(shù)的增加,孕中期骨密度有增加的趨勢;6.以孕中期骨密度T值為因變量(1=異常、2=正常),以年齡、孕前BMI、孕中期BMI、空腹血糖、餐后一小時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血糖正常組中,年齡、孕前BMI進入回歸方程,年齡與孕中期骨密度T值呈顯著性正相關(B=0.096、P=0.018),孕前BMI與孕中期骨密度T值呈顯著性正相關(B=0.219、P=0.008),提示年齡、孕前BMI為血糖正常組孕中期骨密度T值的保護性因素,由于孕前BMI的B值高于年齡的B值,故孕前BMI對血糖正常孕婦的孕中期骨密度影響性更大。GDM組中,孕中期BMI、空腹血糖、餐后一小時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進入回歸方程,孕中期BMI與孕中期骨密度T值呈顯著性正相關(B=0.25、P=0.003),提示孕中期BMI為GDM組孕中期骨密度T值的保護性因素;空腹血糖、餐后一小時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與骨密度T值呈顯著性負相關(P=0.000、P=0.019、P=0.001),且空腹血糖B的絕對值為2.08,高于餐后一小時和餐后兩小時的B值,提示空腹血糖、餐后一小時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為GDM孕婦孕中期骨密度T值的危險因素,且空腹血糖對GDM孕中期骨密度的影響性最大。7.以孕晚期骨密度T值為因變量(1=異常、2=正常),年齡、分娩前BMI、孕期體重增加量為自變量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根據(jù)表13的結果顯示,孕婦年齡進入回歸方程,并且與孕晚期骨密度T值呈顯著性正相關(P=0.005、P=0.018),提示年齡為孕婦孕晚期骨密度T值的保護性因素,且血糖正常組中B值高于GDM組,故年齡因素對血糖正常孕婦孕晚期骨密度T值影響更大。結論:1.GDM孕婦骨密度低于血糖正常孕婦骨密度。因此,預防孕婦出現(xiàn)GDM,不僅有利于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對于孕婦的骨骼健康也十分重要。2.孕期相同時,年齡低、骨量未達到峰值的孕婦,其骨密度更易有下降的趨勢。GDM孕婦若處于骨峰值的年齡段,此時的年齡對骨密度是一種保護作用;提示應從整體來進一步研究或探討最佳懷孕及生育年齡。3.隨著孕周的增加,GDM孕婦骨質疏松的發(fā)生率有增加的趨勢,提示GDM孕婦骨密度監(jiān)測要盡早開始,早預防,減緩妊娠期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4.血糖升高是GDM孕婦骨密度的危險性因素,并通過多種激素水平的改變影響孕婦的水平,因此控制血糖在適宜水平,對維持良好的骨密度具有積極作用。5.控制孕期體重在適宜范圍的增長,不僅可以預防GDM發(fā)生,還對維持良好骨密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 骨密度 骨質疏松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14.256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中英文對照表10-11
- 前言11-15
- 1. GDM的發(fā)病率及影響因素11-12
- 1.1 GDM的發(fā)病率11
- 1.2 GDM的影響因素11-12
- 1.2.1 年齡11
- 1.2.2 孕前體質指數(shù)(BMI)與孕期體重11-12
- 1.2.3 飲食種類與活動水平12
- 2. 妊娠和糖尿病二者間的相互影響12-13
- 3. GDM孕婦與骨密度的關系13-14
- 3.1 GDM孕婦OP的發(fā)生率13
- 3.2 GDM孕婦OP的影響因素13-14
- 3.2.1 GDM孕婦體重對OP的影響13
- 3.2.2 GDM孕婦孕期鈣攝入量、體力活動水平對OP的影響13-14
- 4. 選題依據(jù)及目的14-15
- 材料與方法15-19
- 1. 研究對象15
- 2. 錄入指標15
- 3. 血糖測量15-16
- 3.1 血糖測定儀15
- 3.2 血糖測定前的準備工作15-16
- 3.3 血糖測定過程16
- 3.4 血糖儀操作注意事項16
- 3.5 血糖評價標準16
- 4. 骨密度測量16-18
- 4.1 骨密度檢測儀的選擇16-17
- 4.2 骨密度測量部位的定位方法17
- 4.3 骨密度儀操作流程17
- 4.4 質量控制17
- 4.5 骨密度T、SOS、Z值定義及骨密度評價標準17-18
- 5. 分組標準及計算方法18
- 5.1 血糖分組18
- 5.2 骨密度分組18
- 5.3 孕前體質指數(shù)(孕前BMI)分組標準18
- 5.4 年齡分組18
- 6. 統(tǒng)計學方法18-19
- 結果19-29
- 1. 血糖正常組與妊娠期糖尿病(GDM)組一般情況比較19
- 2. 血糖正常組與GDM組骨密度SOS、T、Z值的比較19-20
- 3. 血糖正常組與GDM組孕婦骨量與骨密度Z值比較20-21
- 4. 血糖正常組與GDM組骨密度相關因素比較21-23
- 5. 年齡對孕中期骨密度SOS、T、Z值的影響23-24
- 6. 孕前BMI對孕中期骨密度的影響24-26
- 7. 相關因素與孕中期骨密度T值的Logistic回歸分析26-28
- 8. 相關因素與GDM孕婦孕晚期骨密度T值的Logistic回歸分析28-29
- 討論29-37
- 1. 血糖水平、孕期與骨質疏松發(fā)生率29-30
- 2. GDM孕婦年齡水平與骨密度值的關系30-31
- 3. 孕婦BMI水平與骨密度的關系31-32
- 4. 妊娠孕周、鈣攝入與骨密度的關系32-33
- 5. GDM孕晚期血鈣水平與骨密度的關系33
- 6. GDM孕婦血糖水平與骨密度的關系33-37
- 結論37-38
- 參考文獻38-44
- 綜述:糖尿病與骨質疏松的相關性分析44-51
- 1. 糖尿病與骨質疏松44-46
- 1.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44-45
- 1.2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45-46
- 1.2.1 正常骨的重建45-46
- 1.2.2 細胞因子參與骨吸收和形成過程46
- 1.2.3 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46
- 2. 引起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相關因素46-49
- 2.1 高血糖46-47
- 2.2 低血糖47
- 2.3 胰島素水平47
- 2.4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胰島素受體底物-1(IRS-1)47
- 2.5 骨保護素(OPG)與核因子kβ受體活化因子(RANK)47-49
- 參考文獻49-51
- 致謝51-5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2-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久玲,渠川琰,陳麗君;體育運動對青春期少女骨密度的影響[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1年03期
