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基因C1431T多態(tài)性與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3 08:25
【摘要】:目的:探討PPARγ基因C1431T多態(tài)性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性,為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治提供依據(jù)。方法:選擇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間,在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及曹縣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0例,設為觀察組;選擇同期住院糖耐量正常者150例,設為對照組。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次日早晨抽取空腹靜脈血5ml,完成血清分離后置于-20℃冰箱中,備用。采用PCR-RFLP技術直接對PPARγ基因C1431T進行鑒定,然后選取其中部分標本進行測序檢驗,從而對酶切結果進行驗證。試驗中所檢測的標本的血清生化指標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空腹胰島素(FINS)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胰島素抵抗采用穩(wěn)態(tài)模型(Homa)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來進行評價。結果:(1)觀察組與對照組收縮壓、舒張壓、新生兒出生體重、自然流產史占有率、剖宮產率、羊水過多、羊水過少、早產率及產后出血率、FIN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年齡、孕前BMI、經產婦占有率、有糖尿病家族史占有率,HOMA-IR,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期增長BMI、分娩孕周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基因型頻率觀察組CC基因型為76例(50.67%)、CT基因型為63例(42.00%)、TT基因型為11例(7.33%),對照組CC基因型為81例(54.00%)、CT基因型為57例(38.00%)、TT基因型為12例(8.00%);等位基因頻率觀察組C=75.2%、T=24.8%,對照組C=62.1%,T=37.9%。位點C1431T的基因型頻率χ~2=0.389,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等位基因頻率χ~2=4.181,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觀察組與對照組不同基因型孕前BMI、新生兒出生體重、孕晚期空腹血糖值、FIN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C、CT基因型孕晚期空腹血糖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T基因型新生兒出生體重、TC、孕晚期空腹血糖值、TG、HOMA-IR,均低于CC基因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CT基因型新生兒出生體重、TC、TG、HOMA-IR,均高于CC基因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觀察組CC基因型的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75g OGTT)0h、1h、2h血糖水平、0h、1h、2h、3h胰島素分泌濃度及基礎胰島素抵抗與CT基因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PPARγ基因C1431T多態(tài)性可能與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存在相關性,且T等位基因可能與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存在正相關性,可能能為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治療提供新思路。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14.256
【圖文】:
臨床資料 CC(n=76 例) CT(n=63 例) χ2 值 P 值75g OGTT(mmol/L)0h 7.24±0.41 7.23±0.40 1.215 >0.051h 7.98±0.61 8.00±0.63 2.121 >0.052h 7.31±0.55 7.34±0.58 0.939 >0.05胰島素分泌(pmol/L)0h 73.25±12.15 70.42±14.41 1.174 >0.051h 425.69±22.42 423.41±21.94 1.198 >0.052h 342.59±14.09 340.98±14.03 0.389 >0.053h 312.19±12.13 310.04±12.01 0.582 >0.05基礎胰島素抵抗 3.50±1.02 3.58±1.13 1.294 >0.052.5 PCR 產物酶切產物電泳結果1%瓊脂糖電泳,150V、100mA20min 電泳觀察,目的條帶 276BP.D1-D8 G1-G8。見圖 1[22]。采用 Pmac I 限制性內切酶 5U,在水浴 12 小時,溫度 37℃的條件下對此實驗中的 PCR 擴增產物進行酶切和消化。D1 D2 D3 D4 D5 D6 D7 D8 M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6 測序結果PPARγ基因 C1431T 多態(tài)性的基因型 TCACGGAACAYGTGCAGCTAC ,點測序結果含有 C/C、C/T 和 T/T 三種類型,出現(xiàn)了 C/T 和 T/T 型的突變。(見圖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14.256
【圖文】:
臨床資料 CC(n=76 例) CT(n=63 例) χ2 值 P 值75g OGTT(mmol/L)0h 7.24±0.41 7.23±0.40 1.215 >0.051h 7.98±0.61 8.00±0.63 2.121 >0.052h 7.31±0.55 7.34±0.58 0.939 >0.05胰島素分泌(pmol/L)0h 73.25±12.15 70.42±14.41 1.174 >0.051h 425.69±22.42 423.41±21.94 1.198 >0.052h 342.59±14.09 340.98±14.03 0.389 >0.053h 312.19±12.13 310.04±12.01 0.582 >0.05基礎胰島素抵抗 3.50±1.02 3.58±1.13 1.294 >0.052.5 PCR 產物酶切產物電泳結果1%瓊脂糖電泳,150V、100mA20min 電泳觀察,目的條帶 276BP.D1-D8 G1-G8。見圖 1[22]。采用 Pmac I 限制性內切酶 5U,在水浴 12 小時,溫度 37℃的條件下對此實驗中的 PCR 擴增產物進行酶切和消化。D1 D2 D3 D4 D5 D6 D7 D8 M G1 G2 G3 G4 G5 G6 G7 G8
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6 測序結果PPARγ基因 C1431T 多態(tài)性的基因型 TCACGGAACAYGTGCAGCTAC ,點測序結果含有 C/C、C/T 和 T/T 三種類型,出現(xiàn)了 C/T 和 T/T 型的突變。(見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周玉彬;李超;詹瑛;喬炳龍;徐琳;馬春玲;盧彩霞;趙蕾;;ERα基因多態(tài)性與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的關系[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6年10期
2 趙金方;汪志遠;劉永林;馮輝;陳益民;;維生素D及其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6年10期
3 曹葭;姚勇;謝田華;顧U喲
本文編號:27270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270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