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前超聲心動圖診斷主動脈弓中斷及誤診分析
本文選題:主動脈弓中斷 切入點:產(chǎn)前 出處:《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5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主動脈弓中斷(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是一種罕見的心臟畸形,占先天性心臟病的1%,且很少在胎兒期發(fā)現(xiàn),其特點是升主動脈與降主動脈完全分離,圍生期死亡率極高。IAA分為A、B、C 3型,A型:中斷位于左鎖骨下動脈遠端;B型:左頸總動脈與左鎖骨下動脈之間中斷;C型:無名動脈起始處至左頸總動脈處中斷。IAA臨床上以B型最為常見,占55%;A型次之,其血流動力學特點類似主動脈弓縮窄;
[Abstract]:Interrupted aortic Arch is a rare cardiac malformation, accounting for 1%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rarely found in the fetal stag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plete separation of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aorta.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is extremely high. IAA is classified as type A: type A: interruption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type B); interruption between the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interruption of type C between the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interruption of the unnamed arter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to the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B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The hemodynamics was similar to the constriction of the aortic arch.
【作者單位】: 安徽省婦幼保健院 安徽醫(yī)科大學婦幼保健臨床學院;
【分類號】:R714.5;R540.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何冠南;楊家翔;廖林;;三血管氣管切面在胎兒主動脈弓異常產(chǎn)前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年10期
2 劉東升;李建春;金玲;龐增億;;胎兒主動脈弓部連接異常的產(chǎn)前超聲診斷分析[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振學,王炳青,陳夢苒,湯楚中;一期根治Fallot四聯(lián)癥17例臨床體會[J];安徽醫(yī)學;2005年06期
2 梁書增;周謙讓;徐德民;趙強;程輝;張全進;杭紅亮;楊輝;;小兒室間隔缺損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的圍手術期處理[J];安徽醫(yī)學;2006年06期
3 金晶;鄭穗生;王龍勝;趙紅;姚文君;管松;;128層螺旋CT在法洛四聯(lián)癥術前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安徽醫(yī)學;2010年11期
4 吳志勇;盧海彬;王峰;姬德宇;李睿;孫榮貴;;成人法洛四聯(lián)癥根治術10例[J];安徽醫(yī)藥;2010年10期
5 方駿,陳林;心臟不停搏手術治療矯正型大動脈轉(zhuǎn)位合并室間隔缺損5例[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葛樹陽;;法洛四聯(lián)癥術后心臟重癥監(jiān)護護理體會[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張峰;丁力;胡英超;金丹群;;10kg以下嬰幼兒室間隔缺損的手術治療[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張峰;丁力;胡英超;胡根源;朱文慶;朱筱珊;;全肺靜脈異位引流18例外科治療體會[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9 喬松;;先天性冠狀動脈瘺合并左冠狀動脈開口于肺動脈一例報告[J];北京醫(yī)學;2006年01期
10 林培容;欒秀姝;張東亞;;心臟腫瘤切除術的麻醉管理[J];北京醫(yī)學;2012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軍;朱霆;蘇海礫;徐鵬;孫益前;王崢;;應用超聲心動圖診斷胎兒單心室與合并畸形[A];2012'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Ⅱ)[C];2012年
2 楊玉紅;楊巧玲;劉潔;曹軍營;杭永斌;;5kg以下嬰幼兒先心病合并肺動脈高壓術后21例呼吸道護理體會[A];2013年河南省外科現(xiàn)代護理理論與循證實踐新進展學習班——外科護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3 朱倩如;;小兒復雜先心術后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的護理[A];2012年河南省外科創(chuàng)傷及災難救治?浦R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祁明;袁輝;田青;鄭萍;;靜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差在法洛四聯(lián)癥患者圍術期心功能監(jiān)測中的意義[A];全國第十三屆心臟學會、第十六屆心功能專業(yè)委員會和《心臟雜志》編委會聯(lián)合學術大會會議摘要[C];2013年
5 洪鮮花;朱君榮;;一例瓣膜置換術后行二次開胸探查止血術的病例分析并文獻復習[A];第十三屆全國青年藥師成才之路論壇暨抗腫瘤藥物合理應用與臨床藥學實踐國家級繼教會議論文集[C];2014年
6 楊鵬;朱華威;朱雄凱;鄭雪梅;;小兒先心病術后突發(fā)肺動脈高壓危象的緊急應對[A];《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第十三屆組稿會暨第六屆急診醫(yī)學青年論壇論文匯編[C];2014年
7 朱倩如;;小兒復雜先心術后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的護理[A];2014年河南省外科現(xiàn)代護理理論與循證實踐新進展學習班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曉勇;淺低溫心臟不停跳手術減輕術后肺損傷機制及對高遷移率族蛋白B1表達影響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陳林;風心病聯(lián)合瓣膜置換手術療效分析和術中心肌保護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3 姜衛(wèi)劍;卵圓孔未閉動物模型建立與矛盾栓塞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4 王學鋒;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臟瓣膜疾病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5 姜克新;冷血漿停搏液對幼兔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心臟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張仁騰;體外循環(huán)過程中肺保護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7 陳浩;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瘀毒”證的臨床辨證標準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9年
