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F-FDG PET/CT對宮頸癌分期及宮旁浸潤的診斷價值:與MRI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2 10:16
目的:與MRI的診斷對比,探討18F-FDG PET/CT對宮頸癌分期及宮旁浸潤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收集我院111例經(jīng)病理確診為宮頸癌患者的臨床信息及影像學資料,由兩名影像科醫(yī)生對18F-FDG PET/CT及MRI圖像進行評價;計算18F-FDG PET/CT及MRI對宮頸癌分期診斷的準確性,用配對χ2檢驗評價兩者的差異;計算18F-FDG PET/CT及MRI對宮旁浸潤診斷的準確度、敏感度、特異度及kappa值,繪制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Wilcoxon秩和檢驗分析MRI與18F-FDG PET/CT對宮旁浸潤可見性及診斷自信度的差異;記錄宮頸癌病灶的SUVmax、SUVmean、TLG及MTV值,繪制ROC曲線AUC,篩選診斷宮旁浸潤的最佳影像學參數(shù)。結(jié)果:18F-FDG PET/CT對宮頸癌分期診斷的準確性中等,為65.8%(73/111)(kappa=0.519,95%CI,0.406-0.626),MR...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宮旁浸潤在MRI的表現(xiàn)
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7方法金標準總計浸潤無浸潤MRI浸潤441559無浸潤34952總計4764111PET/CT浸潤33942無浸潤145569總計4764111圖318F-FDGPET/CT及MRI診斷宮頸癌宮旁浸潤的ROC曲線3.418F-FDGPET/CT代謝參數(shù)對宮旁浸潤的診斷效能SUVmax、SUVmean、TLG及MTV值對宮旁浸潤診斷的ROC見圖4,其AUC分別為0.658(CI,0.557-0.760)、0.649(CI,0.547-0.751)、0.800(CI,0.719-0.880)及0.763(CI,0.675-0.852)(P均<0.01),SUVmax、SUVmean對宮旁浸潤的診斷效能較低,TLG及MTV對宮旁浸潤的診斷效能中等;當以TLG=47.5(g/ml×cm3)、MTV=8.5cm3為界值時診斷的診斷效能最高,此時TLG的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89.1%、59.4%,MTV的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78.3%、71.9%。
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8圖4SUVmax、SUVmean、TLG及MTV診斷宮旁浸潤的ROC曲線4討論2018年版本之前的FIGO分期是由兩名高年資以上的醫(yī)師共同查體確定的,輔助檢查僅限于陰道鏡檢查、活檢、宮頸錐切術(shù)、膀胱鏡和直腸乙狀結(jié)腸鏡檢查,一旦確定不能更改。影像學不納入評估[6],所以主觀性較強,準確性較低。2018年10月最新版的宮頸癌分期系統(tǒng)首次提出病理學結(jié)果及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用于分期,所有分期均可用影像學和病理學資料來補充臨床發(fā)現(xiàn),形成最終分期。初治患者根據(jù)術(shù)后病理及影像學學結(jié)果可以修改術(shù)前分期,復發(fā)、轉(zhuǎn)移患者術(shù)后不再改變分期[7]。目前常用于評價宮旁浸潤的的影像技術(shù)有MRI、CT、超聲等,其中MRI有良好的組織分辨率,且可以多方位成像,對宮頸癌宮旁浸潤診斷的準確率較高。既往研究[8-10]研究顯示MRI對宮旁浸潤的診斷準確率約為77.2%,特異性約為82.1%-92%,而臨床檢查對宮旁浸潤診斷的敏感度僅40%、特異度為93%。但MRI掃描時間較長,一般只能做盆腔局部掃描,無法進行全身情況的評估。18F-FDGPET/CT結(jié)合了形態(tài)學和功能數(shù)據(jù),且可以較快速地進行全身掃描,進行全身評估。LawalIO等[11]的研究顯示將18F-FDGPET/CT納入宮頸癌治療前評估可提高約一半患者的分期準確性。同時CeglaP[12]的研究的患者中超過30%的患者因為18F-FDGPET/CT的診斷導致了治療計劃的徹底改變。本研究顯示18F-FDGPET/CT對宮頸癌IIa期及IIb期診斷準確率較低,分別為38.9%及59.5%,考慮18F-FDGPET/CT對于輕微的宮旁浸潤較難識別,容易低估(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動態(tài)對比增強MRI聯(lián)合磁共振彌散加權(quán)成像在宮頸癌患者分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歐陽琴,許海,馬臻.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0(01)
[2]磁共振DWI及DCE-MRI在宮頸癌診斷及分期中的應用研究[J]. 郭金林,周曦.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9(23)
[3]1.5T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平掃聯(lián)合擴散加權(quán)成像在宮頸癌臨床分期中應用價值[J]. 付澤鴻,李玉霞,吳西子,程春紅.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9(06)
[4]《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2018癌癥報告:宮頸癌新分期及診治指南》解讀[J]. 李靜,索紅燕,孔為民. 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19(06)
[5]MRI在診斷宮頸癌宮旁浸潤中的研究進展[J]. 張偉峰,陳春林.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9(04)
[6]《2019 NCCN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第1版)》解讀[J]. 周暉,白守民,林仲秋.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18(09)
[7]CT和B超聯(lián)合檢測在宮頸癌宮旁浸潤和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中的診斷價值[J]. 原新朋. 河北醫(yī)學. 2018(04)
[8]128層螺旋CT對宮頸癌分期的診斷價值[J]. 劉羽,向莉娟,周德偉. 實用癌癥雜志. 2018(02)
