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預測宮頸癌早期放化療療效及預后
本文關鍵詞: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預測宮頸癌早期放化療療效及預后
更多相關文章: 宮頸癌 彌散加權成像 表觀彌散系數(shù) 放化療
【摘要】:目的:探討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在預測宮頸癌患者早期放化療效果及預后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同期放化療的宮頸癌患者共74例,于放化療前、放化療中、放化療結束時進行磁共振(MR)掃描及DWI檢查。記錄不同時間段的腫瘤體積和宮頸癌表觀彌散系數(shù)(ADC)變化,依據(jù)實體瘤的療效評價標準(RECIST)標準比較放化療前后不同療效組ADC值及其變化率。對患者進行18個月的隨訪,以病理切片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分析DWI對宮頸癌復發(fā)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結果:放化療前、中、結束時患者的腫瘤體積和ADC值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放化療前相比,不同療效組放化療后的ADC值均明顯升高(P0.05),且放化療后各組ADC值和ADC變化率之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WI對宮頸癌復發(fā)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5.83%和95.45%。結論:DWI可以預測宮頸癌早期放化療臨床療效,并對患者預后評估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作者單位】: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胸腹放療科;
【分類號】:R737.33
【正文快照】: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R7373.33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3-6273(2016)35-6932-04前言宮頸癌在婦科腫瘤中位居第二位,是導致中青年婦女死亡的重要原因[1]。近年來,國內外多項臨床研究[2]證實,放化療聯(lián)合化療有利于腫瘤局部和遠處轉移的控制,美國國家癌癥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顧雅佳;馮曉源;邱龍華;彭衛(wèi)軍;楊文濤;費菲;陳燦敏;;磁共振彌散成像對局部進展期乳腺癌輔助化療療效評價的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2 王丹;吳鳴;任彤;萬希潤;馮鳳芝;黃惠芳;楊佳欣;沈鏗;向陽;;化療前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對子宮頸癌新輔助化療后手術患者化療療效及預后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3 楊傳敏;;正確看待中藥治療癌癥的作用[A];2011年全國醫(yī)藥學術論壇交流會暨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論文集[C];2011年
4 詹文華;閆鋼;折虹;;62例Ⅲ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聯(lián)合化療療效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六屆二次暨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放療專業(yè)委員會二屆二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張錦林;倪美鑫;劉繼斌;沈康;張一心;;補康靈對Lewis肺癌小鼠化療療效及免疫功能的影響[A];2010年江蘇省藥學大會暨第十屆江蘇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黨彩玲;陽志軍;李力;;復發(fā)上皮卵巢癌化療療效的Meta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7 李力;莫秀瑛;張瑋;韋敏怡;;多基因蛋白表達聯(lián)合檢查判斷卵巢癌化療療效的初步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周宇靈;章文成;陳俠斌;肖澤芬;喬艷;于典科;林東昕;譚文;;轉化生長因子-β1基因多態(tài)與食管鱗癌放療和化療療效及生存的關系[A];全國腫瘤流行病學和腫瘤病因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張超;崔恒;李藝;祝洪瀾;梁旭東;李小平;魏麗惠;沈丹華;虞有智;陳定寶;;原發(fā)性腹膜惡性腫瘤的免疫組化研究及其預后相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婦科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閻飛;張定昌;朱愛琴;;血清中NSE水平對晚期NSCLC化療療效的影響[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中橋;中國~(18)F—FDG顯像評價化療療效[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喬曉娟;1.肺癌耐藥相關基因在化療療效評估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2.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TKI治療耐藥后治療策略的臨床分析[D];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2015年
2 周娟;T790M及EMT在預測EGFR-TKI繼發(fā)耐藥后化療療效中的重要作用及機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6年
3 李雪菁;18F-FDG PET顯像監(jiān)測DLBCL化療療效的多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秋彬;基于超聲RF信號頻譜分析的腫瘤化療療效早期評價[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李政華;老年晚期NSCLC患者ERCC1、RRM1、TUBB3的表達與化療療效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D];陜西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劉培培;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CEA變化率與化療療效及預后的相關性[D];鄭州大學;2014年
4 沈志勇;肺癌合并胸腔積液患者化療療效的臨床指標的觀察[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張明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療效分析及化療敏感性預測[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6 曲顏麗;肺癌患者外周血血MRP1表達與化療療效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4年
7 王雷;20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療效及預后影響因素的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楊鳳嬌;MSCT增強掃描在進展期胃癌早期化療療效評價中的價值[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吳狄;T細胞淋巴瘤組織微環(huán)境和COX-2表達與化療療效的相關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楊寧;RRM1、ERCC1表達與晚期NSCLC患者GP方案化療療效及預后相關性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820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8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