8 趙鑫;外科治療國人A型主動脈夾層和支架象鼻手術治療主動脈夾層的隨訪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謝立;肺動脈閉鎖的外科治療和拷貝數(shù)變異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10 孫曉瑋;Nodal、GDF1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先天性心臟病的關聯(lián)研究及基因間的交互作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聰聰;單純室間隔缺損患兒D_(VSD)/D_(AR)與生長發(fā)育及感染狀態(tài)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莉;雙源CT對肺血減少類復雜先心病的術前評估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張振龍;61例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的外科治療[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杜朝峻;嬰幼兒法洛四聯(lián)癥的外科手術治療[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孫志強;64例成人Ebstein畸形的臨床分析[D];中南大學;2011年
6 楊彬;還原型谷胱甘肽對瓣膜置換患者心肌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王軒;左西孟旦與烏司他丁對幼兔離體心臟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孫永輝;大動脈調(diào)轉(zhuǎn)術治療小兒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D];山東大學;2011年
9 郭磊;雙源CT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在小兒肺動脈發(fā)育異常中的臨床應用價值[D];山東大學;2011年
10 寧巖松;Gore-tex心包片在嬰兒法洛四聯(lián)癥右室流出道重建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陳琮瑛;李勝利;劉菊玲;歐陽淑媛;文華軒;畢靜茹;官勇;;先天性心臟大動脈畸形的產(chǎn)前超聲診斷線索[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5年12期
2 接連利;魏鑫;劉清華;許燕;徐延峰;胡冰;;產(chǎn)前超聲診斷胎兒主動脈縮窄[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3 姚遠;李勝利;歐陽淑媛;文華軒;陳秀蘭;陳書文;;胎兒主動脈弓異常的產(chǎn)前超聲聲像圖特征[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09年03期
4 李勝利;文華軒;;胎兒超聲斷層解剖模式圖設計與應用:胎兒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氣管切面異常表現(xiàn)[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0年06期
5 李勝利;歐陽淑媛;姚遠;陳琮瑛;文華軒;畢靜茹;陳秀蘭;廖玉媚;;先天性主動脈弓及其分支畸形產(chǎn)前超聲診斷及圍產(chǎn)期結(jié)局[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年08期
6 ;Congenital vascular rings:a rare cause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7年16期
7 富維強;唐力;陳昕;程艷彬;任衛(wèi)東;;應用超聲心動圖對先天性主動脈弓畸形病例的分析[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7年09期
8 劉彥紅;宋惠玲;江麗萍;劉耘利;金正平;;超聲心動圖在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美蓉;劉敏楨;陳樹寶;;主動脈弓中斷的診斷(附12例臨床分析)[J];上海醫(yī)學;1992年06期
2 喻風雷,胡建國,羅會昭,楊一峰,曹亮,吳曼蓉;主動脈弓中斷誤診的經(jīng)驗教訓[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0年03期
3 徐志偉,蘇肇伉,丁文祥;主動脈弓中斷的手術治療[J];上海醫(yī)學;2002年01期
4 孫承函,王鳳學,王朝仁,陳萬青;主動脈弓中斷矯治的麻醉處理[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2年01期
5 張波,王志農(nóng),張廣福,梁家立;主動脈弓中斷誤診3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年10期
6 李勁松,吳清玉,王忠明,李勇剛,楊旭,龔麗明,黃瑩山;外科手術一期根治主動脈弓中斷并室缺1例報告[J];云南醫(yī)藥;2004年03期
7 朱龍金;主動脈弓中斷誤診1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年09期
8 俞波,伍健,易芬蘭,劉菲斯,李先文;主動脈弓中斷的超聲心動圖診斷[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4年11期
9 蘇肇伉,趙永紅,徐志偉,劉錦紛,曹鼎方,丁文祥;先天性主動脈弓中斷及合并畸形的一期手術治療[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5年04期
10 張海波;徐志偉;蘇肇伉;丁文祥;;主動脈弓中斷伴復雜心內(nèi)外畸形的一期糾治[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喬彬;王同建;張鋒泉;寧巖松;吳莉莉;;小嬰兒主動脈弓中斷的外科治療[A];第八屆華東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嚴勤;徐志偉;劉錦紛;史珍英;朱德明;;小兒主動脈弓中斷Ⅰ期矯治術后早-中期轉(zhuǎn)歸[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中華醫(y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冊[C];2007年
3 彭萬富;吳觀生;胡選義;楊思遠;李學軍;;一期手術治療主動脈弓中斷1例[A];2012貴州省醫(y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俞波;易芬蘭;伍健;劉菲斯;李先文;;主動脈弓中斷的超聲心動圖診斷[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5 喬彬;王同建;吳莉莉;張鋒泉;寧巖松;李海杰;馬亞賓;井西波;;經(jīng)正中切口一期矯治小于6個月患兒主動脈弓中斷及合并畸形[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中華醫(y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冊[C];2007年
6 閆憲剛;賈兵;葉明;陳張根;諸冰雪;;新生兒主動脈弓中斷及合并畸形的一期糾治[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7 吳春;李勇剛;潘征夏;李洪波;王剛;楊杰先;代江濤;;手術矯治主動脈縮窄或主動脈弓中斷及伴發(fā)畸形[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8 韓蓋宇;謝慶;李雙梅;;嬰兒主動脈弓中斷矯治術的手術配合[A];全國心臟內(nèi)、外科?谱o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9 楊滿青;何振愛;;主動脈弓中斷矯治術后的監(jiān)護[A];全國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莫緒明;孫劍;彭衛(wèi);武開宏;丁晉陽;束亞琴;左維嵩;錢龍寶;;嬰幼兒主動脈弓中斷合并心內(nèi)畸形胸骨正中切口的一期外科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本文編號:16010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60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