[9]PET/CT與PET/MR在診斷宮頸癌原發(fā)灶及評價盆腔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比較研究[J]. 尚靳,孫洪贊,辛軍,郭啟勇.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 2018(01)
[10]磁共振擴散加權(quán)成像及動態(tài)增強掃描在宮頸癌分期中的應用[J]. 董雪,羅婭紅. 放射學實踐. 2017(04)
本文編號:2993050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宮旁浸潤在MRI的表現(xiàn)
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7方法金標準總計浸潤無浸潤MRI浸潤441559無浸潤34952總計4764111PET/CT浸潤33942無浸潤145569總計4764111圖318F-FDGPET/CT及MRI診斷宮頸癌宮旁浸潤的ROC曲線3.418F-FDGPET/CT代謝參數(shù)對宮旁浸潤的診斷效能SUVmax、SUVmean、TLG及MTV值對宮旁浸潤診斷的ROC見圖4,其AUC分別為0.658(CI,0.557-0.760)、0.649(CI,0.547-0.751)、0.800(CI,0.719-0.880)及0.763(CI,0.675-0.852)(P均<0.01),SUVmax、SUVmean對宮旁浸潤的診斷效能較低,TLG及MTV對宮旁浸潤的診斷效能中等;當以TLG=47.5(g/ml×cm3)、MTV=8.5cm3為界值時診斷的診斷效能最高,此時TLG的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89.1%、59.4%,MTV的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78.3%、71.9%。
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8圖4SUVmax、SUVmean、TLG及MTV診斷宮旁浸潤的ROC曲線4討論2018年版本之前的FIGO分期是由兩名高年資以上的醫(yī)師共同查體確定的,輔助檢查僅限于陰道鏡檢查、活檢、宮頸錐切術(shù)、膀胱鏡和直腸乙狀結(jié)腸鏡檢查,一旦確定不能更改。影像學不納入評估[6],所以主觀性較強,準確性較低。2018年10月最新版的宮頸癌分期系統(tǒng)首次提出病理學結(jié)果及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用于分期,所有分期均可用影像學和病理學資料來補充臨床發(fā)現(xiàn),形成最終分期。初治患者根據(jù)術(shù)后病理及影像學學結(jié)果可以修改術(shù)前分期,復發(fā)、轉(zhuǎn)移患者術(shù)后不再改變分期[7]。目前常用于評價宮旁浸潤的的影像技術(shù)有MRI、CT、超聲等,其中MRI有良好的組織分辨率,且可以多方位成像,對宮頸癌宮旁浸潤診斷的準確率較高。既往研究[8-10]研究顯示MRI對宮旁浸潤的診斷準確率約為77.2%,特異性約為82.1%-92%,而臨床檢查對宮旁浸潤診斷的敏感度僅40%、特異度為93%。但MRI掃描時間較長,一般只能做盆腔局部掃描,無法進行全身情況的評估。18F-FDGPET/CT結(jié)合了形態(tài)學和功能數(shù)據(jù),且可以較快速地進行全身掃描,進行全身評估。LawalIO等[11]的研究顯示將18F-FDGPET/CT納入宮頸癌治療前評估可提高約一半患者的分期準確性。同時CeglaP[12]的研究的患者中超過30%的患者因為18F-FDGPET/CT的診斷導致了治療計劃的徹底改變。本研究顯示18F-FDGPET/CT對宮頸癌IIa期及IIb期診斷準確率較低,分別為38.9%及59.5%,考慮18F-FDGPET/CT對于輕微的宮旁浸潤較難識別,容易低估(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動態(tài)對比增強MRI聯(lián)合磁共振彌散加權(quán)成像在宮頸癌患者分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歐陽琴,許海,馬臻.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0(01)
[2]磁共振DWI及DCE-MRI在宮頸癌診斷及分期中的應用研究[J]. 郭金林,周曦.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9(23)
[3]1.5T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平掃聯(lián)合擴散加權(quán)成像在宮頸癌臨床分期中應用價值[J]. 付澤鴻,李玉霞,吳西子,程春紅.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9(06)
[4]《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2018癌癥報告:宮頸癌新分期及診治指南》解讀[J]. 李靜,索紅燕,孔為民. 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19(06)
[5]MRI在診斷宮頸癌宮旁浸潤中的研究進展[J]. 張偉峰,陳春林.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9(04)
[6]《2019 NCCN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第1版)》解讀[J]. 周暉,白守民,林仲秋.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18(09)
[7]CT和B超聯(lián)合檢測在宮頸癌宮旁浸潤和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中的診斷價值[J]. 原新朋. 河北醫(yī)學. 2018(04)
[8]128層螺旋CT對宮頸癌分期的診斷價值[J]. 劉羽,向莉娟,周德偉. 實用癌癥雜志. 2018(02)
[9]PET/CT與PET/MR在診斷宮頸癌原發(fā)灶及評價盆腔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比較研究[J]. 尚靳,孫洪贊,辛軍,郭啟勇.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 2018(01)
[10]磁共振擴散加權(quán)成像及動態(tài)增強掃描在宮頸癌分期中的應用[J]. 董雪,羅婭紅. 放射學實踐. 2017(04)
本文編號:29930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9930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