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慢性宮頸炎伴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臨床觀察
本文關鍵詞: 微波 宮頸炎 慢性 人乳頭狀瘤病毒 重組人干擾素 出處:《醫(yī)學動物防制》2016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微波聯(lián)合重組人干擾素治療慢性宮頸炎伴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某院收治的慢性宮頸炎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均在月經干凈后3~5 d行微波治療,觀察組在微波治療2 d后隔天每晚睡前陰道后穹隆納入重組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膠囊1枚,連用10 d為一個療程(月經期間停藥),連續(xù)用藥3個療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子宮頸糜爛樣改變的有效率及HPV陰轉率。結果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55,P0.05)。觀察組高危型HPV感染轉陰率為55.0%(33/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5.0%(21/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7,P20.05)。結論微波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慢性宮頸炎伴高危型HPV感染療效好,且高危型HPV感染的陰轉率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wave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vicitis with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fect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3 to June 2015, 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vicitis associated with high-risk HPV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crowave for 5 days after menstru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偽 -2b vaginal effervescent capsule was added into the vagina fornix before sleep every night after microwave therapy for 2 days. Ten day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were used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cervical erosion-like change and the rate of HPV negativ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3 cour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25.55% P 0.05). The negative rate of high-risk type HPV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5.0% 2160%) (蠂 25.67% P20.050.Conclusion Microwave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therapy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Sex cervicitis with high risk HPV infection is effective. An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心醫(yī)院;
【分類號】:R711.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東玲;梁小勤;劉瑤;肖翠珍;金黎;;高危型HPV16/18感染在宮頸病變中的臨床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8年04期
2 周小玲;黃瑾;;妊娠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易感性的相關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1年03期
3 李世霞;;515例婦女高危型HPV感染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1年16期
4 胡慧仙;;高危型HPV在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狀況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年20期
5 葉雪瑞;董瑞;李立群;谷鴻喜;商慶龍;;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基因組整合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與感染;2014年01期
6 劉潤冰,安宏亮;146例婦女高危型HPV陽性檢查結果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劉小平;高危型HPV陽性的處理[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4年03期
8 肖靜;黃健;;對高危型HPV治療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年08期
9 楊莉;莫寶慶;;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年31期
10 余鑫煜;鄭專;楊明峰;;紹興地區(qū)成年女性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率及年齡關系探討[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岑堅敏;錢德英;王丁;曾仁海;舒焰紅;洪淡華;黃志宏;林愛華;;高危型HPV檢測對不典型鱗狀細胞的分流監(jiān)測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歐陽敏珊;葉敦敏;;宮頸上皮內瘤變證型分布及與高危型HPV感染相關性的研究[A];第九次全國中醫(yī)婦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沈云岳;劉華;王蕾;高鋒;;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方法的評估[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4 張立冬;謝威;裴靜;趙旦;;宮頸細胞學篩查及高危型HPV檢測與宮頸組織學[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5 張為遠;武明輝;張凇文;謝爭;馮靜;王軍華;蔣京偉;;北京部分地區(qū)婦女HPV感染及相關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球華人婦產科學術大會暨第三次全國婦產科中青年醫(yī)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6 許鍇;張德亭;童郁;;HPV分型測定和高危型熒光定量檢測的比較[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檢驗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李肖甫;智艷芳;李雁青;;高危型HPV負荷量與宮頸病變的相關性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黃一統(tǒng);鄭飛云;柯曉慧;胡芝;徐律;;中晚期宮頸癌患者同步放化療前后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監(jiān)測[A];2013年浙江省婦科腫瘤學術年會暨省級醫(yī)學繼續(xù)教育項目“宮頸癌篩查及子宮頸疾病規(guī)范化診治”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3年
9 游珂;郭艷利;耿力;喬杰;沈曉野;范曉紅;;高危型HPV以及病毒載量檢測在CINⅡ及以上病變檢出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球華人婦產科學術大會暨第三次全國婦產科中青年醫(yī)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10 王玲;姚紅霞;吳紅;;艾拉-光動力治療CINⅠ及高危型HPV感染臨床觀察[A];第四屆長三角婦產科學術論壇暨浙江省2009年婦產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王丹;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可用于宮頸癌初篩[N];健康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魏芳;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早期蛋白E6和E7調控細胞周期的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浩罡;OPN、p53在宮頸病變組織中的表達與高危型HPV感染的相關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2 趙曉梅;47例高危型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臨床資料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張乾泉;遵義地區(qū)611例妊娠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現(xiàn)狀調查[D];遵義醫(yī)學院;2016年
4 李英;煤礦女職工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張麗霞;晉城地區(qū)機會性篩查人群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水平及基因型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崔曼;968例宮頸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臨床分析[D];吉林大學;2016年
7 趙薇;高危型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43例臨床病例分析[D];浙江大學;2013年
8 單玉珍;西安市長安區(qū)婦科就診婦女高危型HPV感染及亞型分布調查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9 馮婷;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轉歸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毛靜月;焦磷酸測序技術在高危型HPV分型中應用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084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50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