2 張秀珍,韓峻峰,錢國鋒,趙家勝,陳亞青,李紅,孟健,谷磊,楊黎娟;老年女性骨密度與體質指數(shù)細胞因子等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4年10期
3 李旭鴻,侯曼,仰紅慧;骨密度的測定方法及影響因素[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李敏,李德祿,郁泉珍,馮曉剛,潘起超;上海城區(qū)40歲以上女性骨密度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5年03期
5 李東風;吳文;蔡雪珍;智喜梅;;降鈣素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廣州地區(qū)絕經(jīng)后婦女骨密度關系研究[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5年06期
6 張清學,楊冬梓,王文軍,梁曉余,謝梅青,王良岸,鄺健全,蔣寧一,洪順家,鄭澄宇,孫艷梅,陳曉麗,古少君;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5年01期
7 鐘紫茹,司徒志強,王明飛;中老年人不同部位骨密度變化的探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8 管玉蓉;;無錫市0~18個月嬰幼兒骨密度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年29期
9 康寧;宮蘋;;頜骨骨密度的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年03期
10 毛紅妮;;太極拳鍛煉結合補鈣對絕經(jīng)后女性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瀟;冷松;王鎮(zhèn)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密度改變及相關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何玉香;李瑾;何代璇;徐紅;隆路娟;;運動對青少年骨密度的影響[A];骨質疏松研究與防治第二卷——第四屆全國骨質疏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3 劉燕;于長隆;張美榮;;運動對青年人骨密度影響的初步觀察[A];第八屆全國骨質疏松年會暨第五屆全國鈣劑年會會議文集[C];2002年
4 雷晨;;寧夏回族人群定量CT骨密度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中青年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5 熊炎昊;杜寧;陳偉珍;劉濤;唐旭生;;絕經(jīng)后婦女的骨密度與身高關系的回顧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暨骨質疏松診斷技術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4年
6 盛正妍;游利;陳瑾瑜;張黎銘;;絕經(jīng)后婦女血葉酸水平與骨密度相關性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宋淑軍;劉春榮;苗勁蔚;劉霞;;絕經(jīng)對婦女骨密度的影響[A];骨質疏松研究與防治第二卷——第四屆全國骨質疏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8 盛正妍;游利;陳瑾瑜;張黎銘;;絕經(jīng)后婦女血葉酸水平與骨密度相關性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四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郭梁;鄒亮疇;;運動對絕經(jīng)后女性骨密度影響的追蹤調查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關菁;戴兆亨;沈浣;田莉;高伯山;;中國北方絕經(jīng)后漢族婦女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骨密度關系的相關性研究[A];全國老年骨質疏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記者 張潔 通訊員 胡曉云;二成兒童和三成老人骨密度低于正常值[N];湖北日報;2005年
2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研究員 林旭;年輕時骨健康惠及一生[N];健康報;2007年
3 高小扁;骨密度,最熟悉的陌生概念[N];21世紀藥店;2014年
4 張杰 王宏宇 楊志敏 非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藥品審評中心;以骨密度為終點指標 密切關注不良反應[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文亞;新疆漢維哈三個民族人群骨密度定量CT測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2年
2 李學軍;素食膳食對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及骨密度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程錢璇子;北京市東城區(qū)漢族絕經(jīng)后婦女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9年
4 傅曉華;女性骨質健康的流行病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5 陳瑛;絕經(jīng)影響骨量和激素療法抑制骨丟失的前瞻性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矯杰;一、北京地區(qū)漢族婦女瘦素受體基因Gln223Arg多態(tài)性和PPARγ基因C161→T多態(tài)性與骨密度關系的研究 二、甲狀旁腺激素片段1-34對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癥治療作用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昕;昆明市1~3歲幼兒骨密度影響因素分析[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2 許賢姬;延邊和沖繩縣小學生生活方式與骨密度關系的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08年
3 鄭東波;延吉市成年人生活方式與骨密度關系的研究[D];延邊大學;2008年
4 陳艷;八市15歲以下兒童超聲骨密度調查(2008年)[D];蘇州大學;2010年
5 劉s,
本文編號:390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9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