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卵巢漿液性癌中Netrin-1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8-03-19 02:25

  本文選題:卵巢腫瘤 切入點:漿液性癌 出處:《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5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神經突起生長導向因子Netrin-1在卵巢漿液性癌(ovarian serous carcinoma,OSC)中的表達及其臨床病理意義。方法采用免疫組化En Vision法檢測20例卵巢良性漿液性囊腺瘤、13例卵巢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和32例OSC中Netrin-1蛋白的表達,分析Netrin-1蛋白表達與OSC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結果 Netrin-1在OSC中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卵巢交界性和良性漿液性囊腺瘤(P0.01)。OSC組織中Netrin-1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及臨床分期有關(P0.05),與患者年齡、發(fā)病部位、腫瘤大小及有無盆腔淋巴結轉移無關(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顯示,Netrin-1高表達患者5年生存率顯著低于Netrin-1低表達患者(P0.05)。結論 Netrin-1在OSC組織中高表達,提示其可能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可作為OSC患者預后判斷的輔助指標。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neurite growth-oriented factor Netrin-1 in ovarian serous serous carcinoma.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en Vis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20 cases of ovarian benign serous cystadenoma and 13 cases of ovarian borderline cystadenoma. Expression of Netrin-1 protein in serous cystadenoma and 32 cases of OSC.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Netrin-1 in OS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varian borderline and benign serous cystadenoma P0.01.OSC, the expression of Netrin-1 wa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clinical stage of the tumor, and to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high expression of Netrin-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low expression of Netrin-1. Conclusion the high expression of Netrin-1 in OSC tissues suggests that i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tumor.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OSC patients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indicator.
【作者單位】: 浙江省海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浙江省腫瘤醫(yī)院婦科;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Y2110133)
【分類號】:R737.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金明;王沈華;徐善祥;韓寶三;;netrin-1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與臨床病理及預后的關系[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6期

2 韓艷;張美花;金鐵峰;張爽;玄延花;林貞花;;HDAC1和HDAC6蛋白過表達在卵巢漿液性癌中的臨床病理學意義[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必軍;張會祿;李萍;夏強;翟博;;射頻消融聯合激活的樹突狀細胞疫苗對新西蘭大白兔肝臟原位種植VX2腫瘤治療的實驗研究[J];肝膽外科雜志;2013年04期

2 張澤波;江應安;;核苷類似物抗病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癌發(fā)生的因素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3年05期

3 張毅;張君薇;謝淑麗;王廣義;;RNAi沉默STAT3基因聯合mTOR抑制劑rapamycin誘導BEL-7402肝癌細胞凋亡[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5期

4 易永祥;趙偉;韓建波;宋艷;丁瀅;周鎮(zhèn)先;;經肝內注射腫瘤細胞建立小鼠肝癌實驗模型的效果觀察[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3年05期

5 宋春麗;任吉華;冉龍寬;李宛蔚;陳娟;;SIRT2沉默對肝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年24期

6 吳冬梅;劉繁榮;羅佳;章敬成;;CCL5、糖尿病與肝癌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3年23期

7 張薇;張龍江;黃偉;;動態(tài)對比增強MRI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肝臟病變的應用[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4年01期

8 王艷云;楊秋麗;劉麗霞;何秀萍;;DNMT1和HDAC1在上皮性卵巢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年03期

9 趙世印;雷旭;李芳;李金科;譚華炳;;HBV感染抗病毒治療中發(fā)生肝細胞癌24例臨床分析[J];中國肝臟病雜志(電子版);2014年01期

10 于欣;任克;徐克;陳久紅;趙宇;趙麗;;雙源CT虛擬平掃圖像質量及去除碘油的能力評價[J];放射學實踐;201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新會;陳逢生;李愛民;羅榮城;;糖尿病與肝細胞癌相關性的研究進展[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新民;Neogenin在神經膠質瘤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李元元;乙肝相關性肝癌的危險因素及其與淋巴細胞亞群關系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3年

3 劉志明;廣西三緯度地區(qū)人群AFB_1暴露及其與DNA氧化損傷和修復關系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鄧歡;AEG-1促進肝癌細胞失巢凋亡抵抗的機制及自噬在其中作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丁松明;腫瘤微環(huán)境不同成分在肝癌侵襲轉移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6 楊芳;PcG蛋白EZH2、Bmi-1及MiR-203協同調控在肝癌肝移植術后腫瘤復發(fā)和轉移中的作用[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畢茜;miR-125a通過靶向MMP11和VEGF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8 劉俠;肝細胞癌N-糖鏈的結構改變及其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劉超;BEZ235體外抑制肝癌HepG2細胞的分子機制以及Six1蛋白過表達與肝癌生物學特點的關系[D];延邊大學;2013年

