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體質與女童反復外陰陰道炎的相關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 過敏 反復外陰陰道炎 免疫球蛋白E 女童 出處:《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分析女童病因不明的反復外陰陰道炎(RVV)過敏原特點、過敏家族史和過敏相關疾病的關系,探討女童RVV的發(fā)生與過敏的相關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選擇病因不明的200例青春期前RVV患者為觀察組,同期參加健康查體、年齡相仿的200例健康女童為對照組,兩組均行過敏原血清特異性IgE測定,記錄過敏相關疾病及家族史。結果:觀察組過敏原陽性率以及過敏家族史、吸入過敏、食物過敏的陽性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觀察組中有過敏家族史者sIgE陽性組遠高于sIgE陰性組(P0.001),合并濕疹、鼻炎、哮喘等過敏性疾病者陽性組遠高于陰性組(P0.001)。結論:女童RVV與過敏體質有關,雖然這種關系的確切機制還有待研究,但過敏體質可能是RVV致病和(或)發(fā)病的促進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ergen, family history of allergies and allergy related diseases in girls with recurrent vulvovaginitis with unknown etiology. Methods: a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VV and allergies in girls. 200 patients with prepubertal RVV with unknown etiology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health check-up was conducted at the same time. Two hundred healthy girls of similar age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allergen serum specific IgE was measur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allergen-related diseases and family history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llergen and the family history of allergen were recor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food allergy in inhaled allerg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01). The sIgE positive group with family history of allergy was much higher than sIgE negative group (P 0.001).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iseases such as eczema, rhinitis, asthm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ositive group than in negative group P0.001.Conclusion: RVV in girls is related to allergic constitution, although the exact mechanism of this relationship remains to be studied. However, allergic constitution may be a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pathogenesis and / or pathogenesis of RVV.
【作者單位】: 中山市婦幼保健院兒科;
【基金】:中山市科技局立項項目(2014A1FC019)
【分類號】:R711.31
【正文快照】: 近年來人們認識到,女童可以發(fā)生如成年婦女一樣的婦科疾病,其中外陰陰道炎是女童最常見的婦科問題[1-2]。引起外陰陰道炎病因很多,感染是最常見的,但反復外陰陰道炎(recurrent vulvovaginitis ofundetermined etiology,RVV)的病因分析目前仍在研究當中。我院曾報道705例RVV患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林建生;;350例過敏性疾病兒童過敏原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年04期
2 方莉;畢永春;胡偉;戴蕾;;260例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患者血清過敏原的檢測和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2012年01期
3 洪順家;楊冬梓;;復發(fā)性幼女外陰陰道炎病因及診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志紅;劉麗;戚仁斌;程靜;李秀珍;公亮;林文春;;兒童外陰陰道炎病原體分析[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戴亞蘭;游天健;蔡東華;;食物不耐受與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04期
3 馬超;王偉;吳玉紅;;慢性蕁麻疹患者過敏原特異性IgE與特異性IgG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4年02期
4 王春遠;劉成桂;;成都地區(qū)849例兒童過敏性疾病過敏原檢測與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年18期
5 何君;邢艷;;慢性蕁麻疹患者血清中特異性IgE和IgG檢測的臨床應用[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4期
6 石瑩;;幼女外陰陰道炎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年10期
7 楊秀欽;王航偉;薛恒;陳穎;;福州地區(qū)430例兒童過敏原檢測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5年02期
8 陶桂娥;蘇衛(wèi)華;范艷芬;鄧麗娜;;宮腔鏡診治女童陰道疾病25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年17期
9 馬桂琴;楊春悅;尹桂茹;高珊;;承德地區(qū)兒童過敏性鼻炎過敏原檢測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20期
10 周曉毅;吳麗惠;李志民;;泉州地區(qū)1182例過敏性疾病患者過敏原檢測結果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14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折雪;三種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患者血清過敏原檢測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丁健;405例兒童哮喘患兒主要過敏原分析及干預效果觀察[D];中南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皮蕾;劉海英;劉云鋒;關啟鴻;張白杜;郭彩嬌;曾華松;;廣州地區(qū)1136例過敏患兒常見過敏原分布及塵螨交叉反應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1年01期
2 蘇騰良,張佳貞,羅愈世;慢性蕁麻疹過敏原測定及脫敏治療療效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2003年03期
3 程航;成煥吉;劉麗;;兒童支氣管哮喘過敏原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年23期
4 王長華;;180例敏篩過敏原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0年05期
5 羅茂紅 ,來則民;家庭環(huán)境因素與兒童哮喘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2年06期
6 楊冬梓,鄺健全;陰唇粘連的病因和治療方法[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4年12期
7 楊冬梓,鄺健全,梁貴尚;幼女外陰陰道炎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5年03期
8 張云璧;瞿幸;任映;李曰慶;;犀角(水牛角)地黃湯對急性皮炎及變態(tài)反應性皮炎動物模型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8年03期
9 陳君;康云平;徐昊;陳建萍;;3種常見過敏性疾病過敏原IgE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閻平;自擬止癢湯外治外陰陰道炎[J];天津中醫(yī);2001年05期
2 徐一紅,黃月嬋,龐俏茹;婦外栓治療外陰陰道炎的臨床體會[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2年16期
3 孫莉穎,華春珍,韋蘭芳;女童外陰陰道炎病原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3年11期
4 張金桃,陳謹萍,羅佩宜,鄺孝瓊,林雪儀;兒童外陰陰道炎131例病原體培養(yǎng)分析[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年03期
5 馬宏莉;54例小兒外陰陰道炎的診療特征及病因分析[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張劍;;小兒外陰陰道炎的臨床觀察與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06年01期
7 王美玲;;兒童外陰陰道炎180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06年02期
8 田鳳杰;張軍成;;小兒外陰陰道炎150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年07期
9 朱蓉暉;岳淑華;;兒童外陰陰道炎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08年24期
10 周志紅;劉麗;戚仁斌;程靜;李秀珍;公亮;林文春;;兒童外陰陰道炎病原體分析[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馬學標;;嬰幼兒非特異性外陰陰道炎80例分析[A];第三次全國婦產科基層醫(yī)師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2 鄭爍敏;;阿希米凝膠治療各種外陰陰道炎105例療效觀察[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生殖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八次學術年會暨國家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8年
3 龍會英;林艷華;何艷仙;李保仙;;氟康唑與米可定泡騰陰道片治療復發(fā)性念珠菌外陰陰道炎45例臨床觀察[A];玉溪市第五屆婦產、婦幼、計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王秋紅;吳宗蕙;;女嬰外陰陰道炎的診治體會[A];第三次全國婦產科基層醫(yī)師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魏開敏;幼女也要當心外陰陰道炎[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2 北京兒童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劉慧麗;小女孩也得婦科病[N];中國婦女報;2006年
3 蘇月華;絕經后不適留意三種病[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本文編號:1469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46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