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產后盆底肌康復治療中斷原因和康復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的調查及應對措施
本文關鍵詞:孕婦產后盆底肌康復治療中斷原因和康復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的調查及應對措施
更多相關文章: 女性 盆底肌肉康復治療 中斷原因 應對措施 調查 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中斷的原因和康復相關知識了解程度,提出行之有效的臨床應對措施,以降低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中斷率,提升女性健康。方法選取2010年6月~2016年4月我院的134名自行中斷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鍛煉治療的病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話聯系的方法了解134患者產后盆底肌康復中斷的原因;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孕婦產后盆底肌康復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并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統計盆底肌康復中斷的原因,比較健康教育前后產婦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并給予相關的應對措施。結果導致盆底肌康復中斷的主要原因是"對盆底肌康復知識完全不了解",占82.1%;"時間無法安排"占36.4%;其次分別為"羞于表達""短期難以達到預期""費用較高",分別為27.5%、16.3%、12.0%。健康教育課后,孕婦對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的各項相關知識的了解越來越深入,與課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教育課后,希望了解盆底康復訓練各項相關知識的孕婦所占比例明顯提高,與課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女性盆底肌肉康復治療中斷的原因很多,大部分都可以通過調整診療方案解決。健康教育后,孕婦對康復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顯著提高。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可行性很高,能極大地提高女性的骨盆健康程度,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 南昌市第三醫(yī)院婦產科;
【基金】:江西省衛(wèi)生計生委科技計劃項目(20162375)
【分類號】:R714.6
【正文快照】: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嚴重影響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見病,可造成壓力性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和產后女性性功能障礙等,約1/3的成年女性存在FPFD,其已成為影響女性生活質量的5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作為江西省FPFD防治項目參與單位,我院于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建英;滕淑萍;曾小娥;石少權;;產前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后康復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年08期
2 陶偉華;;不同分娩方式與產后盆底肌力變化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15期
3 馬靜;穆淑花;歐陽麗斯;雷萬龍;;聯合陰道啞鈴錐訓練改善產后盆底肌張力的研究[J];解剖學研究;2011年02期
4 劉芬;陳敦金;;妊娠及分娩對盆底肌力的影響[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2年02期
5 許聃聃;吳文玲;;產后盆底肌障礙的臨床調查及健康指導248例[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年08期
6 鐘燕;;個體化指導孕產婦盆底肌鍛煉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3年22期
7 趙惠;;產后早期盆底肌功能訓練對預防盆底肌功能障礙的效果[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8 李小涵;小雅;;孕期骨盆底肌練習[J];時尚育兒;2013年06期
9 廖碧珍;杜春燕;徐曉陽;姚珍薇;;盆底肌功能鍛煉對孕產婦痔愈合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年21期
10 易玲;;不同分娩方式與產后盆底肌力變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孫偉;李玉;馮曉軍;王亞男;;盆底肌按摩對凍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內膜血流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盆底會場(女性盆底學組、婦科感染協作組)論文匯編[C];2012年
2 黃健;陳麗梅;丁巖;陳義松;丁景新;張斌;朱衛(wèi)琴;曹云桂;陳秀清;華克勤;;不同物理方法治療產后盆底肌力減退的療效評估[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盆底會場(女性盆底學組、婦科感染協作組)論文匯編[C];2012年
3 王魯文;沈琦;朱旭明;張秀娟;馬雙玲;;分娩方式及胎兒體重與產后盆底肌力改變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盆底會場(女性盆底學組、婦科感染協作組)論文匯編[C];2012年
4 胡艷;李云;張魏穎;李環(huán);;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肉鍛煉對產后女性盆底肌力減退治療的療效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盆底會場(女性盆底學組、婦科感染協作組)論文匯編[C];2012年
5 李曉霞;夏泳;鄭琳;;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結合盆底肌訓練療法對產后盆底肌功能康復的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張珂;王瀾靜;焦玲潔;賀晶;;產后盆底功能障礙與盆底肌力相關性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的臨床研究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7 張斌;王素珍;黃健;;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產后盆底肌力減退的比較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產科會場(產科學組、妊高癥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8 朱秀梅;蔣聯群;張紅萍;;盆底肌訓練和盆底肌電刺激用于預防產后尿失禁的臨床研究[A];2012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及圍產醫(yī)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規(guī)范化治療新進展》及《圍產醫(yī)學熱點追蹤》學習班論文集[C];2012年
9 李宏茹;劉軍霞;楊光鳳;;TVT-O術后護理體會[A];外科重癥監(jiān)護專科知識培訓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石家莊市第六醫(yī)院 焦紅燕 劉文莉;產后莫忘盆底肌康復訓練[N];河北科技報;2010年
2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 張牧川;排便通暢保護性功能[N];健康時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若蘭;正常及POP女性盆底肌靜息MRI三維重建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婁俊;仿生物反饋法治療產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療效評價[D];南昌大學;2013年
3 龔偉;頭針結合盆底肌群鍛煉治療腦卒中后尿潴留的臨床療效觀察[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4 李麗麗;產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礙及康復鍛煉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張珂;產后盆底肌功能重建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沈琦;產后盆底肌力的改變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鄭州大學;2013年
7 魏雅娜;陰道分娩對盆底肌功能的影響及產后康復治療的臨床應用研究[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9年
8 張瓊;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與盆底肌表面肌電信號參數的相關性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9 鄭穎;不同產科因素對孕產婦盆底功能的影響及盆底肌康復治療的近期效果觀察[D];暨南大學;2009年
10 王杉杉;物理康復治療對產婦盆底肌恢復效果的臨床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55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55181.html