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調節(jié)后聯(lián)合刺激子宮內膜用于反復種植失敗患者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8 17:35
目的:觀察反復種植失敗(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凍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降調節(jié)后應用子宮內膜多點刺激與宮腔灌注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5年7月~2016年10月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生殖醫(yī)學科再次擬行FET助孕治療的反復種植失敗(≥3次)患者129例。分為四組:(1)對照組25例;(2)單降調組28例:給予降調節(jié),不給予刺激子宮內膜;(3)單刺激組34例:不給予降調節(jié),給予刺激子宮內膜;(4)降調+刺激組42例:給予降調節(jié)和刺激子宮內膜。比較四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和臨床妊娠率、胚胎種植率、流產(chǎn)率等資料。結果:1一般情況比較:四組患者年齡、體重指數(shù)(BMI)、bFSH、b LH、不孕年限、不孕類型、移植日內膜厚度、移植胚胎數(shù)、著床失敗次數(shù)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整體妊娠結局比較:129例反復種植失敗的患者,妊娠人數(shù)共65例,總臨床妊娠率為50.4%;復蘇胚胎移植228個,著床胚胎共83個,總胚胎種植率為36.4%;流產(chǎn)患者13例,總流產(chǎn)率為20.0%,整體比較四組間臨床妊娠率、胚胎種植率、流產(chǎn)率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值分別為:P總妊娠=0.027,P總植入=0.021,P總流產(chǎn)=0.018。其中降調+刺激組的臨床妊娠率、胚胎種植率最高,流產(chǎn)率最低(P0.05)。3臨床妊娠率分別為:對照組36.0%、單降調組42.9%、單刺激組44.1%、降調+刺激組69.1%。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降調+刺激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余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_(降調)=0.610,P_(刺激)=0.531,P_(降調+刺激)=0.008)。三種實驗方法之間,降調+刺激組分別與單降調組(P=0.029)和單刺激組(P=0.029)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4胚胎種植率分別為:對照組27.9%、單降調組28.2%、單刺激組31.8%、降調+刺激組50.7%。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降調+刺激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余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_(降調)=0.970,P_(刺激)=0.664,P_(降調+刺激)=0.016)。三種實驗方法之間,降調+刺激組分別與單降調組(P=0.016)和單刺激組(P=0.024)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5流產(chǎn)率分別為:對照組44.4%、單降調組33.3%、單刺激組26.7%、降調+刺激組3.50%。各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降調+刺激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余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_(降調)=0.604,P_(刺激)=0.371,P_(降調+刺激)=0.009)。三種實驗方法之間,降調+刺激組分別與單降調組(P=0.008)和單刺激組(P=0.021)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1 RIF患者凍胚周期內膜準備方案中,降調節(jié)方案妊娠結局優(yōu)于非降調節(jié)方案。2聯(lián)合刺激子宮內膜治療(多點刺激子宮內膜后宮腔灌注rhG-CSF)可提高RIF患者臨床妊娠率和胚胎種植率、降低流產(chǎn)率。3降調節(jié)后聯(lián)合刺激子宮內膜可顯著改善FET周期RIF患者的妊娠結局,作為治療RIF患者的一種新方法。
本文編號:1674487
【文章來源】:河北醫(yī)科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寫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結果
附圖
附表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反復種植失敗患者刺激內膜方法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宮腔灌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對薄型子宮內膜不孕療效的Meta分析[J]. 甘永安,劉芳,王一青,張學紅. 生殖與避孕. 2016(10)
[2]輔助生殖促排卵藥物治療專家共識[J]. 喬杰,馬彩虹,劉嘉茵,馬翔,李尚為,楊業(yè)洲,張波,臘曉琳,王曉紅,朱依敏,陳子江,周從容,徐艷文,張松英,孫赟,章漢旺,艾繼輝,孫瑩璞,胡琳莉,李蓉,盛燕,林戈,武學清,劉平. 生殖與避孕. 2015(04)
[3]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反復胚胎種植失敗患者的研究[J]. 何峻,陳朝軍,周樺.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5(02)
[4]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宮腔灌注在改善薄型子宮內膜中的應用價值[J]. 哈靈俠,袁瑩瑩,裴利國,馬小紅. 中國婦幼保健. 2015(01)
[5]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采用凍融胚胎移植3種內膜準備方案結局分析[J]. 吳曉燕,李志凌,林虹,肖婉芬,肖劍鋒,劉容菊.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4(04)
[6]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凍融胚胎移植周期薄型子宮內膜的研究[J]. 李予,潘萍,陳曉莉,李琳,李軼,楊冬梓. 生殖醫(yī)學雜志. 2014(03)
[7]宮腔鏡子宮內膜微創(chuàng)術對子宮內膜容受性影響的研究[J]. 覃桂榮,熊艷敏,李柳銘.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4(02)
[8]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在胚胎反復移植失敗中的療效研究[J]. 譚舒尹,蒙達華,李萌,黃萍麗,杜娟. 中國婦幼保健. 2013(14)
[9]降調節(jié)聯(lián)合人工周期方案在凍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應用[J]. 程婷婷,孫瑩璞,蘇迎春,郭藝紅,孫婧. 生殖與避孕. 2013(03)
[10]生殖免疫性抗體產(chǎn)生及導致不孕機制相關研究進展[J]. 蔡智慧,馮麗,高新萍,石軍榮,劉梅云. 醫(yī)學研究與教育. 2012(06)
本文編號:16744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744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