10 崔巍;肝細胞肝癌中硫氧還蛋白調控缺氧誘導因子-2α的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鵬;微波消融高齡肝癌患者的臨床研究及射頻與手術治療小肝癌療效的meta分析[D];蘇州大學;2013年

2 張健;肝動脈化療栓塞聯合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原發(fā)性肝癌伴門靜脈癌栓的生存分析[D];蘇州大學;2013年

3 賈慧麗;PIWIL2基因在肝癌組織中mRNA及蛋白的表達[D];鄭州大學;2013年

4 王冬;核因子-κB在去甲斑蝥素誘導肝癌細胞SMMC-7721凋亡中的作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董棟;MDM2基因組成型啟動子40-bp插入/缺失多態(tài)性與肝細胞肝癌易感性的關聯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6 唐超莉;化學誘導小鼠肝癌模型中CD133和β-catenin的動態(tài)變化[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羅國蘭;4E-BP1及其不同磷酸化位點對腫瘤細胞生長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王時俊;E-鈣粘蛋白和上皮細胞黏附分子在結節(jié)型肝細胞性肝癌大體形態(tài)亞型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涂鎮(zhèn)波;H2-Calponin蛋白在肝細胞癌等組織的表達分布及基因沉默對細胞侵襲轉移行為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盧曉旭;應用基因富集及Meta分析方法跨種屬篩選肝癌關鍵基因及候選分子Cdc25a的驗證[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剛,王蓓蓓,李輔軍,劉德艷,周劍鋒,盧運萍,馬丁;HDAC抑制劑TSA增強卵巢癌細胞株A2780對腺病毒基因轉染效率的體外研究[J];癌癥;2005年10期

2 周蔚;李留霞;;卵巢癌的靶向基因治療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6年05期

3 李娟;郝曉慧;李歡;;增殖抑制基因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2期

4 陳金明,周海波,張梁,李偉華;胃癌細胞凋亡與增殖的細胞轉換與生存的關系[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5年09期

5 林貞花;;子宮及卵巢腫瘤病理基礎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7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小平;王朝華;王悅;崔恒;魏麗惠;;晚期卵巢漿液性癌伴骨胳肌、皮下和心包多處轉移一例[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1年02期

2 郭東輝;鄭文新;申彥;龐淑潔;;對卵巢漿液性癌的新認識[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1年04期

3 吳春;韋瑋;石群立;;卵巢漿液性癌的研究進展[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2年10期

4 趙立武;申彥;師宜荃;劉艷;劉易欣;;P16 P53 CyclinD1在卵巢漿液性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腫瘤臨床;2012年07期

5 鄭繪霞,梁建芳;P_(16)抑癌基因在卵巢漿液性癌中的表達[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6 劉麗君;杜丹麗;;卵巢漿液性癌54例臨床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7 蔡威,張淑蘭;卵巢漿液性癌光鏡與電鏡酶細胞化學觀察[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12期

8 佟曉光;郭科軍;張頤;劉云鵬;徐惠綿;;缺氧和新生血管生成與晚期卵巢漿液性癌腹膜播散及預后相關性的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8年19期

9 佟曉光;張頤;劉云鵬;郭科軍;;缺氧誘導因子-1α的表達與卵巢漿液性癌生物學行為的相關性[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8年06期

10 韋瑋;吳春;石群立;;卵巢漿液性癌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孔北華;;子宮內膜及卵巢漿液性癌發(fā)病模式[A];2011中國婦產科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計劃生育與生殖醫(yī)學學術年會暨生殖健康講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2 王欣彥;王敏;馬影;王靜云;何旖旎;岳陽;高山;;KDR在卵巢漿液性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相麗;卵巢漿液性癌的起源及診斷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劉思偉;基于組織芯片篩選多種相關蛋白建立卵巢漿液性癌的分子分型[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3年

3 張軍;ARHI、WWOX和PTEN在卵巢漿液性癌發(fā)生中的作用及其與預后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沈旭霞;卵巢漿液性癌兩級分級系統在臨床病理中的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張洪秀;Arg-1及M2-TAM在卵巢漿液性腫瘤中的表達情況及其臨床意義[D];蘭州大學;2011年

3 劉陽;92例盆腔漿液性癌輸卵管傘端病變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冷小飛;卵巢漿液性癌組織中Hugl-1與aPKC的表達及意義[D];浙江大學;2010年

5 馬立;BRMS1、RIZ1和SATB1在卵巢漿液性癌中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陳勝民;PTEN、PI3K和Akt蛋白表達與卵巢漿液性癌臨床病理學的相關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7 王芳;β-Catenin和E-Cadherin在卵巢漿液性癌和漿液性交界性腫瘤中的表達及意義[D];石河子大學;2011年

8 陳棟;WT-1、ER及PR在卵巢漿液性癌中的表及意義[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周曄;KDR mRNA在卵巢上皮性漿液性腫瘤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163242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3242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c01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