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漿膜下囊性子宮腺肌瘤1例及文獻回顧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15:10
  <正>患者女,38歲,發(fā)現盆腔包塊3年余;既往有剖宮產史,平素月經規(guī)律,量中,無痛經。發(fā)病以來接受3次經陰道超聲檢查。4年前超聲診斷為漿膜下子宮肌瘤(圖1);1年余前診斷為漿膜下子宮肌瘤,左側卵巢內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圖2),半年前超聲診斷為子宮漿膜下肌瘤伴囊性變?其表面囊塊性質待定(圖3)。本次入院查體:子宮后方觸及包塊,活動可。實驗室檢查:腫瘤標記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20,3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漿膜下囊性子宮腺肌瘤1例及文獻回顧


1年余前超聲

漿膜下囊性子宮腺肌瘤1例及文獻回顧


半年前超聲

病理


圖4 腹腔鏡圖像囊性子宮腺肌瘤罕見,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2015年,國內外報道不足100例。該病多發(fā)于13~54歲育齡期女性,多有痛經、經量增多、慢性盆腔痛等癥狀,與子宮腺肌癥類似。臨床將本病分為青少年型(原發(fā)型)及成年型(繼發(fā)型)。1996年由TAMURA等首次提出青少年型囊性子宮腺肌瘤的概念,發(fā)病年齡≤30歲,有學者認為系先天性疾病,可能由發(fā)育中殘留的苗勒管在月經初潮時形成囊腔所致[3]。2010年TAKEUCHI等提出青少年型囊性腺肌瘤診斷標準:①年齡≤30歲,囊腫直徑≥1 cm,囊腔周圍被覆平滑肌組織并獨立于宮腔;②早期存在嚴重痛經。同年ACIéN等更新診斷標準如下:①子宮雙附件正常;②孤立含囊腔包塊;③術中探查及影像學所見均不支持合并子宮腺肌癥;④術后病理證實囊腔被覆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⑤囊腔內為巧克力樣液體。后者更注重客觀檢查而弱化年齡分層,為多數學者所接受。成年型則病因多樣,多因流產、手術、創(chuàng)傷等原因引起宮壁損傷或炎癥感染,使基底層內膜易向肌層生長浸潤,最終反復出血形成囊腔[1-1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子宮肌壁間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與囊性腺肌病可能是兩種不同的疾病[J]. 李玲,王文澤,鄧姍.  生殖醫(yī)學雜志. 2019(08)
[2]多層螺旋CT對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鑒別診斷及其影像學特點[J]. 傅曉明,高波,周科峰,李寶新.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9(07)
[3]Intrauterine cystic adenomyosis:Report of two cases[J]. Yan-Yan Fan,Yi-Nan Liu,Jia Li,Yan F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2019(05)
[4]特殊部位孤立性子宮囊性腺肌瘤9例診治分析[J]. 駱黎靜,盛潔,盧丹,段愛紅,李巍,詹陽.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18(11)
[5]囊性子宮腺肌病誤診為子宮肌瘤三例臨床報告[J]. 李友榮,王仲奇.  臨床誤診誤治. 2018(05)
[6]囊性子宮腺肌病的研究和診治進展[J]. 劉秀,劉海元,史宏暉,樊慶泊,于昕.  生殖醫(yī)學雜志. 2015(10)



本文編號:321872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321872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75a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