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盆底功能障礙性疾。╬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各種病因引起的盆底組織薄弱或結構缺損而導致的盆腔器官解剖位置發(fā)生改變和盆底功能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POP)、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inence,SUI)及慢性盆腔痛等一系列結構和功能異常狀況。2002年美國婦女健康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50~79歲的婦女中約40%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脫垂,我國患病率高達25%以上,嚴重的影響了廣大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中、重度POP以手術治療為主,不同的患者要采取個體化治療,以往的手術方式包括陰式子宮切除術、雙側主骶韌帶對合結扎術及陰道壁修補術等傳統(tǒng)手術,其主要缺點是術后復發(fā)率高,而且還不能滿足不同人群對術后生活質量的要求,為此,國內(nèi)外學者進行了各種手術方式的探討,2004年由Berrocal等首次報道了應用Gynecare Prolift System進行多個部位盆底缺陷的修補術,近年來應用網(wǎng)片的盆底重建術開始應用于臨床,為了比較應用網(wǎng)片的新式盆底重建術與傳統(tǒng)手術的療效,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65例患者分成兩組進行臨床分析、比較,研究組35例POP患者行新式盆底重建術即Prolift全盆底重建術;對照組30例行傳統(tǒng)手術即陰式子宮切除+陰道前后壁修補術,比較兩種手術方式的臨床療效,為以后的臨床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jù)。 目的 比較新式盆底重建術與傳統(tǒng)手術間的臨床療效。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對象:選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65例,年齡42~80歲,按國際尿控協(xié)會(InternationalContinence Sociely, ICS)制定的POP-Q分度測量法作為診斷標準,均為Ⅲ~Ⅳ度子宮和(或)陰道前后壁脫垂患者,未合并婦科腫瘤疾病及嚴重內(nèi)外科疾病。將35例Prolift全盆底重建術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合并壓力性尿失禁9例,高血壓10例,糖尿病4例;30例行傳統(tǒng)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合并壓力性尿失禁3例,高血壓9例,糖尿病5例。兩組患者均為經(jīng)產(chǎn)婦和陰道分娩。 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術前均行POP-Q評分進行盆腔器官脫垂程度評定,盆腔彩超了解盆腔情況,尿動力學檢查了解排尿情況,術前給予是否能耐受手術的輔助檢查和評估。術前7d給予雌三醇軟膏局部涂抹術前1天口服緩瀉劑(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年齡小于60歲者清潔灌腸。研究組行Prolift全盆底重建術,伴SUI者加行尿道中段無張力懸吊術(TVT-O);對照組行傳統(tǒng)的陰式子宮切除+陰道前后壁修補術,合并SUI者加行經(jīng)陰道尿道膀胱頸筋膜褥式縫合術,根據(jù)術后隨訪情況,比較兩種手術方式的臨床療效。 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均數(shù)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進行對比,以α=0.05作為檢驗水準。 結果 1.圍手術期情況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平均手術時間、出血量、殘余尿量、術后住院天數(shù)分別是(68.48±15.65)min、(127.60±30.21)ml、(37.25±23.40)ml、(6.11±1.62)d;對照組分別是(93.83±15.12)min、(150.40±35.81)ml、(52.33±36.30)ml、(7.23±1.43)d,以α=0.05作為檢驗水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兩組患者術后POP-Q分度各指示點對比分析結果兩組患者術后隨訪時間4~12月,根據(jù)POP-Q評分法測定,術后研究組平均陰道總長度(TVL):(9.75±1.52)cm,平均C點測量值:(-5.37±1.35)cm;對照組平均陰道總長度(TVL):(6.40±1.61)cm,平均C點測量值:(-6.40±1.61)c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POP-Q分度指示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術后治愈率及并發(fā)癥:兩組患者術后隨訪時間4~12個月,隨訪率均是100%。研究組:35例患者陰道各指示點均在正常位置,客觀治愈率100%;1例(2.8%)患者術后出現(xiàn)壓力性尿失禁癥狀,其術前尿動力檢查符合壓力尿失禁動力學表現(xiàn),因自身原因拒絕手術治療,以致術后隱匿性壓力性尿失禁表現(xiàn)出來;2例(5.7%,2/35)陰道后壁網(wǎng)片暴露,經(jīng)修剪暴露網(wǎng)片,配合局部使用雌激素后愈合。對照組:30例患者有3例(10%,3/30)術后復發(fā),陰道前壁脫垂II度1例,,陰道后壁脫垂II度1例,陰道穹隆脫垂II度1例,客觀治愈率為90%。 結論 利用網(wǎng)片的新式盆底重建術,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復發(fā)率低,能有效的通過解剖的恢復達到功能的恢復,優(yōu)于傳統(tǒng)的陰式子宮切除+陰道前后壁修補術。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欣;王建六;;盆腔臟器脫垂治療進展[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07年01期
2 饒大龐,陳映鶴,何有華,張磊,陳志勇,楊世坤;TVT手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05年05期
3 李兆艾;宋志英;付葵;白云;張雪娟;胡麗燕;李小麗;;744名太原地區(qū)女性尿失禁患病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7年05期
4 朱蘭;王文艷;郎景和;李琳;;子宮托治療女性盆腔器官脫垂的前瞻性研究[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0年04期
5 張新圓;萬曉慧;古麗娜·阿巴拜克力;;女性盆腔臟器脫垂患病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0年05期
6 馬樂;王雪影;;中國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治進展[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0年04期
7 施如霞;劉素芬;謝曄玲;;盆底懸吊術與傳統(tǒng)經(jīng)陰道子宮切除術用于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臨床療效比較[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11年07期
8 陳莉;邱娜璇;焦蓉;;全盆底補片懸吊術與傳統(tǒng)陰式手術治療重度盆腔器官脫垂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年12期
9 王曉玉;羅新;帥翰林;李瑞滿;馬雪楓;謝靜燕;李玉娟;;女性盆腔器官脫垂Prolift網(wǎng)片盆底重建術[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8年12期
10 朱蘭;郎景和;王宏;韓少梅;劉春燕;;北京地區(qū)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年11期
本文編號:
23683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36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